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无根生
过了一会儿,许新终于打破了沉默。
“这个嘛……
实在是太过久远了,关于我和无根生之间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总共有三次相遇……”
随着他的话语,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
此时此刻。
在场的无论是陆家兄妹,还是张楚岚以及全性的几个人,全都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瞪大双眼,紧紧盯着许新,期待着从他口中听到更多关于那位神秘的全性掌门无根生的故事。
...
在许新详细而生动的讲述之下,围坐在一旁的众人仿佛穿越时空一般,渐渐走进了那段遥远且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往岁月,开始逐步揭开许新与无根生之间三次相遇以及结义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时光回溯至最初的时候。
许新正和他的师兄一同行走在唐门附近的小道之上。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遭遇了包括无根生在内的三名全性异人。
许新和师兄董昌眼见对方来者不善,心中瞬间涌起杀意。
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用毒药来解决这三个全性之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们所愿,尽管他们成功下毒,可还是被对方察觉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随即展开,最终许新和董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武艺,侥幸杀死了其中两名全性成员。
但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身受重伤,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无法动弹分毫。
而那位神秘的无根生,虽然同样不幸中毒,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他竟然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行动能力。
按照当时的情形来看,如果无根生愿意痛下杀手补上一刀,那么许新和董昌必然性命难保。
可是,无根生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并没有选择将许新二人置于死地,而是提出要与他们进行一场交易,以换取解毒的药方和解药。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次相遇之时。
此时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战火纷飞的艰难抗战时期,整个大夏都沉浸在一片硝烟弥漫之中。
唐门毅然决然的下山投身于抗击倭寇的战斗行列当中,许新和师兄董昌更是奋不顾身的冲在了最前线,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殊死较量。
但是,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愈发明显,许新和董昌所率领的队伍逐渐陷入了困境,眼看就要抵挡不住敌人凶猛的攻势。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无根生率领着全性中的顶尖高手白鸮匆匆赶来援助......
而第三次相遇,是在一次普普通通的用餐时刻。
当时的许新正坐在饭馆里埋头大快朵颐,不经意间抬起头来,却惊讶发现不远处坐着的竟是张怀义和无根生
那一刻,时许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好奇。
更有趣的是,那时的张怀义嘴里不停的念叨着“魔头”二字,用来称呼眼前的无根生。
尽管如此,无根生却始终面带微笑,毫不在意对方的言辞。
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许新的脑海之中,令他对这位全性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随着这三次相遇的展开,许新对于无根生的认识逐渐被彻底颠覆。
原本以为他只是个声名狼藉的恶徒,但经过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后,许新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看法太过片面。
事实上,无根生并非像外界传闻那般邪恶不堪。
相反,在他身上似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闪光点。
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充满戏剧性的相遇经历,使得许新对无根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信任和亲切感。
于是,当后来收到无根生亲自发出的邀请函时,许新毫不犹豫接受了邀请,并前往了二十四节通天谷,与其他三十五位志同道合之人一同结拜为兄弟,尽情畅饮美酒,共享欢乐时光。
...
“这便是我和无根生从初次邂逅到最终结拜为兄弟的整个历程。”
许新讲述完他与无根生那三次相遇经历后,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再次如同扫描仪一般扫视了一下在座的每一个人。
此时的房间内一片寂静。
唯有许新那沉稳而略带沧桑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
众人全都聚精会神的聆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许新讲到这里的时候,却突然话锋一转:“至于后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实不相瞒,自我被囚禁于这唐门圣地中起,便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
话音刚落,现场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张楚岚打破这片宁静,开口说道:“许前辈,您这番讲述真是让人感触良多啊!
只是,我们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虽说您已经讲了这么多关于无根生的故事,但似乎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念和疑问。
就好比那句老话所说......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呀!
您所描述的这些内容,只能让我们大致了解到无根生在您心目中的形象轮廓,可对于他更多具体的事迹,我们还是知之甚少呐。”
陆玲珑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流露出明显的遗憾之色。
“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么?”
许新再次开口询问道,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张楚岚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金凤,轻声说道:“婆婆……您看?”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氛围下却显得格外清晰。
金凤微微皱起眉头,毫不犹豫地应声道:“有。”
这简短而有力的回答让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到了她身上。
稍作停顿后,金凤继续追问:“还有一件事我想要请教你,你之前说跟掌门有过三次相遇,那么,请你仔细回想一下,最后两次相遇时见到的掌门与当初结义时所认识的掌门,是否还是同一个人呢?”
听到这个问题,许新先是一愣,显然没有立刻理解金凤话中的深意。
但仅仅片刻之后,他便恍然大悟,明白了金凤所说的“同一个人”并非单纯指外貌等表面特征,而是暗指无根生内在的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