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龙山明月刀 > 第37章 魏皇封赏赐大婚 汉女载誉回杏山

第37章 魏皇封赏赐大婚 汉女载誉回杏山

第三十七章 魏皇封赏赐大婚 汉女载誉回杏山

玉昌被蔷妤整个包容着,开始,他只是被动的接受着蔷妤的蠕动,感到自己就像一座青山,她就像一片白云,白云绕着青山,自由自在的飘动,后来,木叶山在爱情的喷薄下,显得越发的青翠欲滴,意蕴幽远。伴随着夏日晚风,漫步于堤岸之上。看月亮从山头缓缓升起,黝黑的山托起散着清辉的玉盘,木叶山好像活了,巨大的头向上昂起,追逐那愈行愈远的明珠。天上的月儿与西拉木伦河中的月影相映成趣,在天地间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丹青。步行木叶山脚下,听松涛阵阵,虫鸣声声。循着小径登上山顶,看月光清澄,疏影摇曳。此时,在山顶的凉亭里,如水的月光中,与友人纵论三国英雄,金戈铁马,时间的光轮倒转,返回到千年以前。在斑驳的时光里,在西拉木伦河水声中品王摩诘“松风吹解带,月光照弹琴”的意境,赏陶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心情。

夏日木叶山给了他们无限恩泽,你能像他们一样“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来试试吗?

很久很久,玉昌醒来,蔷妤仍躺在他的臂弯里,甜甜的睡着,睡得那样香甜美,满足,旁边的草地上,青草在生长,在无边的星空下,在群星灿烂的星星间,东南的山梁上,一弯新月升起,初春的风暖暖的,草原的种子在发芽。

蔷妤还在睡着,玉昌就那么静静的躺着,他把大衣外披盖在蔷妤的身上,后半夜的草原,风有点凉了。现在,在两个姑娘之间,玉昌的心左右摇摆着。三颗心在一起跳动碰撞,没有对与错,没有割与舍,一切都那么自然,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包括时间,如果我们不非得用人为的思想,用虚假的套子去限制,去评判,以共赢和分享的心态接受它,这种美好就会无限的扩大,扩大到无边无际,扩大到整个宇宙,这可能就是自然的大道吧。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就是道家主张事物以真实,以客观存在,以顺应大道,儒家以虚无,以人的思维左右真实和客观存在。在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之间划定了一条鸿沟,想阻止二者的联系和变化,在人的本性里,儒家倡导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在道与儒之间,中国人是矛盾的,是两面的,这种矛盾和对立的两面时时刻刻在斗争,在至纯至真的爱的世界里,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接受你就可以拥有,因为这是人类前进的必然,是精神化作物质,是生死繁衍的必然过程。玉昌感到矛盾,可蔷妤没有这种感觉,现在,玉涵在帐篷里,知道玉昌和蔷妤,和玉昌与自己在白云度假村里发生的事情一样。她想让自己阻止什么,越想阻止内心越痛苦,还不如释怀,只要玉昌心里有她。不管他与蔷妤发生过什么,他都会到她身边来,对于男人,你给他的空间越大,你的空间越大,大到他永远在你的空间里,这样的女人很少,玉涵恰恰就是这样的女人......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一丝风吹过,蔷妤醒了,她看了看盖在身上的毛毡和大衣,脸一红,如同东天的朝霞,躺在玉昌的怀里,她感觉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现在,她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大草原,她完全拥有了一个国家,她要继承父王的事业。把契丹发展起来,他多想留下玉昌,玉昌的文韬武略,不仅草原需要他,中原、江南、冰山,海岛,他都能征服,四海与天下,只有英雄才配,才有资格拥有,玉昌是这样的英雄,所以,草原是留不住他的,现在,她拥有了自己的草原,在这片天地里,她要慢慢的经营,让它发展壮大,在历史的天空里,契丹会是一颗灿烂的星星,在最美的草原,她永远给玉昌留下一片最美的芳草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玉昌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生长成参天大树。

想到这里,她搂起了玉昌,在东方欲晓,阳光最旺的时刻,吸天地之精华,让玉昌把最壮实的阳气充填到她的身体里,在她的索取和贪婪里,玉昌再也不顾虑什么,万道霞光照在了他们身上,而玉昌把自己身上的万道霞光全部转给了蔷妤,他们又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蔷妤的理想在这个美丽的早晨,全部实现了。

