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餐后题字,外公亲送
在晚餐结束之后,杨宇和龚珊一起拿出了笔墨纸张,放在客厅里的大方桌上,请长辈们给自己留字以此作为激励自己不懈努力、不断进步。
首先,当然是请书法大师马道途题字喽,一说到题字马道途就很是高兴,叫杨宇取来兼毫中号毛笔,挥毫落纸,写下十六个隶书体大字: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又用小号兼毫毛笔写下:谨以东坡先贤训勉励爱徒杨宇,丁巳年辛未月马道途书。大家都为马道途的具有魏汉风韵的隶体字鼓起掌来,马老放下笔后谦虚地说道:“这几天一忙起来就忘了练字了,有些手生,有请姜兄来挥毫泼墨。”杨宇拜谢了恩师马道途后,赶紧收好马道途这一幅十分珍贵的隶体墨宝,龚珊又将桌上整理好并铺好纸笔。
姜岐黄上前对马道途拱了拱手笑着说道:“那我也就写几个字,也是苏东坡的名言,请马大师指点一二。”姜岐黄用中号狼毫毛笔写下十个大字: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后又用小号狼毫笔写下:谨以东坡先贤圣哲寄予爱孙杨宇,丁巳年辛未月姜岐黄书。大家看到是工整而方正的楷书字,又一起热烈鼓起掌来。
杨宇也拜谢了外公后,赶紧收起来外公的楷书墨宝。当龚珊又摆放好纸笔后,杨宇说道:“有请米大山老师,未来的米大教授、米大导演给我们赠予墨宝吧。”
大家愣神之时,杨宇也才发现自己冒靶了(说漏嘴了之意),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换回,就顺其自然吧,若有人问起时再说,但愿没有人去关注我的那些大嘴巴之言吧。米大山也觉得杨宇这小伙子,似乎有望气相面之技和洞察未来之能,不然怎么一见面就称呼自己为老师,还知道自己喜爱电影艺术,知道自己的工作与影视剧作品有关联,并预言自己是未来的大导演,这小伙子还是自己家的救命恩人,米大山暗下决心一定要交好杨宇这位小朋友。
米大山是大学的老师,还是老市长的大公子,见过大场面,又想借此得到两位书法大家的指点,就大方地上前拿起羊毫中号笔写下十四个草书大字: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又用小号羊毫写下:谨以吴承恩先生语与杨宇小友共勉,丁巳年辛未月米大山书。杨宇也赶紧上前拜谢,并将这独特风格的草书字收了起来。龚珊又及时摆放好了纸笔。杨宇的龚伯、姨婆和姨妈三位大人都在客气谦虚,都说不敢写出来让人笑话。
还是马道途说道:“宇而,你也已经练了一段时间的字了,今晚就写几个来让大家看看你的练习程度吧。”
杨宇知道恩师是在锻炼自己,也就从容地上前,先向马老一拱手,拿起兼毫中号笔说道:“奉恩师之命,那我就献丑了,下面我就写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张载先贤在《经学理窟》中的一段话吧,作为我们后辈人时刻警醒自己的座右铭。”
写的是隶书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然后又用小号兼毫笔写下:谨录北宋张载先贤语自勉,丁巳年辛未月杨宇书。
马道途满面笑容地拍着手,对杨宇大加鼓励地说道:“好好好!宇儿这字进步神速,也具有了一丝汉碑神韵,更以张载老夫子的这段经典语录,表明自己的追求与目标,可喜可贺,为师胜感欣慰。”
晚餐就在马道途盛赞杨宇的话语中圆满结束,外公和姨婆、姨妈要留下来,明天送杨宇回依政县,马老就叫魏仁民和他一起送米大山回家,他也想顺便也去看看受了惊吓的老朋友——前任市长米造书。
杨宇和龚珊陪着几个大人聊了一会儿天后,就给大家准备了房间被褥,龚伯也提前准备好了洗漱用品和热水,其实就是龚珊的大床上增加了姨婆和姨妈两人,杨宇的大床上增加了外公一人,待几位大人睡下后,杨宇和龚珊又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看书、做题、练内功、练针法……
翌日清晨,依然是六点半钟,杨宇起床后,龚珊也起了床,龚伯、姜岐黄、姜玉兰和李学英都陆续起了床,龚伯自己独自去做早餐了,杨宇教姜岐黄、姜玉兰和李学英和龚珊他们四人练了一会儿益智健体功后,就同龚珊一起活动四肢,出去晨跑,回来后就练内功心法、练习施针术、早读和背书(古诗词文章、汤药歌、外语)。
