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解药配比
法医室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方青正在仔细检查最新一批解药的配方,他的表情异常严肃。
\比例必须精确,\他说,目光没有离开显微镜,\稍有偏差就会致命。这种纳米级的药物传递系统对配比的要求极其严格。\
林夜白站在一旁,看着两支注射器中的液体在特殊光线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差:\所以这是一个考验,看我能否找出正确配比。就像一把精密的天平,任何细微的误差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就像当年你父亲做的那样。\方青直起身,揉了揉酸痛的眼睛。
实验室的另一端,白雨竹正在调试新的分析仪器。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反映着病人们体内抗体的最新状况。
\第三组病人的抗体已经开始第四次变异。\她报告道,\变异速度比预期的要快。\
林夜白走到电脑前,快速浏览着数据:\每次变异后,抗体的结构都变得更加复杂。这意味着我们的配方也需要相应调整。\
\但问题是,\方青说,\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次变异的具体方向。这就像是在和一个不断进化的对手下棋。\
就在这时,沈霜华匆匆走进实验室:\张灵醒了,她说她想告诉我们一些关于配方的事。\
林夜白和方青对视一眼,快步走向病房。张灵虚弱地靠在床头,但眼神出奇地清醒。
\我记起来了,\她说,声音很轻,\父亲研究中最关键的一点不是药物本身,而是给药的时序。\
\时序?\林夜白问。
\是的。\张灵努力组织着语言,\这就像是一支交响乐,不同乐器的进入时机决定了最终的和声效果。药物也是一样,不同成分进入体内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同样重要。\
方青若有所思:\这确实符合生物动力学的原理。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都有其特定的节律。\
林夜白立即回到实验室,开始重新审视配方:\如果把时间作为一个变量加入计算...\
他在电脑上快速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将药物作用时间和抗体变异周期都纳入考虑。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三维图形,展示着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
\看这里。\他指着图形中的一个特殊点,\当给药时间与抗体的变异周期形成特定比例时,治疗效果会达到最优。\
白雨竹凑近看:\这个比例...似乎和黄金分割有关?\
\没错。\方青说,\自然界中很多生命过程都遵循这个比例。张守诚的天才之处在于发现了这个规律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林夜白开始根据新的发现调整配方。这次,他不仅要考虑两种药物的比例,还要精确计算它们的给药间隔。
\第一种药物的浓度是0.68毫克每毫升,\他一边操作一边说,\第二种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微调...\
\时间间隔呢?\白雨竹问。
\根据模型计算,最佳间隔是8.3秒。\林夜白说,\这个时间刚好能让第一种药物在体内形成初始效应,为第二种药物创造最佳的作用环境。\
方青检查着计算过程:\这个理论很完美,但实际操作起来...\
\会很困难。\林夜白说,\我们需要一个精确的给药系统。\
白雨竹突然想到什么:\核磁共振室的注射泵可以改装。它本来就是用来控制造影剂注入时间的,精度完全够用。\
他们立即开始改装设备。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监护室里的警报声不时响起,提醒着他们争分夺秒的紧迫性。
\改装完成了。\白雨竹最后检查了一遍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到0.1秒。\
林夜白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注射泵:\先给一个病人试验。如果有效,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他们选择了病情最稳定的病人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注射泵启动,第一种药物精确地注入体内。
\8...7...6...\林夜白盯着计时器。
第二种药物在8.3秒后注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监护仪的数据。
\抗体活性开始下降了!\白雨竹激动地说,\而且这次的下降曲线很平稳,没有出现之前的波动。\
方青仔细观察着数据:\更重要的是,这种下降是持续的。抗体似乎失去了变异的能力。\
\就像是找到了它的致命弱点。\林夜白说,\当两种药物以正确的时序结合时,就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打击链,让抗体无法适应和进化。\
他们立即开始为其他病人准备药物。每一份配方都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每一次注射都必须保持绝对的精确。
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仪器的嗡鸣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晨光透过玻璃洒在忙碌的人们身上。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清晨,他们终于找到了战胜死亡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