莫尔他们起来了,有人走出了帐篷,蔷妤和玉昌穿好了衣服,顺着河回到了帐篷营地,玉涵也起来了,他们俩一起来看玉涵,玉涵会意的一笑,三个人什么都明白了,许多特别重大的事,并不是非要语言才描述出来,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包含的意义远比语言要丰富的多,动物没有语言,在动物世界同样有感情,有自然的法则自由运行着。

一切收拾妥当,莫尔要回柔然,玉昌玉涵要回平城了,这一别,朋友要各奔东西,何时相见,遥遥无期,蔷妤送他们走了很远很远,到大路的一个渡口边,这条河是辽西和平州得分界线。过了河就是平州了,莫尔要北上,玉昌玉涵要南下,加入左帅回师的部队中,蔷妤再也留不住他们了,眼泪簌簌往下流,催着玉昌他们上马,几个人飞身上马,“蔷妤,回去吧。我们还会来看你,”“你们要经常回来,来契丹看我,我等着你,契丹等着你们。”

几个人推动战马,越过大凌河,翻过山梁,看不见契丹大草原了,玉昌玉涵进了平州地界。

十天后,凯旋的大军胜利回到了平城,大魏文成皇帝亲自出门迎接,

次日一早上朝,皇帝传旨,加封左帅为一字并兼王,封姜政为平辽王,宇文爵为三千户候,封玉昌为千户侯,单虎为虎威大将军,玉涵为护国大将军,其他众将均有封赏,左帅带领众将叩头谢恩,礼毕后分列两厢,众爱卿哪位还有本奏?

“吾皇万岁,我有本奏。”“姜爱卿,有何本奏?”

玉昌和玉涵,都是出身名门,不仅文武盖世,而且青梅竹马,战场上刀剑生辉,鸳鸯并蒂,是难得的佳偶,望吾皇赐予大婚。

这,皇帝略显迟疑,皇帝还是有特别打算,他想把耨娲配给玉昌,把玉涵配给御弟做王妃,听姜政奏此本,一时无言,又不知以何由反驳。这时,他突然看了一眼尚平,小伙子也干练英俊,既然玉昌已情定玉涵,不如成全了他们。尚平这样喜欢耨娲,把耨娲许配给了尚平,招尚平为东床驸马,也是美事。但皇帝扔在盘算,他还在权衡玉昌和尚平,这时。大堂中又有一人出列,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太师徐公,徐公上前跪地奏本:“姜政王爷所奏,也甚有赞同,玉昌玉涵同在我门下为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此次平库莫,征辽东,玉涵杀场立功,多半也是为了救玉昌去的,万岁还是准姜政所奏吧。”皇帝一看徐公也来奏请,接着宇文帅,单虎单文也同上奏,左帅因曾主持玉昌和蔷妤婚约,不好再奏,皇帝一看众臣同声,就顺水推舟,但他也就势,把尚平与耨娲终身敲定。于是传旨,特赐杨玉昌,秦玉涵婚配,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特赐耨娲许配姜尚平,招尚平为东床驸马,择日大婚。

“谢主隆恩。”

下了大殿,玉昌领玉涵到杨府见过父母,杨钧见玉涵美丽贤淑,又英勇无比,娶如此儿媳,甚感欣慰,叫府上安排玉涵住下,择日给两人完婚。玉涵看朝中暂无要事,她想,婚姻大事,怎么也得回家见过父母,于是与玉昌商量还得先回龙山,请示过父母后再一同回平城完婚,玉昌由皇帝分派将去北方六镇督练军务,不能同行,只好同意玉涵先回龙山,请过父母,把太儒夫妇接到京来,再办婚礼。

