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皇家闺史:弃女不认命 > 第34章 离谱的故事

第34章 离谱的故事

周勤主仆三人关入了一间屋子,有人送了素菜汤与菜包子过来。

这一路又渴又饿,虽坐马车,却当成钦犯关押,一到有人烟的地方,总会被人围观,他真是受够了。

“周德隆那个王八蛋,出卖周家讨好东宫。”

“五公子,周家三房原与侯府就不是一条心。”

你这次去仁和县,可不就撞上去了。

周家三房拿定主意不上荣王府的船,人家看中的是东宫。

李县丞、武三爷、牛狱头酒过三巡,已是尽兴,武三爷在武家侍从搀扶下出来,看着早前留着的贵宾房亮着灯,又有几匹难得一见的上等好马,这种马在蜀地少见,一看就来自北方,生得极是高大、威武。

武三爷低声对身边侍从道:“打听一下是什么人?”

侍从不敢吱声,只扶着他上了马车,路上才细细地禀了。

“东宫嫡郡主就是近来利州城盛行的那个话本子主角?”

利州城有说书人亦在讲《嫡郡主传》的故事。

“正是,这是真人真事的故事,现下京中的贵人护送嫡郡主回京。”

真的?

武三爷原是不信的,可他问过牛狱头,牛狱头道“是真的”。

一个七岁小丫头就能知道读书的重要,到底被辜负了,丁大平真是有眼无珠,不识金镶玉,倒是迷上马家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乡绅之女。

而此刻,苏晴亦知道周勤被捉的事。

苏晴道:“与司马世子说一声,这一路多加提防,周勤被捉,周家不会坐以待毙。”

“是。”

她练了一会儿字,看了一阵书,睡前礼佛,就似前世最后几年的生活一般。

翌日,苏逊带了一位利州城的名医给苏晴请脉。

老郎中开了一个方子,又给同行的两位姑姑与人人请了平安脉,要在利州歇上三日,一是备干粮,二是计划新的行程安排。

司马纲想到路上会出事,一直担心会在蜀地,转眼便在路上又赶了半月的路,总算远离了蜀地,抵达了陈留。

陈留介于蜀与秦两地的接壤之处,自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路上走了这么久,苏晴早有忍不住,若不是一直有汤药预防,一日三餐虽以干粮居多,却未饿过肚子。

护送郡主,一路官员相赠的土仪特产,绵州时三辆车,如今变成了五辆,利州上下官员又送了两辆车,再加一辆囚车里关了周勤主仆三人,带枷、上脚链,每每一动,就传出一阵声响。

苏逊憋了一肚子的火,看到苏晴理佛就难受,通常会理佛的人,都是年迈的老人,比如他记忆里的祖母,再有现下住在燕国公府的姨太太。这样心性淡泊的表妹,居然还有人来行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苏晴知道周勤,也知他被捉的原因。

进了陈留城,一入城门,客栈二楼便有人盯着,眼睛追随着车队。

酒楼一楼台上,说书人登上台来,抱拳一揖,“今日小老儿要讲的是《嫡郡主传》第十二回,苏姑娘被卖跳河,王庄女入水相救。”

因这是真人真事,吸引了不少人来听,尤其是嫡郡主流落民间,卖身为奴服侍官家小姐,吃尽苦头,也令人唏嘘,即便贵为天黄贵胄,命运亦与寻常百姓一般,母死无人葬,得变卖房屋;外祖母病逝,舅父舅母不愿养她等……

苏晴本在看书,听到这声音,眉头微微一颤,“绵州的事这么快就传到陈留?”

兰姑姑道:“绵州文人写的话本子卖得极好,通过南来北往的客商,传到各地。不光陈留,京城、洛阳、开封出现手抄本,翻印本,更有人在酒楼、茶楼、天桥说书,说的亦是《嫡郡主传》,讲这位周岁在兵乱中失散的嫡郡主在民间长大的传奇经历。”

真人真事,东宫嫡郡主亦真的要回到皇家,她的成长经历,坚韧心性,令人敬佩,她敢于对抗命运,“千般唯下品,唯有读书高”,她不仅用心读书学习,还支持外祖母为她订的未婚丁大平读书,将卖身银子给丁大平拜师入私塾,而她更在李府寻找一切机会读书、学习。

话本子里的苏姑娘,她的故事从五岁开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物,她的快乐、她的不幸,她的不屈,她的坚持,以及她的学习与努力,她坚信学问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女子读书可以明理,男子读书可以报效朝廷,造福百姓。

苏晴在故事里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胆当、有见地,性格坚韧的同时,却又知书达理,能忍让的女子,在她的身上,几乎拥有传统女子所有的高贵品质。

苏晴问道:“兰姑姑,故事结束了么?”

“还没有,听说写到第十六回了。”

“第十六回是什么?”

“苏姑娘绵州遇枯井,静水庵师太大来头。”

所以说,她的故事成了连载,因为后面的内容没了,就写到这儿没了后续。

苏晴道:“姑姑有十六回的话本子?”

“有的,在利州时买的。”

“待到了驿馆,你给我瞧瞧。”

“是。”

有所动容是好事,这一路的平静如井水,真是让两位姑姑担心不已,就怕太子妃看到自己的女儿变成这样,一怒之下,会杀人。

这一次与往常一样,一入陈留城驿馆,早有先前的侍从预备好了客房,还有驿馆差役备好了可口的饭菜、热水。

苏晴沐浴更衣后,任萱姑姑给自己打理头发,手里捧了《嫡郡主传》第十六回的话本子看,她在绵州橘镇得遇枯井师太,两人的对话,以前她赠了枯井师太三千两银子的事都写得清清楚楚。

说苏晴怜惜静水庵上下生活不易,为了让故事更为切合,甚至增添了行进路上有同行的百姓议论静水庵的事,原因是一个婆婆在路上训斥儿媳,说她不听话,就将她送到静水庵过苦日子。

不得不叹服这些文人的笔,原是片刻的故事,被他们增添了情节,写得传神,一个忧思贫苦百姓的嫡郡主跃然于纸,便有了苏晴遇到枯井,赠银三千两,让枯井为庵中购置寺山、寺田。“嫡郡主要救的不是一位、二位贫苦的妇人,而是一方无家可去的苦命女子……”

苏晴看罢,将书搁下,“他们写得太离谱了。”

萱姑姑道:“这些故事都是真的。”

苏晴帮枯井,帮静水庵,只是她承过她们的大恩,这是报恩,可在话本子里,就成了怜惜贫弱、困苦的女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