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少年的成长
画画是不可能画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画画的。
这种无聊的事情,怎么能有乐容姐姐手中的枪和锤得劲呢?
景舒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嘱咐道:“你要小心些,别拿枪,那玩意儿会炸膛,弄不好还会伤到人。”
“等你大些了,才能拿,听到没?”
虽然燧发枪炸膛的几率很小,但也并不是没有。
“知道了。”
小姑娘头也不回,带着人便准备去陈府造访了。
临行前,还不忘去找铭儿,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他。
铭儿抓紧机会,立马道:“你待会儿见到乐容姐姐,让她进宫来找我一趟,就说我有话要跟她说。”
他昨天晚上,梦到乐容姐姐了。
还是一个让人羞红脸的梦,太监告诉他,这是长大标志。
男子做了这个梦,就代表长大,就可以成亲生子了。
成亲生子?
和谁?
乐容姐姐?
他光是想想就觉得脸红心跳,可想起那日好面的话,就有些心慌,她不会不理自己了吧?
可自己又出不了宫,乐容又不进来,他便只能让妹妹传话了。
凌薇点点头,知道这俩关系好,所以也不好奇到底有什么话,便带人去和橘英会合了。
陈文昌最近有点烦,那就是自从姐姐立府以后,家里的客人就没断过。
姐姐不爱和官场上的人走太近,每每都是让自己出面打发。
就,挺累的!
这次听说又有人来,还是两个没有长大的小姑娘。
他就更加烦了,便让人去回说家里没人。
可半晌管家又回来了,就来人说自己是公主殿下。
她手里还拿着公主的腰牌,另一位姑娘则是于谦的女儿。
陈文昌:“……那还不快请进来,再去把姐姐叫来。”
说罢,他便亲自去迎。
这种事本该女主人来做,可惜他们家里没个女长辈……
哎,真希望胡姑姑,能早些到他们家来生活。
到了会客厅,陈文昌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一道甜美的嗓音叫起了。
“你就是陈家哥哥吧,快莫要多礼,乐容姐姐常同我提起你,说你书读的好,人也生的好看,今日见着你,果是如此,快坐吧。”
陈文昌:“…… 谢公主。”
姐姐在背地里,都是这么夸自己的么?
橘英:“……”
原来,夸人生的好看,不是自家哥哥的专属啊。
陈乐容听见公主殿下来了,也没有继续睡懒觉,准备起来陪这两位贵女,她出来了,陈文昌自然也就下去了。
得知两人想学射击,陈乐容想了想便决定教她们拉弓,毕竟拿枪太危险,确实不适合小朋友。
两人倒是也没有嫌弃,乖乖地跟着陈乐容学。
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真不是人学的。
不过才半天而已,两个小姑娘的手臂就已经酸痛不已,而这些还是最入门的弓箭呢。
成绩也不怎么样,每个都正好避开了靶心。
陈乐容看她垂头丧气,安慰道:“公主殿下不必难过,慢慢来就是了,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旁人都觉得公主不需要会这些,可陈乐容却不觉得,她一向觉得,既然想学,那就一定要学好才对。
没被劝退。
凌薇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怕回去被爹娘捉了画画。
她下午便继续赖在陈府,到快用晚膳了才肯走。
这时,她才想起了三哥让带的话,便连忙和乐容说了。
“乐容姐姐,你进宫的时候,一定要来来看我啊,我让他们给你做,你最喜欢的牛乳饼干。”
小丫头挥着手离开,心里却琢磨着能不能让乐容姐姐当自己的师傅,这样她便也能习武了。
陈乐容表面满口答应入宫,心里却撇了撇嘴。
王爷了不起?
叫她进宫她就必须进宫?
她偏不!
谁还没个叛逆期了。
铭儿左等右等,还准备以伤口难受装苦肉计赢得陈乐容的原谅呢,可等到伤口都快好了也没见到人。
那边的景舒面对闺女的请求,却是想也没想就给拒绝了。
“你乐容姐姐忙得很,哪有空来教你,你就去东厂,挑个功夫好的太监教你得了呗。”
人家好不容易入了朝堂,她怎么好意思把人又拉近这些小女儿的事情当中,那不是耽误事儿嘛。
不是她看不上自己闺女,是这孩子以前干的事实在没定性,所以她才觉得她是孩子心性。
“不嘛,母后。”凌薇苦着脸:“那些太监都当小孩儿似得哄着女儿,压根就没有认真教女儿。”
生怕她磕着碰着,到时候盖得他们受罚。
只有乐容姐姐是真心教她,她是能感觉出来的。
景舒还是当她是说着玩儿,便随口敷衍道。
“行吧,我去东厂给你挑个人,让他不必当你是公主,认真负责地教导你,可以吧?”
反正真的习武会很累,她相信闺女没两天也就受不了了。
可她这回却错了,自从换了个认真教武的太监以后,熊孩子也不皮了,连懒觉也不睡了,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大有当初老二老三学武的架势。
景舒默了默:“也好,武功学的好,以后谁也欺负不了她。”
她这时候,还没想过闺女以后会成为和陈乐容一样的人,若是知道,恐怕今日也不想她习武了。
毕竟,她就这么几个孩子,除了老大别的都会离开她,去往封地。
老大忙,能时常陪着她的,也只有闺女。
宣德十年,九月十二,出海四年多的胡轩依旧没有回来,只不过却有信来,说是走到了四面都是高山的地方,像是天下的尽头。
可那群西班牙商人,却说那不是世界的尽头,他们相信在大山的另一边,一定是别样的景色。
他们邀请胡轩和他们回西班牙,重新购买物资以后,换个路线继续前行,探索这天下的奥秘。
胡轩虽然很想家人,但还是有些好奇这些洋人国家的风土人情,便决定和他们走上一躺。
不过去之前,他还是派人往回送信,向朝廷和家人表示他还活着。
朱瞻基看过信后笑道:“小舅子也太没有存在感了,别说大臣,连我都快把他给忘了。”
“国家没钱的时候,郑和下西洋遭到满朝的反对,如今有钱了,再下西洋也就没人搭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