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 > 第九十六章 立太子?

第九十六章 立太子?

大兴宫 显德殿

八月,这天早朝,长孙无忌率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已登基月余,还没有立太子,臣以为应该早立太子,安社稷。”

“臣附议。”

“臣附议。”众大臣纷纷附和一声。

大唐皇帝李世民皱着眉,迟疑道:“立太子的事朕不是没想过,只是立长还是立贤,朕无法决断,按照朕的意思,应该立贤,可朕与皇后的两个嫡子,一个七岁,一个六岁,年纪尚小,看不出贤愚,朕打算等他们再长大一点,观察他们的品性,才做决断。”

谏议大夫魏征起身来到大殿中央,恭敬地一行礼,道:“陛下,您的犹豫不无道理,但是不可取。”

李世民面露不悦,道:“魏征,你什么意思?”

“回陛下,华夏之初,尧舜禹是以立贤为主,禅让皇位,可歌可颂,这是圣人行为,普通人无从效仿,不可作为惯例。之后皇位就演变成父传子,子传孙,以及类推,这才是人之道。如今陛下想效仿尧舜禹立贤明之子为太子,有圣人之心,实乃幸事!但是,不可取。为什么?因为陛下要等两个嫡子长大,群臣和百姓都不知哪个嫡子日后会继承大统,那么朝中奸佞之臣便会生起异心,效仿秦朝的吕不韦奇货可居,这样就会演变成夺嫡之争。随着两名嫡子的日渐长大,夺嫡之争便会愈演愈烈,就如陛下与前太子李建成那般针锋相对。陛下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震动天下,已经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难道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也同样发兵玄武门吗?”

李世民紧蹙着眉头,紧咬牙关,怒瞪着魏征,搭在扶手上的双手紧紧地抓着扶手,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这个魏征居然如此大放厥词,丝毫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长孙无忌瞥了眼李世民,要是以往这个时候他肯定会站出来指责魏征出言不逊,但今天他默不作声,因为他也赞同魏征。

其他群众也都瞥见了李世民怒气铮铮,但均未发声。

魏征自然也看到了李世民一脸怒容,但毫不畏惧,大义凛然道:“陛下,如果不想您的后代重蹈玄武门的覆辙,那就要尽快立太子,效仿历朝历代,立长子为太子,这样群臣的心安了,百姓的心也安了,社稷也就安了,夺嫡之争也会就此避免。请陛下明鉴!”

“陛下明鉴。”群臣也都纷纷附和一声。

李世民的心一沉,在殿内扫视一圈,见大家异口同声,看来都希望立长子为太子。李世民面露难色,迟疑道:“朕若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那次子李泰如果就是当年的朕呢?那又该如何?”

魏征瞥了眼李世民,坚定道:“陛下,您文韬武略,千古无二,不会再出一个所向披靡的秦王了,起码短时间内不会有。就算虎父无犬子,皇子李泰即便出于其类,拔乎其萃,也难与陛下比肩,您的忧虑不存在。”

李世民暗自叹了口气,迟疑道:“这样吧,立太子的事暂时不定,朕还要问问皇后的意思。”

“是。”众人齐声道。

大兴宫 甘露殿

这日下午,大唐皇帝李世民驾临甘露殿,倒让皇后长孙无忧略显诧异。

“臣妾见过陛下。”待李世民走进大殿,无忧立即恭敬地行礼。

“免礼。”

“陛下,这个时候你应该在显德殿处理政务啊,怎么会来我的甘露殿啊?”

李世民走近,揽过无忧的肩膀,来到席子上坐了下来。

“朕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听听你的意见。”

“何事?”瞥到李世民从进门就眉头紧锁,无忧预感是大事。

“今天在朝堂上,大臣们提出要立太子,你说承乾和青雀,朕该立哪个为太子?”

无忧一挑眉,面色凝重起来,道:“历朝历代都讲究立嫡长子为太子,那就应该立承乾为太子。”

“是,大臣们也是这么说的,尤其是魏征,哼,这个魏征,当众指责朕,又提起玄武门,说的朕颜面扫地,朕恨不得立即斩了他,强忍着怒火下了朝。”提起魏征,李世民就气不打一处来,咬牙切齿道。

无忧侧头瞥了眼仍旧一脸怒容的李世民,笑了下,道:“魏征就是那样直言不讳之人,陛下当初也是看中这点才重用他的嘛!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得此良臣,是陛下之福,大唐之幸,我应该恭喜陛下啊!有了魏征的谏言,陛下日后在政务上就会少犯很多错误了。”

“唉,话是如此,可这个人,说话就不会委婉一点,每次都直戳朕的心,让朕威严尽失,在他面前,朕觉得自己不像皇帝,倒像是他的孩子,他像训儿子一样教训朕。”

无忧扑哧一笑:“论年纪,陛下倒确实可以做魏征的儿子了。他把陛下当成晚辈看待,晚辈有不足之处,自然就会指明。陛下可是休休有容的大丈夫,不会容不下他的。”

唉,李世民无奈地长叹一声:“要不是看在他每次的进言都行之有效,朕早就罢黜他了。”

无忧抬手搂住李世民的腰,将头搭在其肩膀上,道:“陛下,既然魏征和群臣都认为该立长子为太子,那你就立承乾为太子吧,不可独见而违众。”

“无忧,你当真不明白朕的心意吗?”

“怎么讲?”无忧一挑眉,面露不解。

“承乾是朕的长子不假,但不是嫡子。他毕竟不是你所出,如果他是,朕会毫不犹豫立他为太子。唉,朕是想着等你生出个儿子,那才是真正的嫡子,朕会立其为太子。”

无忧心中一暖,颓然道:“陛下,说到这个,我还真是心有愧疚。嫁给你这么多年了,我居然一无所出,郎中也给把过脉,说我身体没问题,我也喝了滋补的药,可还是不见动静,怕是要让陛下失望了。”

唉,李世民也无奈地叹了口气,大手摩挲着无忧的手臂,安慰道:“其实一直以来,朕都怕你难过,就没提起过此事,但如今看来,确实,也许是天意,这种事也勉强不得。你就别挂在心上了,顺其自然吧。”

“虽然我一无所出,但在我心里,承乾、青雀、丽质,他们就是我亲生的孩子。”

“朕知道你是真心待他们,朕都看在眼里。”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听从臣子的建议,立承乾为太子吧,就此安了群臣和百姓的心。”

李世民蹙着眉头,想了下,道:“也罢,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朕也不好固执已见。”

两个月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便下旨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大唐太子,即刻加冕,入主东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