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善人自善,宋玉贞问事
杨悦广播完,从村委出来返回家,在经过荷花门口时,他走进荷花家,想把村委办公室的钥匙给荷花,顺便看看张得财有没有卖麦种给张得善。
刚进家门,便看见张得善蹲在院子里,一手夹着烧了半截的烟卷,愁眉不展地想着心事。
杨悦以为张得善在愁麦种的事,可能张得财还没有过来,把他偷的麦种卖给张得善,就说道:
“大叔,你别愁,张得财不把麦种卖给你得话,我去镇里给你看看,如果还有没卖完的麦种,就是高价,我也给你买回来,不耽误你种地。”
张得善站起来,道:“张得财来过了,一袋麦种拿我300块钱。可是……”
听张得善这样说,杨悦以为他在恼张得财拿钱太黑,没等张得善说完话,就说道:
“大叔,别太纠结,不就多花几十块钱吗?没什么!再说,咱不是也弄了他两袋豆子吗?”
“二蛋,我不是愁这多花钱的事,我在想,咱是不是太过分了,占了那老东西那么大便宜?”
杨悦见张得善那么厚道,说道:“大叔,张得财偷了咱一袋麦种,咱弄了他两袋豆子,在你看来,是有点过分。”
“可是,你也不想想,以前他是怎么对你的?他做了那么多对不起你的事,他想过过分吗?”
这时,荷花已经走过来,听到杨悦的话,生气道:“就是,爸,以前张得财那么欺负我们,难道你忘了?”
“可是,一码归一码,他欺负我是他的事,我怎么做是我的事,我不能因为他做错事而做错事,你爸就是这个脾气!”张得善激动道。
杨悦知道,张得善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不过,他的想法也并没有错,说道:“既然这样,你说怎么办,大叔?”
张得善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犹豫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话。
“要不,咱把豆子给他还回去?”杨悦道。
“能还回去吗?怎么还给他?”张得善眼神一亮道,他是真想把豆子还给张得财。
杨悦道:“能,这很简单。不过要等晚上才行。”
“晚上就晚上吧,只要能还给他就行。”张得善道,心情缓和了一些。
张得善的脾气是,只要自己的事能办了,吃点亏也行,他很少想过要占别人的便宜。
到现在50多了,他唯一的遗憾就是20年前做了对不起杨家的事,要不是他叫杨再启去挖那棵药草,杨再启也不会掉下悬崖,摔成瘫痪。
为这事,他到现在还无法释怀,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他也为杨家做了不少事。
杨悦把钥匙交给荷花,跟她说道:“你吃饭了吗?吃过饭就抓紧去村委,别叫小颖和报名的人等。”
“我吃过了,我这就过去。”荷花道。
说完,荷花向自己的房间里走去,想要拿些什么。
杨悦大声叮嘱她道:“别忘了带纸笔!”
说完,杨悦走出荷花家,向自己家走去,一回头,发现张奎在远处向这边走来。
张奎见杨悦从荷花家出来,对他喊道:“二蛋,你别忙走,我跟你说个事。”
杨悦停住脚步,待张奎走上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大爷?你说。”
张奎看着杨悦,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二蛋,听说你招人干活,不要超过60岁的?”
“是这样的。”杨悦道,“我怕超过60岁的人,体力跟不上,再有什么疾病的话,就更干不了活了。”
“你看我行不?我是六十多岁了,可是我身体硬朗着呢,什么毛病都没有。”张奎拍拍胸脯说道。
不能不说,张奎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杨悦想,他不但身体好,人也实在,还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
“那好吧,大爷,就算你一个。”
这时,荷花恰好出来,杨悦对荷花道:“张奎大爷算一个吧,到村委后,先把他的名字记上。”
“好的。”荷花答应着,向村委走去。
“谢谢你了,二蛋!我回家搓玉米去。”张奎向杨悦道一声谢,转身走去。
“不用谢,大爷!”
“叮叮叮!”
杨悦刚刚走进自家院里,手机响起了铃声,是丁和琴打来的:“喂,丁大姐……”
“杨悦,你来了吗?”
“我马上,丁大姐,你不要焦躁!”
“嗯,你快点,我今天专门在家等你,你别再不来了?”
“哪能不来,答应了你,我不会不去的。”
挂了电话,杨悦走进自己房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带上庄木荣给他的金卡,来到院子里。
正要默念心诀,听到门外有人说话,抬头一看,只见宋玉贞和她的邻居王大娘走进门来。
王大娘一进门,看见杨悦就说道:“二蛋,大娘和小强妈来跟你商量个事。”
宋玉贞也一脸陪笑地说道:“是啊,杨悦,我们俩的事,你得给解决一下,否则我们没法过了!”
“什么事,大娘,玉贞嫂子,你们说吧?”
杨悦以为她俩又闹矛盾了,一边找凳子给她们坐,一边说道。
奶奶也出来跟她们俩打了招呼,待在一边,看她们要说什么。
王大娘说:“小强妈想报名给你干活,可是没有人给她带孩子,还要伺候十几亩地。我就那几亩地,找人一种就完了,其它时间都在家闲着……”
“王大娘的意思是,现在不是时兴土地流转吗,”宋玉贞接着继续说道,
“我和大娘的地,你能不能包下来。你要是能包下来的话,给我们一些租金,这样大娘给我带孩子,我就能安心在你的农场里干活。这是一举三得的事,你看行不行?”
听了她们的话,杨悦想,这确实是个问题,宋玉贞想报名干活多挣点钱,小强却没有人带,十几亩地,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种,也确实吃力,而种地又不挣多少钱。
如果宋玉贞不种地,来场里干活,一年挣的钱,比她种地挣钱多,还不包括土地租金。
而王大娘快70岁的人了,虽然地少些,伺候起来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如果她不种地,给宋玉贞带孩子,这样既有土地的租金,又有看孩子的收入,还不用种地。
如果能把她们两家的地包下来,既能解决了她们两家的难处,又能提高她们的收入,还能得到更多的土地,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确实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于是杨悦说道:“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就这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