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论读书的重要
名声有碍?
谢玉珠顿时有些好奇起来,楚熠想的是什么法子,竟还扯上了谢玉兰的名声。
只听楚熠道:“她不是回兰陵族中了么?让兰陵那边放出消息,就说老太太让二妹妹禁足,今后要亲自教养二妹妹,直到出嫁。”
楚熠嘴里的“老太太”指的是谢玉珠的祖母,谢修明的母亲。老人家近些年一直都在族长休养,一次也没回过盛京。
谢玉珠顿时听明白了楚熠的话,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说会有碍谢玉兰的名声。
能让老太太放出话来要亲自教养,还要禁足,这定是犯了什么大错。即便没有传出来一丝一毫她犯了什么错,别人也会胡乱猜测,没准还会怎么不堪怎么猜。
女子一般能犯什么大错要被禁足到嫁人为止?恐怕不少人第一反应便是猜她与人私相授受,被老太太发现了。
谢玉珠拧了拧眉,楚熠也没接着往下说,全凭谢玉珠自个儿抉择。
不一会儿,就听她说道:“若要走这条路,倒不如索性给她找个具体的由头……不如就说她忤逆长辈,所以才被老太太禁足,日后要亲自教养。”
楚熠略一挑眉:“忤逆长辈,可不是小错。”
“不是小错也犯不着禁足圈在祖母身边养。”谢玉珠接过话,“与其让那些世家大族里的人胡乱猜测二妹妹,倒不如找个听起来错犯得大,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算什么的。毕竟忤逆的是自家长辈,不说别的地方,就看京中,试问谁家儿女真的一次都未曾与父母顶嘴过?顶嘴也是忤逆。”
顿了下,谢玉珠浅笑一下:“我祖母家教向来严格,便是无关痛痒的顶嘴,她也会觉得不符名门闺秀的言行,自然也是会生气的。”
“哦?”楚熠看着谢玉珠的眼睛,“谢老太太真这么严苛吗?”
谢玉珠扑哧一声,道:“真严苛假严苛,谁又能指出来呢?还不是我们自个儿说了算。”
楚熠也明白了谢玉珠的意思,她这是想此事闹得动静大些,将来再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听着吓人,将来若是传出来谢玉兰不过是于生活上顶了两句无关痛痒的嘴,那么大家的重点也就会从谢玉兰本身的品性瑕疵上转变为谢老太太为人严厉上。
既可以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又能在将来替谢玉兰的名声翻盘。
楚熠捏了捏自己大拇指上的扳指,看着谢玉珠的目光又幽深了几分。
“不过此事还得先问过二妹妹,她自个儿愿意才能替她操办。”
谢玉珠一锤定音,方案已经定下,就看谢玉兰如何抉择了。
原本谢玉珠觉得这事儿还得和谢玉兰慢慢做一下工作,毕竟谢玉兰当了十几年的大家闺秀,忽然给她扣上忤逆这样的大帽子,她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可没想到,谢玉兰听到谢玉珠的话后,几乎只考虑了片刻就点头答应了。
“你真的想好了?”谢玉珠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
谢玉兰用力点头:“想好了。比起进宫,这点名声又算得了什么?诚如长姐所言,眼下是不得不出险招的时候,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断没有半途而废回头的道理。”
顿了下,她话语中透着些许羡慕道:“况且,这些日子我跟着长姐在四处转悠,见你既要管铺子,还要操持着太皇府中的中馈,还能想着要然南临的百姓生活得更好。我便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这些年竟也不知是怎么过来的,好似什么事也没做。”
谢玉兰眼中渐渐亮起光:“我想留在这儿,跟着长姐,多看多学。”
见谢玉兰满是期待,谢玉珠想到了什么,她问:“你喜欢做生意?”
谢玉兰犹豫了一下,随后轻轻点了下头。
谢玉珠便明白了她的心意。
想了想,她道:“你既喜欢,不若就尝试着做做看。”
“啊?”谢玉兰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谢玉珠继续道:“正好,出了正月我想将临街的一个二层楼的铺子改了做私房菜馆,便交给你来办吧。”
谢玉兰怔愣住,指了指自己,有些不敢相信:“交、交给我?”
