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领主:大秦开局,招募杀神白起 > 第64章 赵政的言出法随

第64章 赵政的言出法随

“不知阁下所说的是谁?”沈诸梁真诚的发问。

春申君黄歇,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共称‘战国四公子’。

其中春申君黄歇对待门客更是格外厚待,这样一位贵胄都无法令赵云折服。他口中的主君会是谁呢?

沈诸梁格外好奇,心中就像被猫抓一样痒痒的。

赵云回答道:“叶公若是想知道,小人可以为叶公引荐!”

这时,赵政早已不在城头。

赵云与沈诸梁驾车穿过街巷,来到一处酒舍外。

平日里人头攒动的酒舍,这日冷清异常。

沈诸梁下车,透过窗便看到了坐在其中的赵政。

其人如玉,温润柔和。其人如冰,坚固锋利。

这便是沈诸梁对赵政的第一印象。

随后,沈诸梁看到了赵政身旁的黄歇。黄歇恭敬地奉酒侍立一旁。沈诸梁不觉一怔,心差点跳出嗓子眼。

虽不知其人是谁,但春申君亲自奉酒。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沈诸梁瞪大了眼睛,看向赵云。

赵云暗指赵政,肯定了沈诸梁的想法,道:“那人便是我家主君!”

“嗯。”

沈诸梁微微点头,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心下有了底。既然春申君在此,那人的身份,事后可以询问黄歇。

想明白这点,沈诸梁不觉屏住呼吸,步入酒舍,来到赵政面前。

“鄙人沈诸梁,听闻公子驾临叶城,特来拜访!”

赵政冷眼看了叶公一眼。

其实,赵政完全可以让黄歇代替自己在叶城行事。但他却先用赵云,后用黄歇,来抬高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在沈诸梁面前拥有话语权,是为了更之后的事务做好铺垫。

此刻见沈诸梁恭敬得有些忐忑的态度,赵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

赵政看着沈诸梁问:“不知叶公登门,所为何事?”

赵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改变不了的君王风度。沈诸梁心中暗暗为对方的风姿神韵感慨,同时不自觉看了眼黄歇,道:

“郢都沦落,沈诸梁身为楚臣,虽地位低微,实力弱小,却也有拥王之心。但眼下困难重重,因此希望能向公子请教一二。”

黄歇随之附和道:“这也是在下来的原因。还望公子能不吝指教。”

赵政装模作样推托一二,黄歇再三邀请,赵政才勉为其难地上了沈诸梁的车,前往县府。

入得府邸,赵政上座。

原本,叶公就商议过上郢之事,只是由于魏国大军突至,搁置了议程。现在黄歇新到,便旧事重提。

叶公说完没多久,在座的楚将便大声嚷嚷,开始了争吵。

赵政厌烦地看着身前长桌。在秦国议事,是绝不允许这般吵闹的。叶公沈诸梁性子还是过于软弱,难怪会被其他楚国权贵看不起。

等到诸将声音稍小,赵政才开口道:“众位不必为魏军烦忧。七日之内,魏军必会撤军!”

赵政的声音并不大,笃定淡然的语气却一下盖过众人。

一句话举众皆惊。

片刻后嚷嚷声复起。其中一人大声道:“你是什么人,怎敢在此信口雌黄?魏军会主动撤军,真是可笑至极。”

已经太久没人朝他大声嚷嚷了,赵政头疼地揉揉额头,出奇没有特别生气。

夏虫不可语冰。

对待这种蠢货,连多和他说一句话都是对自己的侮辱。

赵政叹了口气,不急不缓道:“若是出兵郢都,首先应占据寿春。楚国此番大乱,郢都必失陷于秦人之手。若是能救出楚王,占据寿春仍足以虎视天下!”

这一番话都是肺腑之言,是对楚国人来说可行的战略。

赵政在此说出,倒不是怜悯楚国人。他明白楚国人根本不会采信他的话。有此一言只是为了让沈诸梁认为,他是真心实意地为楚国考虑。

对方的智慧虽然很可能无法理解,但赵政不能这样预设。

果不其然,赵政话音刚落,楚将便大声嚷嚷起来。拍桌子咆哮的不乏其人,若不是赵云站在赵政身后,恐怕还有人想上来和赵政动手。

这一次,就连沈诸梁听了赵政的话,都面露几分疑虑之色。

赵政并未注意到,在会场末席,有一个人一直默默认真听着他的话。此刻,那人再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大声道:

“阁下之言,恕我不敢苟同。我大楚地大物博,带甲之士何止百万。郢都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只要守住郢都,有四境相援。秦人兴师劳远,在他国作战,如何能攻下郢都?”

一席话,引起赞同不断。

赵政看向那人。只见对方年方三十左右,握拳在身前,目光坚定,背脊挺直。赵政赞赏地笑了笑,没有解释。

按照常理来说,这人的话是对的。哪怕是让张良来,也会认为郢都无法攻陷。但事在人为,这人并不知道,赵政早已在郢都埋下了一枚棋子。

只待暗棋翻身,便是取郢都之日。

这是对方不了解的信息,并不怪他。赵政振袖而起,对沈诸梁道:

“在下言尽于此,多说无益。剩下的还请阁下自行考虑。”

说完,飘然而去,不留毫尘。

…………

接下来的三日,无事发生,天下太平。

可第四日起,一连三日,魏军突然一改之前的态度,猛攻叶城。沈诸梁为此焦头烂额。

一时间,街头巷尾,叶城内议论纷纷。

“我就说嘛,魏军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撤退。眼下他们哪儿有撤离的意思?”

“真是痴人说梦。”

“还说什么郢都会被秦人夺走。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不知道还以为他是秦国人呢。”

……

赵政深居简出,对外界的议论并不关心。只是偶尔会召集几人,商议关于在魏国和赵国战略的问题。

眼下,楚国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无需多虑。魏国和赵国的战事却陷入僵持。其实,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广积粮,高筑墙。等赵魏自己出问题,然后再集中力量,一举定国。

但赵政既然问起,张良还是勉为其难给出一个解法。

这里要先提到韩国的地理位置。与史实不同,战争大陆的韩国如一枚楔子订入赵国和魏国正中间,离赵国邯郸和魏国邺城的距离都非常近。

“若是遣一军直袭邯郸,或可吸引廉颇回援。白起将军再于野外击溃赵军!”张良如是说。

但邯郸与韩国新郑完全不同,派出这样一支军队,几有死无生。攻击力度不够,赵国很可能不为所动。

“有几成把握?”赵政问。

“一成不到。”张良回答。

赵政暗自叹了口气。如果有机会,他不介意牺牲一支军团。但一成实在太过渺茫,赵政不愿拿手下士卒的性命冒这种风险。

这时。

外面的铁鹰卫士通报有人求见。

“是谁?”赵政问。

平日里来访的人只有黄歇,可今日黄歇刚走不久。

铁鹰卫士回答:“来人自称辛弃疾。”

赵政轻轻哦了一声,目光冷峻。

张仪好奇地望向赵政,不知赵政为何听到这个名字会有所失态。

辛弃疾,号称‘词中之龙’。比他文采好的武功不如他,武功比他强的文采不如他。

想到这一点,就算是赵政也会觉得有趣。

赵政快速收拾了自己的情绪,吩咐:“让他进来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