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机缘际会
正德十二年,二月十九,夜。
苏州城外,水月庵。
月色如水,庵院寂静。只有几盏莹莹灯火在夜风中摇曳,为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增添几分诡谲。
沈明轩跟随杨千户和周廷来到水月庵后院。作为穿越者,他敏锐地察觉到今晚的不同寻常:
- 庵中僧人不见踪影
- 院落布置经过精心安排
- 各个角落都暗藏眼线
- 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檀香
\请。\周廷做了个请的手势,\张姑娘应该已经在等我们了。\
\张姑娘?\杨千户眉头一皱,\张若兰?\
\不。\一个清冷的声音从暗处传来,\是张凝雪。\
话音未落,一个白衣女子从回廊阴影中走出。月光下,她的容貌与之前在水中发现的女尸竟有七分相似!
\你是......\沈明轩心中一震。
\在下张凝雪。\女子微微一笑,\之前在水中发现的,是家姐的遗体。\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变了脸色。沈明轩迅速在脑中整理线索:
- 两个张凝雪
- 神秘的明镜组织
- 水月庵的秘密
- 七月十五的预言
\所以,你一直在暗中观察我们?\他试探着问。
\不错。\张凝雪点头,\从你查验第一具尸体开始,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
她转向一旁的案几,取出一面青铜镜:\沈师爷,可认得这个?\
沈明轩仔细端详,只见镜面上隐约可见几个字迹:\天机玄览,明镜止水\。
\这是......\
\传说中的明镜。\周廷接口,\能照见人心,辨别真伪的宝物。\
\不止如此。\张凝雪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它还藏着一个关于皇位的秘密。\
话音未落,院中突然响起一阵铃声。
\来了!\杨千户拔刀在手。
只见四面八方突然涌出数十名黑衣人,为首的正是那个在天机阁见过的神秘人物。
\把镜子交出来!\黑衣首领厉喝。
\想要?\张凝雪不慌不忙,\那就看看这个。\
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在烛光下展开。沈明轩凑近一看,竟是一份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太医院张凝雪为镜军指挥使,督办......\
\镜军指挥使?\黑衣首领冷笑,\好大的官职!可惜......\
他话音未落,手中寒光一闪,一支暗器破空而来!
沈明轩眼疾手快,挥袖击落暗器。定睛一看,是一枚铜钱,上面赫然刻着\辰\字。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你们是天机阁的人,但却不是为了燕王办事,而是......\
\聪明。\黑衣首领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略显沧桑的面容,\在下李长青,奉旨调查镜案。\
\镜案?\沈明轩心中一动,\是指正德九年那起丹药案?\
\不止。\张凝雪接口,\那起案件只是个开始。真正的秘密......\
她从镜子背面摸索几下,突然\咔嗒\一声,镜面竟然裂开,露出里面的夹层!
夹层中藏着一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画着复杂的天文图案,还有密密麻麻的天干地支符号。
\这是......\沈明轩仔细辨认,\古代的星象图?\
\不,是藏宝图。\周廷说,\一份指向皇陵秘密的藏宝图。\
\轰!\突然一声巨响,水月庵的大门被撞开。
只见一队人马冲入,为首的赫然是张若兰!
\姐姐!\她看向张凝雪,\终于找到你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局势更加复杂。沈明轩注意到张若兰腰间挂着一块玉佩,正是此前在天妃宫见过的那块。
\妹妹。\张凝雪叹了口气,\你还是来了。\
\我必须来。\张若兰正色道,\因为我知道真相。那面镜子里藏着的,不只是皇陵的秘密,还有......\
\住口!\李长青突然喝止,\有些事,不是你该知道的。\
\那我该知道吗?\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踱步而来。他手持拂尘,面带微笑,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威严。
\道长!\张凝雪和张若兰同时行礼。
沈明轩心中一动。这位道长的出现,让他想起一个重要史实:正德年间确实有一位神秘的道士,据说精通星象,曾为皇室保管重要密旨。
\贫道茅光远。\老道自我介绍,\奉旨掌管天机阁二十余载。\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变了脸色。天机阁的掌阁之人,地位堪比内阁大学士。
\既然道长来了......\李长青躬身行礼,\想必已经有了定夺?\
\天机玄妙,各安其位。\茅光远捋须微笑,\今日月色正好,不如让我们先看看这面明镜的秘密?\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香炉,点燃了一柱香。
淡淡的檀香飘散开来,沈明轩却从中嗅出一丝不寻常——这香料中似乎加入了某种特殊的成分。
\沈师爷。\老道突然看向他,\你精通医术,可知这香料的来历?\
沈明轩仔细嗅闻香气,凭借现代医学知识分析:
- 有檀香的基调
- 混入了曼陀罗的成分
- 还有一丝龙涎香的气息
- 最特别的是那一缕若有若无的异香
\这是......\他眼睛一亮,\波斯的'照心香'?\
\妙哉!\茅光远赞叹,\果然见多识广。不错,这正是当年波斯进贡的奇香,据说能让人说出心中所想。\
\所以道长是想......\张凝雪若有所悟。
\不错。\老道点头,\既然明镜能照见人心,不如我们今晚就来个真心相对如何?\
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沈明轩注意到众人的表情都变得恍惚起来。但他因为经过现代医学训练,对这类药物有一定抵抗力。
\我开始吧。\茅光远轻声道,\正德九年的丹药案,其实是一场局。\
\什么局?\李长青下意识问道。
\一场验证血脉的局。\老道叹息,\那份密旨里记载,先帝留下一个秘密:皇室血脉可能出现断层。\
此言一出,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所以那面镜子......\张凝雪喃喃道。
\能照见真假血脉。\茅光远点头,\镜中藏着一份验血的秘方,是波斯进贡的独门技术。\
沈明轩心中一动。作为现代法医,他太清楚血液检测的重要性。没想到古代波斯就有这种技术!