谢玉珠点头,看起来十分平静自然,像是在交代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谢玉兰内心有些兴奋起来,她不由坐直了身子:“长姐,你真要交给我来办吗?我……我从未做过。”
“谁不是从第一次做起的?”谢玉珠轻轻一笑,“况且也不是你一个人来做,我将灵夏和任苏子拨给你用,外头还有小刀侍卫可以照应,有什么事儿你便吩咐他们去做。我会将我对铺子的要求都告知于你,届时你需将你的计划整理成册呈报于我,计划通过你再动工。”
谢玉兰一听立即又慎重又紧张起来,但同时她也表态道:“长姐,我会好好做的。”
说完,她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立马就要去想计划。可屁股刚挪动一下,才记起来长姐的要求还没说呢。
于是干脆眼巴巴地看着谢玉珠。
谢玉珠却只笑着道:“先让你见见人。”
说完,她便同灵夏说,让她将任苏子找来。
灵夏应下转身出门,一旁迎香给她们添茶,嘴上说起任苏子来:“任苏子跟着刘嬷嬷学礼仪规矩学得甚好,如今待人接物颇成一番风韵,竟叫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谢玉珠道:“她本就性子温和,叫人容易亲近。”
“对了,她两个孩子如何?”谢玉珠又问。
迎香回答:“两个孩子跟着她住在后围仆房中,偶尔还跟着识字的小内侍认两个字呢。”
一旁谢玉兰有些惊讶:“她竟还带着孩子住在太皇府里?”
谢玉珠大致同谢玉兰说了下任苏子的情况,谢玉兰有些唏嘘道:“也是个可怜人。”
但是这会儿倒是让谢玉珠想到另外一个被她忽略的事。
不光是任苏子有年幼的孩子,白河也是带着年幼的妹妹。还有庄子里那些佃农的孩子们,若是想上学必须去几十里路外的学堂,若是不上学就只能在家闲玩,稍大一些就帮着家里干农活。像余老头家的小儿子,便一直是在外求学,只偶尔放假才能归家与家人团聚。
若是他们自个儿就有学堂,不仅能解决这些孩子们白日里大人们忙时他们的去处,还能给他们扫盲,让他们识字。将来就算读书没天分,但只要能识得字,就能有许多的选择,做许多的事情。
如今南临正是缺人才的时候,谢玉珠觉得若是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必须得从娃娃抓起。
“长姐,你在想什么?”谢玉兰问道。
谢玉珠道:“我想建个学堂。”
“啊?”谢玉兰和迎香都意外出声。
“学堂不光是让咱们庄子里的人的孩子去读书,还能对外招收学子。”谢玉珠说着自己的计划,“不光如此,我们还要将此事大肆宣扬出去,将建学堂、读书的益处让全南临的人都知晓。让他们知道修学堂不仅能给自己攒功德,还能招揽人才。”
“为什么呀?”谢玉兰不解。
谢玉珠眼中闪着一某希冀:“或许会有其他富户瞧中了我的法子,没准也建学堂了呢?”
只靠南临府衙是不行的,府衙的库银不多,不可能大肆建造学堂。
但富户们就不同了。南临百姓穷,他们可不穷。若他们有人愿意出钱修建学堂,愿意接收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来读书,或许能掀起一股读书的浪潮来。
谢玉珠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
她忽地站起身,在原地徘徊:“不仅要建学堂,还要设立扫盲班,接收一些愿意来识字的青年人。等他们学会了识字,还可以给他们安排活计……”
谢玉珠嘴里嘟嘟囔囔的,听得谢玉兰和迎香一头雾水。
但听着听着,她们也渐渐明白了谢玉珠的意思。
谢玉兰与迎香都倒吸了一口气,她们俩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瞧见了惊诧之色。
这是想将南临得用之人都招揽到自个儿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