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棘圜志 > 第1章 意外穿越(上)

第1章 意外穿越(上)

正德十二年,二月十八。

苏州府,阊门外。

\死亡时间约在36小时前,尸体呈典型溺水特征。颈部有长3.5厘米、宽1.2厘米的表皮擦伤,创口新鲜,应为死前所致......\

沈明轩站在京城第三医院解剖室内,手术灯的冷光下,一具溺水女尸安静地躺在不锈钢解剖台上。作为法医科主任,这样的案件他已经处理过无数次。

检验台上整齐摆放着他最常用的工具:显微镜、采样器、化学试剂、dNA提取装置......二十年的法医生涯,让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重视。

\李主任,这份报告......\

助手的话还未说完,突然间刺目的白光笼罩了整个解剖室。沈明轩只觉天旋地转,下意识抓住了放在身边的专业背包——那是他特制的便携式检验箱,装有各种微型检验设备和试剂。

\咚!\

剧痛传来,他发现自己竟跌坐在一条陌生的青石板小巷中。浑身的疼痛提醒他这不是梦境。潮湿的青苔气息、混着晨露的泥土芬芳,还有空气中飘荡的桐油和烟火气......这些味道,让他想起在博物馆看到的明代场景复原。

\不会吧......\

他摸了摸身上的衣服,入手是粗麻布的质感。低头一看,原本的白大褂不知何时变成了一袭青衫儒袍。

更奇怪的是,脑海中突然多出了一些陌生的记忆:吴县教谕沈明轩,字子瑜,寒门学子,擅诗文,通医理......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与他的现代意识逐渐交融。

\竟然真的穿越了?\他苦笑,\而且还是到了明朝?\

正想理清头绪,背包中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快速清点了一下:改良版便携显微镜、微型化学检验包、特制手术器械、采样工具、急救药品......所有现代装备一样不缺。

\倒是意外之喜......\

\让开!让开!府衙办案!\

一阵喧哗打断了他的思绪。几名身着衙役服饰的人匆匆跑过,抬着一具用蓝布盖着的尸体。这场景让他想起《洗冤集览》中描述的验尸场景。

职业本能让他多看了两眼。透过晃动的蓝布缝隙,死者的手指露出一角,呈现出异常的深紫色。这种颜色他再熟悉不过——重金属中毒的典型症状。

二十年法医生涯处理过的类似案例浮现在脑海:2012年某化工厂铊中毒案、2015年苏州老人汞中毒案、2018年......等等案例都有类似特征。

\在明代,这种重金属中毒很可能和丹药有关。\他暗自推测。《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不少含重金属的丹药配方。

\这位先生,请留步。\

清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沈明轩转身,看到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官员。绯色官服、银鱼袋,县丞的标配装扮。

\在下吴县县丞沈良,适才见先生对这具尸体似有兴趣?\

沈明轩心中警觉。作为法医,他太清楚在案发现场表现异常会引起怎样的注意。更何况在这个明代,百姓见到命案现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绕道而行。

他迅速梳理了一下记忆中的官场规矩。清了清嗓子,拱手道:\下官乃吴县教谕,适才见死者症状特异,一时技痒,多看了两眼。\

\哦?\沈良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教谕先生既然觉得特异,不知可否详述?\

沈明轩暗自盘算。从职业角度,他能看出很多细节:指甲深紫——典型的重金属沉积;面部浮肿——可能是长期服用含金属药物导致的肾功能损伤;但这些现代医学术语显然不能直接说出。

\死者指甲呈深紫色,面部浮肿。若只是寻常溺毙,不该如此。\他谨慎地说,\《洗冤集览》有云:'溺死者,面色青紫,四肢柔软'。此尸明显不符。\

提到这本验尸经典,沈良眼前一亮:\先生竟然读过《洗冤集览》?\

\略有涉猎。\沈明轩谦虚道。他不能说自己不仅读过,还在现代做过相关研究。这本宋代的法医着作,某些方面的见解放在现代依然有其价值。

\先生好眼力!\沈良神色一振,\此案确实蹊跷。死者乃城南盐商赵家小娘子,三日前在后院水井中发现。家人言其投井自尽,但仵作也说情况异常,只是说不出所以然。\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大人!不好了!赵家大爷也死了!同样是井中溺毙!\

