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夏日炎热,道路两边的老杨树的叶子也都被热的打蔫了。
老杨树屯靠东第一家,周军家的老黄狗也被热的趴在用土坯茅草搭建的狗窝里,吐着大长舌头‘哈吃~哈吃’的流着口水趴在窝里。任凭小主人怎么逗弄它也不愿意出来了,显然是热的。
要说周家在百十年前也是说得出的。
周家祖辈在一百多年前,有个叫周凤的少年书读得好,考上了进士。那时别提有多风光了。
别说在石城镇老杨树屯了,就是整个北罗县这个偏僻消息闭塞的小县城里算是出名的了。
这个小小的北罗县几年才能出一个进士。那可是进士及第啊!别说一个小小的北罗县了,就是整个建宁府,现在朝廷也没了,成立了民国都多少年了,建宁府也改成为建宁省了,也是出了名的。
那时周家也是使奴唤婢的。不过可惜了,现在改朝换代了,是民国了。在北罗县红极一时的。
周家也因为改朝换代。周家老头子周军的大伯周石迷恋上大烟土,使得周家早在几十年前就败落了。
上千亩的良田也只剩下现在百十来亩了。听着挺多,比一般人家只有三五亩要多得多。
可是周家是大户人家,人口也多,不比小门小户三五口人,吃穿用度的也少。
周家老一辈,周军一共有同父异母的兄弟五个。他是老大,还有两个妹妹。
周军的父亲那辈,虽然说家已经败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娶了一妻一妾。
在他爷爷活着的时候,他大伯周右整天的抽大烟逛窑子,不务正业屡教不改。他爷爷怕他大伯把这仅剩下的这点家底都败光了,所以早早的就给他们分了家。
到了周军这辈,因为周军的父母都不在了,兄弟五个都分家各自过各自得了,两个妹妹也都嫁了人。
周军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年轻的时候长辈都叫他老大。
周军哥五个,周军的父亲用君臣文武明给哥五个起的名字。老大排名叫周军。因为老杨树屯也就几十户人家,民风淳朴。
虽然周家败落了,当面也都尊称周军一声周老太爷。背后都称呼他老周头。
老周头只娶一妻,姓杨。年轻的时候都称呼她杨氏,到现在老了大家伙又都称呼她为老杨氏。
老杨氏生有三子一女。老大周长海,老二周长江,老三周长河。老来女周长芳。
老大周长海三十五岁,娶妻梁芬生有一子两女。
大女儿周梅两年前嫁给老杨树屯,有十五里地之隔的苏家屯白家。
儿子周强今年十三岁,二女儿周红十五岁。
在家里再留两年也就该相看人家了。老二周长江三十三岁,娶妻李杏。生了二子三女。
大女儿周香十五岁,大儿子周良十二岁,二儿子周发十岁,二女儿周霞八岁,三女儿周琴六岁。
老三周长河今年二十八岁,娶妻苏锦结婚几年了至今未育。也使得苏锦在周家一直受老杨氏的气。
老杨氏竟让苏锦干一些下三滥的活。用老杨氏的话说,这也不是他们周家对她有多苛刻。谁让她不能给他们老周家添上一男半女的。
老儿子眼看就要三十岁了,三十不立子,到老了就得累死。因此周家二老对苏锦不能生育也就心生不满。他们认为像他们家这样对苏锦,这个不能生孩子的女人。那都是他们老两口心眼太好使了。要是搁到别人家,那都得把她这个不下蛋的母鸡给休回娘家去。
要说他们老两口心眼好使,不是别人说的,这是周家老两口他们自己认为的。
苏锦对老两口让她干那些活也没啥怨言。看着在一个院子里生活的。大哥二哥都有儿女承欢膝下。
有时她自己都觉得她对不起她男人周长河,这些年没能给他生下一男半女的。
自从她嫁进周家,因为她父亲是周长河的夫子,用现在的说法是老师,娘家日子也比周家富裕得多,算是低嫁了。
周家二老对她那是比前头的两个嫂子还要高看一眼,对她比对她们的闺女周长芳都要好。可是成婚这几年没能给周家添上一儿半女,自觉得自己愧对自己男人周长河,所以老太太让她干脏活累活她也都受着。
她在娘家的日子过得,那可是跟镇上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没啥两样,别说脏累活了。就是比较轻省的活计都没干过,可谓十指不沾阳春水。
婆家娘家过的日子天壤之别。她也不是认人欺负的主。可没办法谁叫她不能生孩子呢。多干点活,她觉得这样才能减轻点心里对她男人周长河的愧疚。
周家哥三个老大和老二都不是读书的料。他们小的时候也都送进苏家屯,也就是苏锦她爹开的私塾去读书。
这老大老二都是左耳听右耳冒,要不就是在上学的路上和屯子里的半大小子们上北山掏鸟窝,下河去摸鱼。
周老头看他们哥俩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们在帮衬着拾到家里那五十亩地。
当时老周头他们哥五个早就分家了,家里就老周头和老杨氏是主劳力。老周头再怎么着也是少爷出身农活也不懂。家里的地自家只种了二十亩,有三十亩租给了甸户。家里那二十亩地还是都靠杨氏干的活多,他也没干过啥活,更别说地里活了。一天也干不了多少还累的够呛。一双手都磨出水泡了,还把他疼得够呛。
就这样家里家外的活,都是靠老杨氏干了一大多半,还得带个拐弯。家里要是缺东少西的,周老头以前好歹也是个少爷。哪有过和别人家借东西的时候,都是别人来向他借东西。他也不好意思去屯子里其他人家里去借,这些又都得老杨氏这个女人出面。时间长了,周家当家做主的就是老杨氏了。
