第11章 买布
宋清和是想着快点回去,这祖籍还是早点归还比较好。
宁既明却说不急,然后带着宋清和去了布庄。
“听娘说,你的绣活很好,嫁衣不如就自己做吧?”
“可以,不过,我们回镇上买布吧。”她一眼就能看出布料的差异。这里的布虽然不是顶尖的,但是显然比镇上好不少。那价格自然会多上不少,现在都还是勉强过日子,还是不要将银子花在这些上面了。
但宁既明却不赞同,“娘和我说了,这县里的布会比镇上的布好上许多。清和,这辈子就这一次,我不想我们有太多遗憾。”
宋清和还想再说什么,宁既明又说道:“昨天我问柱子借了五两银子,问孙大伯借了十两银子。就是为了能把我们的亲事好好办一办,我不想太委屈你,虽然这还是不能办成和京都里的人家一样。”
柱子就是宁既明的发小周庆的小名了,他知道这银子是要娶媳妇用的,二话不说就拿出来了。
宋清和没想到他还借了这么多外债,“你……”
像是知道宋清和在想什么,宁既明急忙解释道:“你不用担心这些,我很快就能把钱还完的。”
这么一想,宁既明才发现自己还没有交代过家里的财务情况,接着说:“家里穷是因为我也只是这两年才回的家。之前为了医治娘的病,还要养家,大嫂借了不少钱。不过现在我已经把之前娘亲和大嫂欠下的钱还完了。”
宁既明一错不错地看着宋清和,“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可以养好我们家的。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宋清和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样子,没再多说,只微微笑道:“那多买点布,也把你的婚服用的布一起买了。”
宁既明一下子就扬起了笑,这不就是说明她是想和他好好过日子的吗?
两人进了布庄,问清了价格。既然是做婚服就要正红色。这一尺布就要三十五文,宋清和估摸着这两套衣服得要将近三十尺,就扯了三十尺的布。
那店小二倒是有点眼力的,见两人虽然穿着普通,但是在买布的时候,那男人非但没有不高兴,还乐呵呵的。
要知道这些可不是什么便宜的布料,所以还特意拿了金线出来,热情道:“想来二位是要做婚服的,不如用这金线勾勒花样,那一定顶有面儿。这金线可不多,这留亭县别处还真没有第二家店有了。”
宋清和这一听就想要回绝,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宁既明说:“好!清和,你看看要多少?”
宋清和看这人花起钱来那是一点都不手软,不知道还以为那花的不是他的钱呢。
最后,全部的布料和金线一共是三两银子。这可把宋清和心疼坏了。
从前,她甚至对银子没什么概念,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可今时不同往日,进留亭县的时候一人要交一文钱,她看着那两文钱出去都觉得心里不舒坦。
宁既明付了钱,当店里的伙计在收拾布的时候,宁既明说出去买点饼子。因为包袱是宁既明拿着的,所以宋清和也没太注意他们带出来的饼子还有多少。
宁既明这一去可要不少时间,巳时了他才回来。多了一个包袱,不过想想他的食量,宋清和也就没有多问什么。
两人回到镇上,将马匹还了回去,然后坐着牛车回百家村。
宁既明先是将牛车还给村长,才和宋清和走路回家,到了家都酉时了。
夜深了,宁既明将祖籍悄无声息地还回祠堂,借着月色回家的时候,他心里那是一个畅快。
第二日,宋清和起来的时候,就看见宁大嫂早已经开始做早饭了。
宁大嫂看见宋清和的时候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道:“清和,你可以不用这么早起来的,也没什么事,多睡一会儿也是好的。”
“哪能啊,我厨艺不好,但是帮帮表姐打下手还是可以的。”为了省些麻烦,直到成亲,宋清和都要叫宁大嫂为表姐。
“做个早饭也容易,哪里需要多少人帮忙。你若有时间就赶紧把你的嫁衣做好了,这一辈子就穿这一次,可不能马虎。”
“自然不会马虎,只是现下……”还没等宋清和说完,宁大嫂就推着她出去,“快去吧,这有我就可以了。”
都这样了,宋清和也就回去做嫁衣了。
其实宋清和只打量宁既明一眼,就知道他的穿衣尺寸,但昨天吃了晚饭,她还是认认真真的给他量了身形,就怕她一时糊涂给看走了眼。
也没过多久,就听到有人在叫她。
“表姨,吃早饭了。”原来是小宝。
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宁既明不在,还不等宋清和问,宁大嫂就说:“三弟去镇上了。”
宋清和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吃饭的时候,宋清和又强烈地感受到两束火热的目光,真的是难以忽视。
宋清和终于无法忽视了,问:“大宝小宝怎么了?”
这话一出,大宝小宝马上低下头。
宁大嫂早就注意到这两人的不对劲,这两天也不知怎的,有点反常。
“表姨问话呢,怎么不吭声?”
于是,大宝小宝抬起了头,憋了一会儿,还是大宝先开了口,“我们在看表姨啊。”
“看我做什么?”
“表姨好看!”这次倒是小宝抢着答了,这倒是难得。
宋清和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一时倒也懵了,反应过来好一阵脸红。
小宝又开了口,“表姨,你要做我和大宝的三婶婶吗?”
呃,好直接。
听到小宝的话,宁大娘和宁大嫂都笑了起来,“这两个娃真是机灵着呢,还没说呢,都猜到了。”
大宝小宝一听,顿时高兴了,“那真是太好了,表姨能作三婶婶真是太好了。”
这一来,宋清和一下小脸通红,引得宁大娘和宁大嫂打趣地笑。
早饭后,有几个村子里的孩子来找大宝和小宝玩,宁大嫂叮嘱了几句就让他们出去了。然后就是宁大娘做衣服,宁大嫂在侍弄菜地,宋清和在缝制婚服。
这样的日子倒也安宁。
可偏偏有人总喜欢无端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