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民国记事 > 第36章

第36章

几分钟的时间就看见苏家的马车也到了大门口处,马车停下苏社和苏母由苏城搀扶着下了马车,紧跟着白小菊和两个孩子也下了马车。

老杨氏和苏锦也迎了上去,老杨氏满面笑容的来到苏母的近前。

伸出双手握住苏母的手热情的说道:“亲家母,亲家大老远的坐车怪墩哒的,快进屋坐着歇歇。挺的,可别把这俩个俊俏的娃晒坏咯。”

说着老杨氏松开苏母的手,稀罕的用手在两个孩子的脸上摸了两把。

随后她从白小菊怀里抱过苏城的女儿苏国梅,老杨氏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断过,显得很稀罕苏家的两个孩子。

老杨氏怀里抱着苏国梅,也不忘热情的招呼着苏家众人往院里走。

苏国梅冷不丁的,让不认识的老太太抱着走她有点害怕,她不想让这个不认识的老奶奶抱她。

但是苏家的孩子从三岁起就由苏社亲自教导学习认字,还有礼仪所以苏国梅心里不想让老杨氏抱着。

因为跟爷爷学的礼仪,她没像和她同龄孩子那样哭闹,但是她在懂事毕竟是4~5岁的小孩子,皱着一张好看的小脸要哭不哭的样子,

看着亲奶奶苏母和她娘那意思很明显她不想让这个老太太抱她。

苏母和白小菊看着小名叫小丫,大名叫苏国梅的小表情觉得好笑又可怜。

再心疼孩子她们也不能从老杨氏怀里把孩子抢回来。

虽然看不出来老杨氏是不是真心喜欢小丫的,但是这是为人处事道理。

老杨氏这样做是显得没拿他们当外人,在屯子里这样是拿你不当为人,拿你当一家人知近的亲人的表现,才像老杨氏这样稀罕你家的孩子。

所以苏家婆媳两个看见孩子求救的小表情就当做没看见,左右到屋里老杨氏就会把孩子放下了。

这会苏锦也高兴的拉着苏母和二嫂两人的手一边说着话,一边往院里走,还不忘招呼她爹和二哥说道:“爹二哥你们也快进屋喝点水凉快凉快,马车你就不用管了,让长河整就行了。”

老杨氏也接着说:“对对亲家和城子都快进屋喝杯茶解解渴凉快凉快,马车高那你们不用管了,让长河管就行。”

说着老杨氏就冲着周长河喊一声:“长河呀?你快点把你那破车子高一边去,快点让老丈人你二哥进屋,你把马车卸了,把马牵咱家牛棚喂上草料。”

“哎,娘我知道你就放心吧。爹娘,二哥二嫂你们领孩子赶紧跟我娘和小锦进屋去吧,”外面热进屋喝点水,这马你就交给我吧。”

说着,周长河从苏城手里接过马缰绳,领着虎子去安顿马去了。

苏家几口人也跟着老杨氏进了上房东屋。

苏家人来看苏锦的,但是这个过程是不能拉过的,得先进老周头和老杨氏的屋。

把家拿来的礼物都放进老杨氏的屋里,再在周军和老杨氏的屋里坐会,跟周老头老杨氏唠会嗑,再去苏锦的屋这样才显得苏家人,对周军和老杨氏的看重。

众人进了屋老大媳妇梁芬泡上茶,把茶壶和茶杯放在托盘上端着进了东屋,一边热情的给苏家几个人倒茶一边说着话:“苏叔,婶子,城子兄弟弟媳妇都快把脱鞋上炕里,喝点茶水解解暑气。”

说着给苏家每人倒了一杯茶水。老二媳妇随后也两手端着托盘,托盘里放着果盘还有糖果瓜子花生。

老二媳妇把托盘放在炕桌上,然后先给两个小的一人抓了一把糖放在两个孩子的衣服兜里,两个孩子先前还捂着兜不要,看见他们娘的他们的奶奶都冲他们点头。

这才不好意思的看着李杏说道:“谢谢婶子。”

