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除夕之日逛街
除夕那日,太皇府中已经是张灯结彩,一派过节的气象。
太上皇来到南临的第一年,其身边的长史等人建议向百姓施恩,以快速建立起太上皇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大家提出了好几个建议,有人建议开通宵达旦的市集,让百姓们能够体验如盛京一般的夜生活,让他们对南临的将来充满信心;有人建议应当设摊位送节礼,比如送年节时分家家户户都爱的珍珠芋丸,或是蒸肉一类,每日按点发放,百姓们可自行排队领取,但不可重复领取,领完即止。还有人建议去给南临城内的寺庙烧高香祈福,让百姓们看到太上皇为民向上天请命,保佑风调雨顺。
官员们七嘴八舌,意见又不同,倒吵得楚熠脑仁疼,便暂停了商议此事。
原本官员们觉得这件事应该没戏了,不料,楚熠却提出要设立粥棚,于除夕之日到正月十五,在南城内外设立粥棚,一共设立五个粥棚。这些粥棚用来救济那些家中揭不开锅,又或是乞儿与流民等人。
官员们都有些意外,同时也不明白太上皇为何选择如此。笼络这些人,对太上皇在此地的名声威望又有何帮助?
后又听闻此法子似乎是太上皇妃给太上皇出的,顿时便有人私下议论,不满谢玉珠干政。只是此事也只是听闻,他们没有证据,也无法在明面上说什么。
但设立粥棚的事却是板上钉钉,必须要办的事了。
于是等到了除夕这日,南临城内外五个粥棚便都开了起来,其中一个粥棚还特意设立在了寺庙附近,也是考虑到一些流民会选择跟寺庙借宿。
沈肇走在路上,见南临城难得的热闹气派,倒有些感慨:“太上皇来了之后,南临城倒是有了些生机模样。”
周赟点头,道:“这些日子听闻几个皇庄都在实施新的制度,如今佃农们一个个都十分有干劲。听闻,太上皇妃不仅叫人改良了土地,等春收时还要下发他们更好的种子。一些大地主听了,据说都想去皇庄取经,还想打听会换成什么样的种子。”
沈肇往前走着,听了后道:“这位太上皇妃倒是挺厉害的。能叫佃农们还没瞧见肉,就先想到了日后的幸福生活,人有了盼头,可不就会使劲儿努力干活了么。”
路过粥棚,有不少人在那儿排队,许多人手里拿着的碗都是豁了口的。
周赟瞧见,小声道:“听闻这粥棚是太上皇妃建议的,就是不知道她为何建议是给这些人施粥?十五日下来,五个粥棚,也是要花费不少银两的。拿着这些钱,去笼络当地的地主豪绅,良民之类的,不比笼络这些人有用?”
沈肇瞥了周赟一眼,而后才道:“你们都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去想这背后更为深远的东西。”
周赟问:“什么深远的东西?”
沈肇说道:“救急了这些穷苦之人,便是在昭告南临所有的百姓,不论生活难到何种地步,都会有太上皇为大家兜底,不会叫人饿死。所以不论南临再怎么贫瘠,生活再怎么难,总归是能活下去的。”
周赟一愣。
沈肇又道:“这让百姓们看到了太上皇的仁慈,看到了太上皇对最底层百姓的善心。有这样的位高权重者来管辖南临,你说南临的百姓会不会更放心?那些原本想离开南临的人,会不会犹豫一下留下来?”
周赟一愣,这一刻他明白了沈肇话里的意思,更明白了太上皇此举的用意。
他不由拍了拍手掌,发出佩服的声音:“如此一来,那些良民和豪绅虽没有得到实惠,却反而会因此而更安心。若是太上皇是个拿钱来买他们人心的主儿,他们倒并不一定领情了。”
尤其是豪绅,南临百姓穷,他们可不穷。既然他们是不缺钱的,那太上皇得拿多少钱才能打动他们?若是给的少,他们没准还会嗤之以鼻。
这么想着,周赟便觉得如今粥棚的法子更好了。
他不由骂了一句:“那些官吏们提的都是什么鸡肋法子,一点用都没有!”
这会儿一对比,他便越发觉得那些官吏们提出的建议都没眼看。
想到这儿,周赟“咦”了一声,然后看向沈肇:“沈肇,先前那些人纷纷给太上皇出主意的时候,你一声不吭的,是不是故意的?你是不是觉得太上皇心中已经有了法子了?”
沈肇只笑了笑,却没有接这茬。
周赟眯了眯眼,突然蹦起来挂在沈肇身上,一只手勒住他的脖子:“说不说?快说。”
沈肇被突然袭击,却像是习惯了,反而还伸手扶了周赟一下。
他颇为无奈道:“我又不是大罗神仙,哪里还会先知呢?”顿了下,他又道,“我不过是想看看,咱们这位太上皇可会有自己的主意。”
周赟听了这才松开他,嘴里嘟囔:“如今看来有主意的不是太上皇,而是太上皇妃。”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沈肇轻飘飘道:“是吗?”
周赟立即看向沈肇,朝他走近,凑在他耳边小声说:“你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此事虽是太上皇妃提出来的,但其实是在太上皇的意料之中?”
见沈肇没说话,周赟觉得自己猜对了。
他脑子里有了更完整的猜想,于是继续道:“太上皇早有此意,却不愿意由自己提出来……他是早就清楚,若是去问太上皇妃,她定也会有此建议,所以才会去问她。看似是太上皇妃出的主意,但其实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说到这里,周赟不由打了个冷颤:“若真是如此,那咱们这位太上皇可不像表面看起来的这么温润无害!”
那岂不是就是一整个扮猪吃老虎吗?
沈肇依旧只是笑笑,没有发表看法。
倒是周赟来了兴致:“诶,你究竟有没有想好要不要替太上皇办事儿?你不是一直都想做出些实绩后再回京的吗?若这位太上皇不是面上看起来的软包子,跟着他没准还真能成事儿。”
沈肇这回没有再沉默,而是说:“再等等。”
两人一路往前走,沈肇却忽地脚步一顿。周赟顺着他的目光往前看去,前头却是没什么特别的。
他问:“怎么了,瞧见什么了?”
沈肇微微蹙眉:“好似看见了一位眼熟的人,只是他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谁啊?”周赟好奇。
沈肇却摇摇头:“许是看错了。走吧,再晚些灵音寺的斋饭可就没了。”
周赟一听,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与此同时,谢玉珠与楚熠正坐在桌子前正准备用膳。
今日应谢玉珠的要求,膳房做了满满一大桌的菜,锅子、蒸肉、红烧鱼……应有尽有。
就连楚熠瞧见时都惊了一惊。
谢玉珠解释道:“在我的家乡,过年这天的年夜饭就是要将桌子摆得满满当当才行。”
楚熠愣了下,随即笑:“你的家乡不也是孤的家乡吗?孤倒是第一次听说。”
谢玉珠拿筷子的动作一滞,决定将这个话题糊弄过去。
于是她道:“殿下,你尝尝那道粉蒸肉,是最近厨娘试出来的新菜,在外头可是吃不到的。”
楚熠便笑着点头,一旁伺候的宫人赶紧将那道菜端到了楚熠跟前,让他夹了一筷子。
两人才刚开始吃,外头忽然有人匆匆来报:“太上皇,皇妃,外头来了一名女子,非说是皇妃的妹妹,要求面见皇妃!”
谢玉珠顿时放下筷子:“我妹妹?她叫什么知道吗?”
“她说她叫谢玉兰。”
谢玉珠大惊,顿时起身:“走,我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