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动物实验
彭悦的手指最终按下回车键,屏幕上复杂的实验蓝图闪烁了一下,保存完毕。这仅仅是开始,一场硬仗即将打响。怀特教授提出的动物实验要求,对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成功,就能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让中医理论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她深吸一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走到窗边。城市的夜景灯火璀璨,如同散落的星辰。彭悦的目光却落在远处,思绪万千。中医博大精深,如何将其精髓融入现代科学的实验体系,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彭悦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设计中。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中医理论和国际动物实验标准,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实验动物的选择是关键,不同国家对于实验动物的标准和供应有所差异,这给实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彭悦首先确定了实验动物的种类——小白鼠。小白鼠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生理特性与人类较为相似,并且易于饲养和管理。然而,国际上对实验用小白鼠的品种、年龄、体重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彭悦需要找到符合国际标准,并且能够体现中医治疗效果的小白鼠品种。
她联系了多家国际知名的实验动物供应商,询问相关信息,并仔细比对了各个品种小白鼠的特性。经过几天的筛选,她最终选择了一种名为bALb\/c的小白鼠。这种小白鼠的免疫系统较为稳定,适合用于研究免疫相关的疾病。
确定了实验动物之后,彭悦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她将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彭悦采用了双盲实验设计,即实验人员和受试动物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
她将实验方案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制作成ppt,准备在下次的国际会议上进行汇报。与此同时,彭悦也开始着手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宝贵。彭悦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但她并没有感到疲惫,反而充满了斗志。她知道,这场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更是为了中医的未来。
就在彭悦紧锣密鼓地准备实验时,她突然接到了实验动物供应商的电话。对方告知她,由于国际航班延误,bALb\/c小白鼠的运输时间将推迟一周。
彭悦的心猛地一沉。一周的延误,将会打乱她整个实验计划。她立刻联系了金先生,希望能够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案。金先生表示会尽力协调,但他也坦言,国际间的合作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他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解决问题。
彭悦挂断电话,眉头紧锁。她隐约感觉到,这其中似乎有什么蹊跷。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彭泽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咖啡,“还在忙?先休息一下吧。”
彭悦接过咖啡,勉强笑了笑,“恐怕没时间休息了。实验动物的运输出了问题……”
彭泽听完,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延误?”
彭悦摇了摇头,“不知道,我总感觉……”她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怀特教授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彭医生,你的实验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实验动物还没到位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怀特教授推门而入,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眼神里却闪烁着得意。“彭医生,你的实验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实验动物还没到位啊?”他故意拉长了尾音,语气里的嘲讽毫不掩饰。
彭悦放下手中的咖啡,眼神锐利地直视怀特,“教授的消息倒是灵通。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我相信很快就能解决。”
“是吗?”怀特教授轻蔑地笑了笑,“我劝你还是别浪费时间了。中医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怎么可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你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实验。”
彭泽上前一步,挡在彭悦面前,语气冰冷,“怀特教授,请你注意你的言辞。彭医生的能力毋庸置疑,实验也一定会顺利进行。”
“哦?是吗?”怀特教授挑衅地看了彭泽一眼,“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过,我听说这次实验动物的调配,可是我一手操办的。希望彭医生不会介意一些小小的‘意外’。”他刻意加重了“意外”两个字,转身扬长而去,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彭悦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她知道,怀特教授这是故意在刁难她,想要让她知难而退。但她绝不会屈服。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转头对彭泽说道:“我需要去找金先生,还有其他国家的专家,寻求他们的帮助。”
彭泽点点头,“我陪你一起去。”
彭悦和彭泽找到了金先生,向他说明了情况。金先生听后,眉头紧锁,表示会尽力协调,但他也坦言,怀特教授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很大,想要绕过他,并非易事。
离开金先生的办公室后,彭悦并没有放弃。她开始联系其他国家的医疗专家,向他们解释自己的实验方案,以及遇到的困难。起初,很多专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毕竟中医在国际上仍然缺乏足够的认可。但随着彭悦的不断努力,一些专家被她的执着和对中医的热爱所打动,开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一位来自德国的免疫学专家,仔细研读了彭悦的实验方案后,提出了一个建议:“彭医生,或许你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品种的小白鼠。bALb\/c虽然是国际公认的实验动物,但并非唯一的选择。有些品种的小白鼠,在某些方面的特性,可能更适合你的实验。”
另一位来自日本的药理学专家,也表示可以帮助彭悦联系当地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寻找替代方案。
有了这些专家的支持,彭悦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开始着手修改实验方案,并联系了日本专家推荐的供应商。经过几天的努力,她终于找到了另一种符合实验要求的小白鼠品种——IcR小鼠。虽然这个品种的小鼠在某些方面的特性与bALb\/c略有不同,但经过彭悦的精心调整,完全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新的实验动物很快到位,彭悦立刻开始了实验准备工作。她按照中医理论,对IcR小鼠的饮食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调整。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违反了国际通用的实验标准。
面对质疑,彭悦坚定地解释道:“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验动物也应该生活在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治疗的效果……”她的话音未落,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彭悦的话音未落,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怀特教授带着几位专家,不请自来,神色不善地走了进来。
“彭医生,听说你为了照顾这些小白鼠的情绪,特意给它们准备了舒适的窝,还调整了食谱?”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国专家,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实验,还是第一次听说,做实验要考虑实验动物的心理感受。”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动物也一样,它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到它们的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彭悦冷静地解释道,“我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因素,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荒谬!”怀特教授忍不住打断了她,“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一直以来的实验方法都是错误的?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起来的实验标准,在你眼里一文不值?”
