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相公,继续
张大娘一脸急色,姜苗重新拿叶子给野鸡盖上。
“您家的鸡丢了几回了,哪个贼能这么厉害?”她语气淡淡道。
家贼不防,这十多只鸡怕是留不到过年,也不晓得张老头干啥老偷自家的鸡。
姜苗扫了眼张老头,冷静稳重得很。
张大娘也纳闷了,这鸡圈都修缮好几回了,总不会是鸡自己跑出去的。
但也不见有人来她家,鸡咋就没了?
还是在她眼皮子底下没的?
见张大娘纠结沉默了大半天,姜苗也没好当着张老头的面直接拆穿,说不好等下人家还觉得她是故意找事挑拨关系。
不过今晚这一出,姜梅倒是别想把自己撇干净。
“张大娘,我堂姐不是说看到了吗,你再去问问她,看到的偷鸡贼到底谁?”姜苗好心提醒了一番。
“咱不能冤枉人,但也不能把真的坏人给放了。”
“我娘和您关系好,今个儿要不是我同您说清楚了,明日我们两家岂不是就闹矛盾了?”
见张大娘神情愈发严肃起来,姜苗便知道对方听懂意思了。
也不再多啰嗦,拉着程淮就走。
回了家,姜苗就同余英说了这事,吃完饭同程淮一起去后头把野鸡处理了。
程家住在村尾坡上,外边的热闹听不到多少,不过隐约也能听到外头的吵闹声。
余英哄着两个孩子睡着,便锁了门,出门和李桂花一起去看热闹。
包子铺的钥匙交给了林家父子,明日就不必那么早去镇上。
姜苗去对面屋里看了下孩子,便回来点着蜡烛继续绣嫁衣。
程淮洗完澡进来,拥着她搂进怀里,低头拱了下她的额头,“明日再绣,晚上对眼睛不好。”
“还早,等娘回来就睡,我再绣会儿。”姜苗笑着捏了捏他的手掌,“去把抹手膏拿来,我给你涂。”
这种小事不提醒,糙汉子一般记不住。
程淮去拿抹手膏,之后便把她手里的针线收了,又动作小心地把嫁衣叠好,重新塞进了柜子里。
看着他小心翼翼的动作,姜苗弯了弯唇。
在床边坐下,程淮便主动把手伸了过去,眸光微亮。
姜苗给他涂好,之后又看着他细致地帮她涂好,不由地凑过去亲了他一下。
“相公真好。”
程淮抬起头,眼底簇着一团火,贴着她的唇就压过来了。
姜苗伸手抵了下他的胸膛,见没推动,便开始扯他的衣带。
男人精壮的腰身在火光下格外的健硕惹眼。
急促的呼吸伴着沉重的喘息声在耳边落下。
粗粝的大手更是下意识地往她腰间探去。
姜苗又仰头亲了亲糙汉,主动搂住他的脖子。
情浓意浓,外头传来了开门的声音,接着是余英低声哼曲的声音。
程淮眼底瞬间清明,很快便扯着被子给姜苗裹上,耳根子红成一片。
姜苗有些不乐意地推了下被子,滚到他灼热的怀里,“相公,继续。”
程淮抱住她,帮她把被子盖严实,“娘回来了。”
“我们小点声,娘听不见。”姜苗压低嗓音道。
程淮抿了下唇,克制地亲了下她的红唇,“媳妇儿,睡吧。”
姜苗生气了,裹着被子滚到墙边,不理他。
程淮笑着把她捞回来,“边上冷,我怀里暖和。”
姜苗转过身,伸手就掐了下他的腰,又狠狠地揩了把油,才稍稍满意了些。
程淮浑身肌肉都是紧绷着的,姜苗不好受,他更不好受,不过好在刚才及时停住了。
他把被子给她盖实了些,接着便夹着她的小脚捂热。
女子体寒,天冷的时候脚一整晚都不会热。
姜苗往他怀里凑了凑,抱住他的腰,“下次不会让你逃了。”
程淮哑然失笑,他怕她逃了。
两人第二天睡到天光亮才醒,外头余英在咕咕咕地给鸡喂食。
程淮去柜子里拿了衣服给姜苗,等她穿好了才出去干活。
姜苗急着想知道昨晚的热闹,一出去便喊娘。
都不用问啥,余英就心意相通般地拉着她去说话。
昨晚张大娘吃完饭就去姜家了,逼问了好一阵。
姜梅见诬陷姜苗和程淮不成,迫于无奈才说是张老头偷的鸡。
张老头当时也跟着一起去的,当场就把姜梅骂了一遭,说她不是个好东西,乱嚼舌头。
村里人都围在边上看热闹,骂人的话自然都听到了,姜梅却只会委屈地哭。
后头张大娘又怀疑是姜梅贼喊捉贼,去姜家闹了一通,还差点和张秀打起来。
没瞅见她家的鸡,便和张老头骂骂咧咧地走了。
还没完,晚上张大娘又在家里和张老头吵起来了,也不晓得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总之,村里很多人听了很久的墙角。
可惜没看到昨晚热闹的场景,姜苗洗漱完吃了早饭,和余英一起把昨日割回来的大豆给碾了晒。
都是干的,稍微用棒子一锤,大豆就蹦出来了。
程淮浇完水,过来和她们一起弄大豆。
弄完,余英去屋里把两个孩子叫醒,守着他们吃早饭。
姜苗把野鸡炖上后便抱着衣服去河边洗,程淮陪着一起去了。
河边,姜苗给衣服抹上皂角,程淮拿过去捶打,基本上没怎么让她碰水。
男人的身形在一群妇人堆里格外的显眼,毕竟没哪家汉子会帮着媳妇一起洗衣服。
洗衣服的妇人们瞧着眼红又羡慕,心底都觉得姜苗好命。
谁都想不到,往日那么凶的蛮汉子,娶了媳妇后会那么疼人。
早知道就把自家闺女嫁过去了,可惜人家现在已经有媳妇了。
姜苗不知道她们心底的想法,只是侧耳听着其他人嘴里的热闹。
洗完衣服,姜苗顺道去买豆干子,今日刘春英在家,她买了十块豆干子,又要了一碗豆腐花吃。
可惜没放糖,姜苗端着回家放好糖才吃。
两个孩子都凑过来张嘴要吃,姜苗笑着一人喂了几口,哄得两个崽崽咧开了嘴笑。
余英后头也拨了些过去吃,见一碗不够家里吃,程淮便拿着自家的碗又去刘春英家舀了一大碗。
豆腐花倒是不贵,两文一大碗,够家里人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