呵呵呵“这两个鬼灵精”李杏说着用手在两孩子的头上各揉了一把。

接着说道:“叔婶,城子兄弟,小菊妹子家里也没啥好的招待你们的,到了家里都不要见外。”

刚坐下炕沿上的苏母和白小菊在坑沿上下来,接过李杏递过来的瓜子说道:“你们娘几个别忙乎了,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说着苏母拉着老杨氏的手说道:“快都坐这,难得咱们老姐俩和她们几个小姐们遇到一起唠唠嗑。”

老杨氏嘴里应着:“亲家母说的是,难得咱们娘姐几个遇到一块,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都听你们苏婶子的都坐下,我们唠唠家常。”

说着老杨氏也没松开苏母的手,就这么的老姐俩手拉手显得很是亲近,也随苏母坐在炕沿边上。

老大媳妇梁芬和老二媳妇李杏也都坐下,陪着苏母和白小菊婆媳两个唠了一会嗑,就起身去厨房做饭去了。

这功夫老周头也被周长河给替换回来了,周长河去场院和两个哥哥一起杨场让他爹回家陪苏社父子说话。

中午周家这顿饭比过年都要丰盛,十二个菜六个凉菜六个热菜。

要是别的亲戚来了,或者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的娘家父母来了,是不会有这个待遇的。

因为苏家父子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说那都是有文话的人。

尤其在屯子里基本上没有几个识字的人,苏家父子都是有学问的人,在屯子里那可是了不得的,神一般的存在。

在屯子里村民们都拿苏家父子,像敬畏大人物一样都得给足了面子的。

当然不管到哪都是高人一等的待遇的,当然不是苏家父子自己要求的高人一等待遇,那都是村民们自发的自己愿意的。

所以说现在周家大媳妇和儿媳妇亲手做出十二个菜来招待苏家人,那可是一点嫉妒心都没有,苏家人来家里,能吃上一顿由她们妯娌两个亲手做出来的饭菜,那是她们周家的福气。

苏家在屯子里是多么的受人们尊重,别人家想请家里去都请不去呢。

况且周长河的工作也是苏家给出力找的,要不然他们周家也不会在这老杨树屯活的让人羡慕的份。

周家没有周长河的薪资,他们周家也只能吃饱穿暖余钱就别想了,哪能像现在想吃肉就吃肉孩子的零嘴不断,她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苏锦刚嫁进来的时候,老杨氏像个大家闺秀一样宠着苏锦啥也不让干,她们两个还真嫉妒过苏锦的。

后来周长河被苏家大哥给安排在镇上工作,一个月薪资不说管油水就不少。

周家也因为周长河在镇上上班,家里的日子才能蒸蒸日上,他们还有啥嫉妒的。

没人家苏家他们还跟屯子里其他人家一样,好年头能混个肚饱,年头不好就得挨饿。

她们又不是没长心,啥事都看在眼里,这几年婆婆那样对苏锦,她们也不敢反驳婆婆,只能偷偷的帮苏锦干活尽量的,让苏锦少千点少挨点累,她们对苏锦好也是一种对苏锦的回报。

虽说这种回报甚微,不能和苏家对周家的付出成为正比,但是她们也就这点能耐了。

这样做她们花着周长河的薪资补贴家用,或者给各家的孩子买吃食也心安。

虽说苏家在这方圆百里那都是出了名的,备受人们的尊敬。

但是和今天是两码事,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娘家爹娘来,和今天周家招待苏家那可是天壤之别。

要是这两个媳妇有一个搅家精,那可不是这个场面了。

但是她们她埋两个没有一个是那心思重的人,老大媳妇是个老实的,老二媳妇是个嘴厉害的,但是没有一点坏心思的人。

这妯娌两个是连镇上都没去过的,淳朴的屯子里的人,心里秉着公公常说的那句话家和万事兴。

今天为了招待苏家人,把家里平时节省下来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她们没有一点怨言,还觉得很高兴,因为这是她们周家的脸面。

能亲自下厨招待苏夫子一家那是她们的荣幸,说出去都脸上都有光,在这一百八十里的地界要有啥为难招灾的事,跟谁说一声他们家和苏夫子有亲戚都得给几分面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