“我不是这个意思,”彭悦耐心地解释道,“我只是想说,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尊重?你所谓的尊重,就是拿整个项目的进度开玩笑吗?”怀特教授的语气咄咄逼人,“我告诉你,彭医生,我们时间有限,没有功夫陪你玩这种毫无意义的游戏。如果你不能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进行实验,那你就没有资格继续参与这个项目!”
面对怀特教授的威胁,彭悦没有退缩,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会证明我的方法是有效的。”
接下来的几天,彭悦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正式的实验。她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寸步不离地观察着实验动物的各项指标,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然而,初期的实验数据并不理想,实验动物的各项指标都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些指标还出现了波动。
“我就知道,中医都是骗人的把戏!”怀特教授得知此事后,得意洋洋地在实验室里宣扬,“我早就说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这种疾病,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其他一些专家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向彭悦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怀疑和质疑。
彭悦顶着巨大的压力,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实验数据,试图找出问题所在。深夜,实验室里依然亮着灯,彭悦伏在桌前,仔细地分析着每一项数据,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突破的希望。
“一定有什么地方被我忽略了……”她喃喃自语道,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突然,她的目光落在一组不起眼的数据上,这些数据记录的是实验动物的体温变化。按照中医理论,这种疾病的病机是寒邪入侵,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温阳散寒,疏通经络。
“难道是……”彭悦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连忙翻阅着实验记录,仔细对比着不同实验动物的体温变化,以及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其他表现……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彭悦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是我,彭悦。我需要你帮我准备一些新的药材……”
彭泽的电话来得正是时候,他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抚平了彭悦紧绷的神经。“还好吗?”他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还好,只是遇到了一些小问题。”彭悦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回应,不想让他担心。她简单地向彭泽解释了实验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她最新的发现。彭泽虽然不是医学专业,但他敏锐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总能给彭悦带来新的启发。
“体温的变化……或许你可以考虑一下环境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彭泽的提议点醒了彭悦。她恍然大悟,之前她只关注了实验动物自身的体温变化,却忽略了外部环境温度对它们的影响。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体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动物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天一早,彭悦便联系了实验室的负责人,申请调整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怀特教授得知此事后,冷嘲热讽道:“彭医生,你该不会是想把实验室变成桑拿房吧?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做实验还要考虑风水问题。”
彭悦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只是平静地解释道:“中医认为,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我调整实验室的环境,是为了模拟最佳的治疗环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怀特教授不屑地冷哼一声,转身离去。其他专家虽然对彭悦的做法感到疑惑,但也没有再出言反对。毕竟,之前的实验数据确实不理想,或许改变一下实验环境,真的能带来转机。
接下来的几天,彭悦根据实验动物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对药材的配比和用量进行了微调。她像一个精密的仪器,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小李,作为翻译员,全程参与了彭悦的实验过程。起初,他对彭悦的中医治疗方法充满了怀疑,甚至私下里和怀特教授一起嘲笑彭悦的“天方夜谭”。但随着实验的进行,他逐渐被彭悦的认真和执着所打动,也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好奇。
“彭医生,你真的相信中医能治好这种病吗?”小李忍不住问道。
彭悦抬起头,眼神坚定地回答道:“我相信。”
在彭悦的悉心照料下,实验动物的各项指标终于开始有了积极的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不大,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预示着彭悦的治疗思路可能是正确的。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专家,也开始对彭悦刮目相看。
深夜,彭悦再次拨通了彭泽的电话。“我好像……找到了一点方向。”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掩盖不住兴奋。电话那头,彭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慢慢来,我在。”
几天后,金先生来到实验室,例行检查项目进度。怀特教授迫不及待地向金先生汇报了彭悦的“失败”实验,并再次强调中医治疗方法的不可靠性。就在金先生准备发表意见时,彭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