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情难已
江问天:“为什么要跟她比,你们都是根据自己口味做的。”
余晴:“那你的口味喜欢哪种?”
江问天:“嗯……我说真话啊,要说做菜,心儿肯定比不上你。你做的汤啊,用料搭配很讲究。心儿嘛,她自己很少动手烧的,我就在意她一片心意。”
余晴:“也就是说,我只是用的料好,她才是心好。”
江问天:“不是……你明知道我不是这意思,我……”
余晴笑着捂他嘴:“不用解释,逗你玩呢。我就在这里陪你好不好?”
江问天:“你也挺辛苦的,听说你全面负责宾馆生意,很多事要从头开始。”
余晴:“消息还挺灵通的,重见天日才半天就知道我的事了。”
江问天:“妹妹的事,做哥哥的应该关心。”
余晴:“不对,是妻子,至少现在名义上是。”
江问天闭上眼睛。
余晴:“不高兴了?”
江问天:“余晴,我真的很歉疚,你越是对我好,我越觉得心理上是负担。”
余晴:“我爱怎样做,和你没关系。我就觉得自己想做的事做了心里才舒坦。”
冷心儿敲门,进来:“问天,你好好养伤,余晴,你今天就在这里多陪一会,我回去看看吴老伯。”拿起包挎在肩上,“我明天再来。”走出病房,带上门。
江问天望着门。
余晴:“她真的很大度。”
江问天:“你是我妹妹,做嫂嫂的懂你。你也很大度。”
余晴:“我大度?”稍停,“我把自己的丈夫让出来,还要开开心心叫嫂嫂,我真的……真的,我……”哭起来。
江问天:“余晴,你……”
余晴忍住,强挤出笑容:“不说这些,今天我已经很满足了。”
吴家的庭院,夜阑珊,月朦胧,池塘水波偶尔反射出光点。冷心儿抱膝坐在池塘边发愣。
吴敬诚走到她身旁,叫了声:“心儿。”
冷心儿浑然不觉,望着池水。
吴敬诚又叫:“心儿,想心事呢?这么出神。”
冷心儿这才站起:“吴老伯。”
吴敬诚:“心儿,有什么心事,跟老伯说说。”
冷心儿:“没有,就白天太紧张了,想放松放松。”
吴敬诚:“撒谎。你平常喜怒从不放在脸上,今天回来晚饭也没好好吃,一个人发愣,都一个小时了,要是累,早该躺下。还说没心事。”
冷心儿:“就是紧张嘛。今天您没见到救援现场,山洞塌下来,下面的人都震得睁不开眼,江问天在里面,我能不急吗,后来他出来了,又带着伤,在医院还是紧张。”
吴敬诚:“紧张不假,这么多日子见不到他,他九死一生,人还在医院,你不陪着,自己跑回来,不是你的性格。是不是……那个、那个余晴去了?”
冷心儿:“吴老伯,真是什么也瞒不过您。与其凑在一起尴尬,不如一个人静一静。”
吴敬诚:“心儿啊,其实,一开始我是希望你放弃的,他这个人,很有张力,但有些不顾后果。我就怕他对你造成伤害。可你一头扎进去了,就不应该退让。你付出了那么多,决定感情归属的是江问天,不是余晴。你应该有自信。”
冷心儿:“我一点也不怀疑他,可余晴也付出了很多,她是个非常好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联手挫败了龙敏雅,又是她忍受巨大痛苦掩护了江问天。从法律上讲,她现在依然是江问天的合法妻子。”
吴敬诚:“咳,你们年轻人的事,真搞不懂。荒唐,荒唐。婚姻怎么当成儿戏,也太轻率了。”
冷心儿:“先不想这些,把项目做起来,总会找到解决途径的。”
公安局刑讯室里,刚提审了八妹子。
八妹子:“我要交代的都交代了,我算不算自首?”
审讯人员:“我们会考虑。先带下去。”
八妹子离开,牛嫂被带进来。
审讯员:“姓名?”
牛嫂:“牟巧巧。”
审讯员:“年龄?”
牛嫂:“四十六。”
审讯员:“二十三年前的盗窃走私案的情况,你可知情?”
牛嫂:“平常我只给他们烧饭,他们商量事情我都不参与,他们也避开我的。”
审讯员:“他们有哪些窝点?”
牛嫂:“不知道,我一直只守着一个地方。”
审讯员:“老山为什么要杀你?”
牛嫂:“我讨厌他们,可我也没想到他们会下毒手。这些黑心鬼,大概他们怕我走漏风声。”
审讯员:“你跟杜金平是什么关系?”
牛嫂:“我们……老牛死后,他来看我,帮我忙,后来……每次过来就……住一起了。”
审讯员:“他常来吗?来做什么?”
牛嫂:“他不说,我也不问。我知道他以前是跟老牛他们一起干的,他们有很多规矩,怕出事,不让人知道。”
审讯员:“再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牛嫂:“没有了。”
审讯员:“今天先到这里,回去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情况,你该知道,自己掩护罪犯,也是有罪的,这叫窝藏罪。如今你也是受害人,如果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可以从轻处理。明白了吗?”
牛嫂:“明白。”
审讯员:“好,带下去。”
专家组和周队长、镇长、江问天、冷心儿等在宾馆会议室讨论。
周队长:“今天,两位当初推测古墓存在的年轻人终于都到了。我们的英雄江问天还带着伤,坚持来参加讨论,并且详细描述了他亲眼所见的一墓。考察工作等于取得了重要成果。下一步是发掘还是原样保护,这就交给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来安排了。”
专家组长:“一项重大发现从推测到证实,竟是由两位年轻人来实现的,令人感慨啊。现在常有人说,年轻人不关注文化;也有人说,现在社会上热衷虚幻的伪文化,但事实却证明,有深厚底蕴,能实实在在研究并探求真相的年轻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于教授:“这次的收获非常大,经过我们对封土和底层土质取样分析,这不仅是一座有丰富宝藏的大型古墓,而且有不同的年代留下的印记,很可能最远延伸到史前文化,分别由宋代的大墓、春秋时期墓葬和早于传说中黄帝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这个发现,如果通过发掘证实,可以填补过去史料记载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