老周头也乐意啥事都听他媳妇的。他在心里感激他这个媳妇。如果没有他媳妇,他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业也败落了要啥啥没有的少爷,他都不知道咋能活过来。
老周头和老杨氏半半拉拉的侍弄着二十亩地,多少也有了点经验。
孩子们也赶赶大了,用钱的地方也多。周军就把甸出去的那三十亩也都收回来了。自己和媳妇两个人侍弄着。
看着老大老二都不是读书的料,那就让他们哥俩早点下地干活。眼看着再过几年都要去媳妇了,这可得用钱。老三是块儿读书的料,那就得让他继续读下去。
不管哪个朝代不都是读书人吃香嘛。做官的不都是读书人嘛。三个儿子两个不是读书的料,有一个出息的,那也是顶顶的好。到时候拉巴两个哥哥一把,那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嘛。
三儿子读书出息了,到那时周家又可以回到百十年前,老祖宗那样光耀门楣了。打那以后,老大老二哥俩在家和爹娘拾到家里那五十亩地,老三读书。
周军夫妇早在几年前因为岁数大了,孙子孙女都大了,地里活儿他们都能干了,周长海他们哥几个就不让他们老夫妻下地干农活了。除非农忙时忙不过来了,老两口才去地里帮一把手。
现在地里活儿都是老大老二领着三个妯娌和孩子们干。三个妯娌也都换班在家里做饭喂猪,有两个小的周霞周琴跟着打打下手。老三跟着他岳父读了几年书,虽说遗憾没能做什么高官,但是在镇公所帮着收赋税也是个好差事。
这年月有的人温饱都是问题,镇公所做个收赋税的工作,一个月有十八块钱薪水也算是不错的了。
先下除了老三媳妇不能生养这点糟心事,一家人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能吃的饱穿得暖。比屯子里其他人家吃不饱穿不暖的,周家人也还是很满足了。
如今正是阴历七月,也是一年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是割麦子的季节。
今天轮到大嫂梁芬做饭,梁芬在天刚放亮使就把饭做好了。梁芬把饭刚端上桌,接着李杏和苏锦也都梳洗完,来帮着梁芬把饭菜摆上桌,三个妯娌把饭菜都摆上桌。周家的众人包括最小的小姐妹也都起来了。
农家人都得起早贪黑的干,不然地里的草都比庄稼高了。还打啥粮食啊。一年的吃喝都没着落了。尤其是在收麦子的时候不抢收,遇上连雨天这一年的收成就要损失不少。
老农从麦子种地里,就盼着这一年能有个好收成,都指望着这点粮食能多收点,来年能宽裕点。给家里的老人孩子换身新衣服。
周家人口多一张桌子是坐不下的,得用两张桌子才能坐得下,因为周家住在北方,不像南方吃饭做饭都各有一个屋子。北方冬天冷,所以灶房和住的屋子只有一墙之隔。
灶房烧火做饭,屋子里的炕也就热了。炎热的夏季就不用说了。春秋两季都不用单独烧炕了,只用做饭炕就热了。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炕凉再多烧点柴火,这样就能省点柴火。老农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
周家有六间正房,周老头老两口住在从东数第二个屋子,屋子挨着灶房只有一墙之隔。灶房烧火做饭屋里的炕就热了。
最东边那间是用来放些老杨氏认为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白面大米油啥的一些精细的粮食。这些都是周家最贵重的物品了。放在下屋老杨氏不放心,用她那句话说放在眼皮底下才放心。所以就放在跟她住的屋子挨着。
门开在和老杨氏住着的屋中间格挡的那道墙上开的。要进最东边的屋拿东西,就得从老杨氏住的屋进去。
中间是灶房,灶房西边是老大周长海和梁芬住的。再往西那两间以前是周长江和周长河他们哥俩住的,成婚后两对夫妻一家一间。
几年前老大老二的孩子都大了,也不能再跟着父母姐弟一屋子住了。后来又加盖了东西厢房各三间。
经过老周头和三个儿子商量,老二住东厢房三间,他的子女各住一间。
西厢房给老三,等以后老三有了子女,也正好都能住的开。正房西边那两间就给老大的子女住了。这样子女都跟着自己的父母住一墙之隔。屋子近些照顾也方便。
哥三个回屋都跟自己媳妇说了这事,妯娌三个对房屋这样分配都非常满意。所以周家对房屋也就这样分配了。
周家的房屋虽是土砖瓦房,但是在这老杨树屯遍地都是土砖茅草顶的房屋,周家房子在老杨树屯也是顶顶好的了。
在一个周家房间多住着也宽敞。不像别的人家屋子少,还需要兄弟两个南北炕住着不方便。晚上睡觉还要在炕沿上方用破布帘子拉上。
周家吃饭的屋子都是在东屋,也就是周军老两口屋里。炕上放的八仙桌是周家男人们吃饭的地方;地上一个地桌是周家女人们的一桌。虽然男女分桌而坐,但是吃的饭菜都是一样的。只不顾是有点好菜,比如肉类蛋类的。在这生活贫瘠的老杨树屯,肉蛋在屯子里那可是算得上最好的菜了。
穷苦人家一年也吃不上一两顿。男人们的一桌凡是周家有这样的好菜,都是会比女人们那桌多盛出一盘的。因为老周头和老杨是说:男人们在地里做活比女人们出力气更多的,所以他们应该多吃点好的补补。
在这个年代都是重男轻女的,有的人家困难的都是给儿子吃饱穿暖,闺女也就是吃个半饱。度个命不被饿死。穿的也是补丁落着补丁的,就别提穿暖了,那就是算能遮个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