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通话感谢
李同伟和秦玉兰很久都没有怎么联系过了,不过当初搭班子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所以相对来说关系还不错。
现在是下午五六点钟时间。
按理说现在秦玉兰不算是太忙。
电话拨通后没多久,秦玉兰那边就接通了电话,传出一句调侃声。
“呵呵...李副县长,咱们这么久的时间没联系了,你这么一位常委副县长,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来了?”
“大忙人给我打一次电话可不容易。”
对秦玉兰的调侃,李同伟无奈的笑了笑:“这不是前一段时间太忙了嘛,所以忽略了,抱歉抱歉,以后一定常联系。”
“好了,不开玩笑了,你这名副县长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打电话肯定有什么事情吧?”
秦玉兰停止了打趣,开口询问。
李同伟笑道:“你还真猜对了,这次打电话是专门为了道谢的,常飞都和我说了,也知道了陆莹是你的朋友。”
“陆莹已经决定了要来北川县进行投资了,具体的事项还没有谈好,但这个项目应该能够落地。”
“陆莹的化妆品厂如果落地以后,那么对于北川县的经济发展的帮助是巨大的,所以我特意打个电话,想要谢谢你。”
李同伟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秦玉兰电话那端的笑意。
只不过秦玉兰没有表露出来。
过了数秒以后,秦玉兰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掩饰的小惊讶:“陆莹这个强势的女人都被你说服了?”
“...只能说陆总被北川县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住了,什么叫做被我说服了,总感觉怪怪的。”
李同伟半开玩笑道。
秦玉兰开口道:“陆莹的确是我的朋友,不过她的性格就是很强势,算得上是女强人吧!如果没有特别吸引她或者是打动她的地方,她不可能答应将分厂设立在北川县,我当时将这件事告诉她,她也只是看在我的情分上,决定去见一见,听一听意见。”
“我没有想到你真的让陆莹决定去北川县投资了,这怎么能不叫被你说服了呢?”
李同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干笑了两声来打破这份尴尬。
“既然玉兰你说是,那就勉强算是吧。”
“嗯,好了,该谢也谢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如果没什么要说的话,那我就先挂了?”
秦玉兰那边主动开口。
李同伟下意识的微微点头:“虽然刚才已经表达了感谢,但是最后还是要说一声谢谢,要不是你的话,北川县不可能拿到陆莹的投资。”
“好了好了,别谢了,你也知道我在发改委工作,我又不是没有邀请过陆莹到南省投资,你能说服她那的确是你的本事,等有时间到省会的话,过来请我吃顿饭就好了。”
“好的,如果有时间到省会的话,一定!”
对于秦玉兰现在的情况,李同伟也有所了解,现担任省发改委实权副处。
由于在东水镇的突出政绩,再加上自身的背景关系,秦玉兰的晋升速度很快,可以说是到时间就提拔。
当然,这些事情李同伟都是听常飞说的,他和常飞两个人认识就是通过秦玉兰介绍的,所以平常交流的时候也会顺带着提起秦玉兰。
打完电话后,李同伟又去冲了个澡,南方就这点不太舒服,潮热,身上总是黏哒哒的。
等到冲完澡以后,李同伟又把王武和柏安叫上,欣赏了一番新时代新城市的建设。
王武对其是一阵感慨。
他几乎没有怎么出过南省,至今为止,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北川县里待着。
几乎和外面的新时代发展脱节。
望着面前的高楼大厦,城市色彩,不禁感慨了一句。
“国家的发展真的很迅速,我感觉我出了北川县以后,都快要和社会脱节了。
一个北川县,一个宁城,总觉得这是在两个世界里生活,但其实呢,坐高铁也就几个小时而已。”
柏安在一边附和:“我刚出社会的时候,到过南方工作过,那个时候的南方发展的的确不错,但也只能说是相对其他地发展的不错,后来我考公来到了咱们北川县,这才几年过去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王局长...我感觉我这个年轻人也几乎和现代社会的建设脱节了。”
李同伟嘴角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最近几年正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时期,几乎是日新月异,从这些大城市里面不难看出,国家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人民的基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咱们一直待在北川县,的确是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李常委...也不知道咱们北川县的民众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这种生活。”
柏安长叹了一口气。
李同伟摇了摇头笑道:“咱们一个小县城,你还想和人家大城市比?怎么可能比得过?”
“咱们北川县是比不上大城市,但是咱们至少可以努力的提高北川县的人民生活嘛!”
柏安连连点头:“李常委说的是,的确比不过,只要能让基层贫困的人生活有保障,慢慢的变好就可以了!”
李同伟点了点头。
一个晚上几乎快沿着宁城的城市主干道将整个宁城逛了个遍。
一路上。
王武和柏安都在感叹着大城市的发展。
李同伟只是笑着没有说话。
能够感叹大城市的发展,那么就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如果一直刚愎自用,那么只会越来越落后于其他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组织上会经常组织一些小地方的官员到大城市去观摩学习的原因。
那不仅仅是去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反省自身,学习进步。
显然柏安和王武两个人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北川县的落后,那么在以后,肯定也会寻求自身的不足,为人民的幸福发展谋求福利。
李同伟默默的两个人的表现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