就在这时,月光突然被云层遮住。庭院陷入一片昏暗。
\不好!\李长青突然喝道,\有人......\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至,正中他手中的信函!
\保护密旨!\张凝雪大喊。
混乱中,沈明轩注意到暗处有个人影闪过,手中似乎抓着什么发光的东西。定睛一看,赫然是明镜的另一半!
\站住!\他追了上去。
那人身手极为矫健,在房梁间来回腾挪。沈明轩凭借现代特种兵的训练紧追不舍。
突然,那人一个转身,月光下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你!\沈明轩惊呼。
来人正是当日在天妃宫失踪的主审官!
\后生可畏。\老者苦笑,\不过有些秘密,还是让它永远沉睡比较好。\
说着,他取出一个小瓶,作势要往嘴里倒。
\且慢!\沈明轩急道,\你知道张凝雪为什么会死吗?\
老者手一抖:\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在她的尸体上发现了一个特殊记号。\沈明轩步步紧逼,\那是用波斯的独门药水写的,只有在特定的光线下才能看见。\
\什么记号?\老者的声音略微发颤。
\一个'燕'字,还有半个'明'字。\沈明轩缓缓道,\正好和你手中那半面镜子上的文字相对应。\
老者面色大变:\你是说......\
\张凝雪发现了真相,但她没有说出来,而是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留下线索。\沈明轩继续说,\她用了波斯的'永生墨',那种只有在明镜照射下才能显现的特殊墨水。\
\原来如此......\老者苦笑,\难怪她临死前一直说'镜光所至,真相自显'。\
就在这时,月光重现。
照射在老者手中的半面镜子上,突然显现出一行淡淡的字迹:
\血脉有误,非关先帝。真相在燕......\
\这就是张凝雪用命换来的秘密?\沈明轩问。
\不。\老者摇头,\这只是开始。真正的秘密......\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
\不好!\沈明轩心中一凛,\张若兰!\
赶回庭院,只见张若兰倒在地上,胸口中了一箭。而茅光远和李长青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
\妹妹!\张凝雪扑过去。
\姐姐......\张若兰虚弱地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姐姐要这么做了。那个预言......\
\别说了!\张凝雪急道。
但张若兰却坚持道:\七月十五,不只是个日期,还是一个地点。那天的月亮,会照在皇陵的......\
她的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沈明轩赶紧查看,发现箭上淬了毒。这种毒药他在现代见过——是波斯的\红莲毒\,无药可解。
\你早就知道会有今天,对吗?\他看向张凝雪。
\是。\张凝雪擦去眼泪,\从姐姐查到那个秘密开始,我们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此时,周廷从暗处走出:\所以,你故意设局,就是为了......\
\为了找到真相。\张凝雪取出一块玉佩,\这是姐姐留给我的最后线索。\
沈明轩接过玉佩,只见背面刻着几个小字:
\七月望月,燕王南墓。真相在地宫,血证在明镜。\
\这就是为什么燕王府对这件事如此关注?\他若有所思。
\不止。\周廷说,\最关键的是,七月十五那天,会有一个天象奇观。\
\什么天象?\
\日月同辉。\老者突然开口,\那是验证血脉的最佳时机。\
就在这时,一阵钟声远远传来。子夜已至。
\时候到了。\张凝雪站起身,\沈师爷,从今天起,你就是明镜组织的一员。这是我们的信物。\
她递过来一块铜牌,上面刻着\明镜高悬,照破天机\八个小字。
沈明轩接过铜牌,心中却想起历史上记载的另一件事:正德十五年七月十五,确实发生过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而那件事,最后竟然改变了整个明朝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