早课完成了就洗漱,六个人刚围坐在一起准备吃早餐时,魏仁民和严肃也到了,严肃就不说了,因为姜岐黄在此,他肯定会早来的,魏仁民说马老叫他送杨宇回依政后与姜老他们一起回来。今天的早餐很丰富:肉汤熬的稀粥(利用昨晚的芸豆和菌汤)、肉包子、还有昨晚的剩菜,外加盐茶鸡蛋,八个人很开心地将全部的早餐消灭个干净。
早饭后,严肃的车载着姜岐黄、姜玉兰和杨宇三人,魏仁民的车载着李学英、龚珊和龚伯三人,两辆车共八个人,拉上杨宇买的东西和姜岐黄、姜玉兰和龚伯等人准备的礼物,经318国道线朝议政县驶去……
在车上,祖孙三人从如今的生活现状聊到了姜家的家史。
姜岐黄说他原名叫江玉庭,后来在医道上出了名后,才被大家叫成姜岐黄的,他的父亲叫姜世成,也是西北一带很有名的中医,母亲叫姜高氏,父母均在解放前夕相继去世,他们的祖上都是中医,可以说姜家就是一个中医世家。
姜岐黄一共有兄妹四个人,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叫姜玉乾,他最早投身到革命队伍中,还没有结婚就牺牲在了红军长征的途中,二哥叫姜玉坤,受到大哥思想的影响,与二嫂一起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并跑去东北成为了抗联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双双战死牺牲了。外公和姨婆相依为命,变卖了陕西老家的祖宅,外公带着姨婆先后去过魔都、粤省、京都,最后才来到蓉城安顿下来,我们在蓉城都各自成了家,以后的情况你也都清楚了。
姜岐黄接着说道:“可以这么说吧,你的母亲姜可欣就是我们姜家人唯一的直系亲人了,你的姨妈李学英就是姜家唯一的血脉亲戚了,依我和你姨婆这一代算起,我觉得你杨宇和尚家的尚宇是你们第三代中天资最佳的两个人,希望你们两个都能不断成长进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成为我们后辈中的顶梁柱。”
杨宇感谢外公的看重,也表示绝不辜负外公和姨婆的殷切期望。
杨宇听到外公说到姨妈家里的时候,就想起了大老表尚军,就看了看外公和姨婆说道:“外公、姨婆,我从你们祖辈和父辈的身上看出一个道理,知识和技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外公没有知识,没有学到祖传的医术,没有四处奔波求学,你说你和姨婆的命运会如何?再比如,我父母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因此,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这第三代你们的子孙后代人,就应该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一门专业技能,你们长辈也要在能力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给予支持和重点帮助。比如,现在的尚军老表,他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如果能读个大学或学个专业技术技能,他的后半生就好过了,不然,像他这样混下去,今后的命运可想而知,还有,如果尚敏表姐能再读个大学,对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也相当有利,我们其他的兄弟姐妹们都还小,从现在开始抓紧要求学习文化和技术技能都还不晚,外公、姨婆,你们看呢?”
姜岐黄略一思索后说道:“宇儿,你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你讲得太好了,你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就是需要有理想、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去建设,你外公也是搞教育的人,让自己的几个小辈读个大学应该问题不大,玉兰妹妹,你回去后就先把尚军给我送过来,我让他在中医学院里选个专业学习。”
姜玉兰点着头说道:“好!宇儿这孩子就是考虑得长远,我们这一代或是可欣、学英那一代也就这样罢了,这第三代当该从严要求起来,这姜、杨、李、尚四家,目前哥哥就是总家长了,你说了算、定了办,我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