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几个孩子负责把还没掉麦穗的麦捆子,拿到正在铡麦穗的爷爷和三叔跟前,好方便他们铡麦子的时候随手就够着了,省得他们一边铡麦穗还得两头跑瞎道费事。
几个女人则是把周军爷俩铡下来的麦秆子剁在一边,等着打完麦子倒出工夫拉回家烧火用。
苏锦也跟着嫂子们一样去拿麦秆子,麦秆子刚拿到手就被老杨氏瞪了一眼。
没等老杨氏开口说话呢!周军先说道:“老三媳妇干活也不差你一个人,你要是待不住,一会往袋子里装麦子的时候,你就给征征袋子吧。”
苏锦看老两口都拦着再要去跟着干活,那就是她不识抬举了。
二嫂李杏也是个会来是的,顺手就把苏锦手里的麦杆捆子抢了过去说道:“三弟妹这点活哪用得着你,你还是在看着热闹点,总比你一个人憋在家心情好就成,你也不用着急,爹不是说了吗?一会征袋子的活没人跟你抢都给你留着。”
老大媳妇也跟着附和的开着玩笑说道:“是呀!我不跟你抢。”
然后几个妯娌哈哈哈地笑起来。
周长海看着麦子碾压得差不多了,该翻场了,就让老二把牛拉着碳子牵到边上木桩子上,把牛缰绳拴在木桩上。
木桩子是很早以前就定在那里用来打场时栓牛用的,老牛使完了不栓住,它跟人可不一样。
牛是那都走的,看着别人家的苞米地,谷子地,只要是种着的庄稼地它是一个也不会放过的,连吃带踩踏的得给人家祸祸半截垄。
都是庄稼人都知道种地的辛苦,所以但凡有牲畜的人家都会把自家的牛马经管好,尽量不去糟蹋别人家的粮食。
不过也有那么几家心眼小的好占小便宜的是例外。
老二去栓牛了,再把从家里拿来的草料喂给老黄牛吃,牲畜在秋收忙的时候也是得多给它加些料的,只知道让它干活,不喂它好草料。再壮实的牛也会变成弱牛,这个道理农家人都懂得。
尤其周家老二周长江对他家的老黄生宝贝得不得了。
家里的牛周长江地里有活就由他爹管理,只要他有一点功夫一头牛都归他管不是别人偷懒,是他自己喜欢家里的老黄牛,自己要求的,不论阴天下雨他都顶着雨把牛放的饱饱的才能回家。
所以周家一般上哪赶牛车的活大多都是周长江的事。
周长江去喂牛了,周长海这边就冲着他爹的方向喊道:“爹,三弟你们先停下来吧,该翻场了。”
“唉,知道了。”
周军答道随后对周长河说道:“老三啊?去叫你大嫂她们先把手里的活放下,拿着叉子来翻场了。”
周长河点着头答应着:“嗯呐,我马上去叫他们来。”
把手里拿着的刚铡下来的麦穗放在地上。
周长河就招呼着往他这边拿麦捆子的周良说道:“良子去叫你娘和你大娘他们都拿着叉子来翻场了。”
周良放下怀里抱着的麦捆子笑着应着:“嗯呐,我知道了三叔。”
周良跑着来到几个正垛麦子秆的有说有笑的几个女人面前说道:“娘,我三叔说让我来告诉你们,该翻场了,让你们拿着叉子去翻场。”
“啊?我们知道了”
李杏几个人答道都放下手里的活,随手一人手里拿着一把木叉去翻场了。
翻场就是用木叉把最底下的那层,没有被碾压掉麦穗,翻到上来接着用磅子碾压。
场地里除了苏锦,其他人每人一把木叉都忙着翻场。
翻场不仅要把底层翻到上面,把原来上面碾压差多的翻到下面,还得用木叉挑起一点点抖落,把先前碾压下来的麦粒抖落掉出来,翻场时要留出一条毛道的。
一般有一二尺宽,顺着一个方向,把麦子从这边翻到那边,还是得把翻过来的麦子摆出圆形接着在在由周长海赶着牛碾压。
如此碾压4~5遍基本上碾压好了,麦子碾压好就要起场了。
起场前要把麦秸细细翻一遍,尽量的把裹夹麦秸里的麦粒抖落出来,把碾压碎的麦秆和稍长点的麦秸挑到场地边上。
在用木板做的推子,把麦秸堆成一堆,在用扫帚把麦秸慢慢的扫出来尽可量扫干净点,扫不动的就拿把耙子翻过来推,推起来的麦秸连麦粒,在用扫帚慢慢的慢扫尽量把麦秸麦糠扫干净。
最后把含有麦糠的麦粒堆成一堆,最后就是扬场了。
扬场也是有讲究的要看风向,必须是冲着风向,用木将麦子麦秸麦糠一起高高的扬起,这样借着风的作用,把重量较轻的麦秸麦糠吹到一边去了,较重的麦子就落在了杨场人的脚下了。
为了使麦子和麦糠麦秸分开,在杨场的时候,还要用扫帚慢慢的扫去麦粒上的麦糠,这叫慢场,分开的麦糠扫到一边。
麦糠在农家也是个好东西,它可以用来和黄土和泥用来抹墙用的。
农家人家家户户都是用土坏盖的房子,年年到麦秋打完麦子了,都得用黄土和麦糠和泥把土墙抹一边,这样房子才能保暖和增长住房的使用年限。
要不让然夏天下雨,雨水把墙体都让雨水淋掉了,不重新抹上黄泥,房子没几年就被雨水冲刷完了。
周长海,周长江哥两个用木杨场,周军和周长河爷俩一人拿着一把扫帚慢场,把麦糠扫到一边。
这回苏锦也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麦糠也得拉回家,梁芬李杏一人拿着一个簸算收麦糠,老杨氏和苏锦两个人正袋子,装麦糠的袋子都是年头多了遭了,实在破损的太严重了,补都没法补了,就拿来装麦糠用了。
几个孩子也不闲着,他们负责拿着小扫把,打扫杨场的时候蹦出去的麦粒。
老杨氏娘几个把麦糠装的差不多了,这边爷几第一场也杨完了。
周长江也把牛牵着回家,套上车把打下来了麦子拉回家。
接下来就是把新打下来的小麦装进口袋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