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启大帝:朕为大明续命两百年 > 第44章 登基

第44章 登基

天稍黑的时候,严大成派出去的手下回来了。

朱由校监国以后,利用职务便利,先是提拔严大成做了锦衣卫指挥佥事,而后又让他从腾骧四卫以及上值亲军各卫挑选了一批忠诚正直的精锐之士,充当西苑禁卫,这些人现在也开始慢慢执行特别任务,俨然要成为独立于锦衣卫的新型特务机构。

“殿下,手下的人回来了,李可灼果然要跑,还好去的及时。”

“人现在关在哪里?”

“西苑惜薪司。”

“好,做的不错,这次任务谁带的队?”

“新任锦衣卫小旗吴风。”

好名字!一听就像个特务头子!朱由校忍不住吐槽一句,随后说道:“赏银十两,手下每人五两,回头带他来见我,另有赏赐。”

“是!我马上去办!”乔家寨事件之后,朱由校就不允许严大成等人在非正式场合用“奴婢”、微臣”等称呼了。

“还有一件事,去太原府的人回来了,那个杀手死了。”

朱由校有些吃惊道:“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死的?”

“太原府说是一个月前毒疮发作而死。”

朱由校不相信会这么简单,但现在也没有证据,只能等日后详查。

“好,知道了。”

“殿下若无其他吩咐,我先告退了。”

“怎么?不为自己讨点赏赐?”

“都是手下们立的功劳,我寸功未有,怎敢讨赏赐。”

朱由校很满意严大成这一点,这也是他敢让严大成组建新锦衣卫的底气,“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也希望你能一如既往。但话又说回来,咱们几个下江南、出塞外,一起同患难,如今回到京城了,也该是共富贵的时候了,因此该给的赏赐我不会吝啬的,该收的赏赐你也别推辞。”

“谢殿下!”

“这次就不赏你钱财了,升你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继续署理西苑禁卫事务。”

“谢殿下!”

严大成这升职速度快赶上火箭了,他心里其实也有些害怕,自己没钱没势,若是不小心得罪了那个权贵,恐怕会死的很难看。

朱由校仿佛知道严大成内心的担忧,他起身走到严大成身边,拍了拍严大成的肩膀,说道:“大成,你好好干,有我给你撑腰,不用怕外面那些叽叽咋咋的文官,等曲松回来,我就让你接手锦衣卫,那个破衙门现在除了给东厂当孙子我看是什么都不会干了,到时候你给我好好整顿整顿!”

“殿下,我记下了。”

“嗯,去吧。”

朱由校目送严大成离去,他其实也不是没有私心,严大成这种人用的好会有一个专有名词———“孤臣”,这种人靠着做君主的白手套得到升迁,和君主的利益绑在一起,想要治住外面那些文官勋贵,这样的臣子必须要有几个。

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没有登高望远的娱乐活动,整个京城一片安静,两月不到连着没了两个皇帝,老百姓这心里很容易发毛,想着这大明的国运是不是要到头了。

紫禁城里同样是波诡云谲,西李仍旧没有移宫的意思,聚集在乾清门外的大臣越来越多,双方僵持不下,朱由校也有些坐不住了,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给西李洗了脑了,就这么转不过来那根筋吗?

朱由校准备再去找西李谈谈,这时王体乾来报,郑贵妃与西李一起搬离了乾清宫。

“看来还是女人了解女人,我这么说都没用,老郑太太一出面解决问题了。”

朱由校这边刚得到消息,那边一帮大臣就转而聚到了慈庆宫门口,嚷嚷着要面见朱由校。

虽然那帮人招人嫌,但面还是要见,例行的劝进大会,形式还要走一走,要不然那些个胡子花白的老家伙肯定得挑出一堆不是。

这一次是第三次劝进,朱由校也不用说那些没营养的话了,直接接受大臣朝拜,接下来就是讨论登基大典的事情。

朱由校对那些啰哩啰嗦的仪式没什么兴趣,一句一切从简解决问题。

时间早已定好,流程也也是固定好的,现在唯一差的就是年号问题,大臣们七嘴八舌起了十几个年号,但彼此之间又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共识。

“既然之前先帝改明年为天启元年,那就这么用吧,免得一些事情还得重来。”朱由校还是不敢过多的改变历史。

虽然历史上有不少新君上位不改元的先例,但还是有不少大臣出言反对,表示应该用新的年号。

朱由校一天皇帝还没当就要被这帮大臣烦的要死了,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刚才一帮人还在为谁起的年号能被采纳而争的面红耳赤,现在倒好,一致对外,直接找朱由校的不是了。

“先帝年号并未启用,有何不可用?”

一个高分贝的声音响起,朱由校循声望去,发现并不认识,只好说道:“这位先生是?”

“臣礼部右侍郎顾秉谦。”

好家伙!这两天尽认识些“人才”了,昨天刚认识的汪文言,今天又认识个顾秉谦!不过真就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朱由校十分“喜欢”顾秉谦这样的人才,还没上任呢,这枪手就出来了,看来该着东林党要倒霉了。

“原来是顾先生,顾先生为何赞同我的想法?”

“此太子殿下至诚之孝道也!”顾秉谦岁数不小,嗓门可真是可以,中气十足。

这一句话还真顶用,现场立即安静了不少。

朱由校品了一下,这顾秉谦确实说话好听,拿孝道说事,一下子堵了不少人的嘴。

有人不反对了,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反对,杨涟此时站了出来:“殿下,臣以为顾侍郎所言不妥,若如此,置先帝于何处?”

杨涟可以说是朱常洛一手提拔并重用的,自然对朱常洛的知遇之恩感激莫名,如今他为朱常洛争名分再正常不过了。

顾秉谦倒没想这些,一时间没词了。

朱由校却有词等着:“父皇虽在在位月余,但又怎可没了名分,我意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朱由校此举算是重新修正了世界线,以免引发太多的变数,那时候以他的智商恐怕真就不够用了。

还有这样操作?!大臣们都懵了,其实给他们时间都能想出来这个办法,不过谁让朱由校知道历史呢,直接第一个提出来,那自然是让人眼前一亮了。

“殿下英明!”顾秉谦反应够快,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要说可不可以不用“泰昌”这个年号,那自然是可以的,但毕竟是给挂了的朱常洛用的,那就无所谓了,死人还挑什么?

就这样,赞成的人越来越多,杨涟也觉得这是不错的选择,也表示赞成。

所有事情搞定,接下来就是登基大典了。

九月十二日一大早,礼部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祭。

朱由校先是具孝服祭告几筵殿,后换十二旒玄色衮冕服至皇极门城楼,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承天门前的官员身着朝服,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文武大臣东西分列,跪在午门广场御道两侧等候。

朱由校按照流程在皇极门上做完祷告,而后走下城楼,来到皇极门广场,御阶之上,御座早已升起,朱由校升座,锦衣卫士鸣鞭,鸿胪寺官员高声唱道:“进!”

文武大臣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继续按照东文西武分列皇极门广场之上。

“跪!”

文武大臣们整齐下跪。

“拜!”

“再拜!”

“三拜!”

“四拜!”

“叩首!”

“吾皇万岁万万岁!”

五拜三叩礼毕,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宣读诏书,朱由校正式成为大明帝国新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