宇文副帅,要返回辽东赴位,单虎、炎宁、补拙等也都想回乡探望父母,于是,在众人陪护下,玉涵择日启程,返回龙山。

玉涵的心,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龙山,远在辽西家乡的龙山,位于濡水的南岸,蜿蜒起伏的龙山,南北长约500余里。单单龙头就有80余里,龙山头伸入濡水,恰似蛟龙吸水,非常壮观,最高峰窜云顶,高耸如云,龙山脚下有渡口,南岸称为爪村渡口,北岸称为商庄渡口,濡水流经此处地势平缓,河道顺直,河水平稳。远望龙山,山屏耸秀,风光如画。晋代女诗人李云芳《渡口》诗云:“月落西山外,清明欲曙天,渡头情人语,依偎在村边。钟声杳雾霭,濡水戎龙山,帆影参差排,天外隔浦船。几处蘼芜深,霜打掩白露,万家扬杆下,沟峪满夕烟。年年过山客,孤旅频来往,谁复叹东流,子曰看逝川。”

从古渡口攀援而上,就是龙山纵深的沟谷。在龙山西侧的几道沟峪中,每当春季到来,清风徐徐,杏花开放,粉白娇艳,香气袭人,这就是龙山一景——杏沟薰风。

玉涵喜欢杏花,因为杏花纯洁高雅,秀丽迷人,很多诗人曾登临杏花沟,其中有位孝廉,这样描绘这里的风景:春日杏沟郁葱葱,鲜花片片浅深同。白罗绽放千万树,黄莺弄景两三声。攒攒枝头迎晓日,阵阵薰风染九重。芬香扑鼻游客醉,岭中全是碧烟笼。这简直就是自己的写照。

每年杏花开放时节,不但景色宜人,古老的传说更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如今爪村村南高高的土坡上,还清晰地看出层层淤沙的痕迹。后来,秦始皇为了修万里长城,欲把所有的山峰都赶到边界上,他挥动赶山鞭,赶着群山北行,唯独这座颇似青龙的大山,到了濡水岸边,怎么也赶不动了,秦始皇很不解,叫来丞相李斯,李斯请风水大师一看,原来这河水直通大海,河水里住着一只海龟,海龟的甲壳挡住了青龙,秦始皇赶山鞭失去了法力,只好放弃,把青龙留在这里。每年的杏花开放时节,山脚河边的一个深水塘,水中这只老龟便浮出水面,朝东探头欣赏满沟的杏花,有时因为看得太投入,来人都不避讳,很多人发现了这只老鼋龟,据说这只老龟甲盖足有碾盘那样大,头部也和牛头一样。

有人就用绳索系钩扔入水中捕捞,老龟知晓后便跳波愤怒,腾出水面,整个身子状如碾盘,掀起的巨浪,有十几丈高,情景骇人,吓得人们四散逃命,但它从未伤过人。于是再也没有人敢动捕捞老龟的意念了。人们最后一次看见老龟是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在爪村北的一个深水塘里,当司马王爷的大军在此扎营,要填平那个水塘的时候,老龟露露头,悄悄顺河水游走了。

传说未免有些荒诞,但在当时却为杏沟薰风这一风景胜地,增添了诱人的传奇色彩。

如今龙山上还有很多野杏树,寒食节前后在山腰三三两两绽放,龙山东侧还有一座山峰,人称杏山,在杏山主峰下,有一石像,传说更迷人,人们都说这个石像会长,每年生长半尺多,而且会满足很多人的愿望。

玉涵想着自己出山以来,征战沙场,横扫千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玉昌一直说,大魏平灭了库莫奚,统一了北方,下一步就是积蓄力量,渡江南下,统一国家指日可待了。然而渡江战役哪是那么容易的,当年曹操率80万水陆大军,不是让孙权周瑜破了吗?国家统一真是太难了,但是既然选择了报效朝廷,就要为国杀敌,永不退却。

这一日,单虎陪玉涵过了平州无终界,单虎遣护卫先到龙山,报知太儒夫妇,太儒夫妇早得了玉涵书信和朝廷公文,知道玉涵立功被封为护国将军,也听说皇帝把玉涵许配给玉昌,对大魏封赏,太儒夫妇并未十分理会,这日,大魏官军来到龙山秦府,报告太儒夫妇,“老爷夫人,护国将军秦玉涵已到无终界,回乡探亲,不日回府,”太儒派崔无嵬到爪村渡口相接,玉涵从渡口下船,兵士锣鼓开道,上了龙山,好不威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