沈良面色一变:\先生既然通晓验尸之术,不知可愿随我一同前往赵府查看?\

沈明轩略一沉吟。他的现代法医经验告诉他,这绝不是简单的溺亡案件。两起相似的死亡案件在同一位置发生,背后必有隐情。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身份来站稳脚跟。现代法医的专业素养或许能在这个时代派上大用场。

\善。\

跟随沈良穿过苏州城的街巷,沈明轩暗自观察着这座他只在史料中读到过的城市。石板路两旁,早市已经开始热闹。粉墙黛瓦间,茶肆酒楼的幌子迎风招展,各色铺面也都打开了门板。

\这里是阊门地段......\他回忆着明代苏州城的格局。作为江南重镇,这座城市在正德年间正处于鼎盛时期。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开始显现。

一个算命摊前围着几个人,隐约传来\燕王\、\夺位\的只言片语。沈明轩心中一动,这是正德末年动荡的征兆。历史上的正德帝在位十六年,荒淫无度,最后暴毙,由其堂弟即位,史称嘉靖帝。

\时局要变了啊......\他暗自思忖。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现在,还是眼前的命案更重要。

背包里的现代设备让他心安。虽然一些大型仪器用不了,但这些便携式的检验工具足以应付大多数案件。关键是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使用这些\黑科技\。

\到了。\沈良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面前是一座富贾大宅,朱漆大门上的门环已经被人擦拭得锃亮。这就是赵府了。

沈明轩深吸一口气。二十年的法医生涯告诉他,每一具尸体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在这个法医学尚不发达的时代,他的专业知识或许能帮助更多的人伸张正义。

春日的阳光穿透薄雾,映照在青石板路上。朱漆大门正在缓缓打开,一个新的案件,一段新的人生,就此展开。

门子引着二人进入赵府。穿过抄手游廊,沈明轩暗自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富贾大宅格局讲究,院落错落有致。但此刻,这座宅院却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大人,仵作已经在后院等着了。\门子低声禀报。

沈明轩注意到,按明代的司法程序,命案验尸必须由仵作、书手、衙役三方在场。书手负责记录,衙役维持秩序,而仵作则是实际的验尸人员。

后院一口水井边,搭起了临时验尸棚。这是明代验尸的标准配置:四根竹竿支起的棚子,上覆蓝布,为的是遮挡风雨,也避免闲杂人等围观。

\大人,小的刚查验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仵作迎上来,\和三日前赵小娘子一般,都是投井而亡。只是......\

沈明轩看着老仵作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了然。二十年法医经验让他深知,第一线的验尸人员往往有着敏锐的直觉。

\让我看看。\

衙役将尸体从井中捞出,放在验尸台上。沈明轩上前,下意识地想掏出一次性手套,但立刻意识到这个时代没有这东西。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块干净的白绢——这是他早上临时准备的替代品。

\先生这是......\沈良有些好奇。

\验尸之事,讲究洁净。\沈明轩随口解释,同时开始仔细检查尸体。

面色铁青带银灰——典型的汞中毒症状

指甲深紫——重金属长期蓄积的表现

皮肤有细微脱皮——可能是肾功能受损

眼睑浮肿——同样指向中毒症状

但最引起他注意的是死者的手腕处——有一道极其细微的勒痕。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法医,很难发现这个细节。

\有意思......\他暗自沉吟。这道勒痕说明死者生前可能被人制服过。如果是自杀,不应该有这种痕迹。

\怎么样?\沈良在一旁问道。

\大人,容我问一句,赵老爷平日可有服食丹药的习惯?\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都变了。老管家更是慌忙上前:\先生如何得知?\

\从症状判断。\沈明轩不动声色,\而且......\他指了指院中的丹炉,\这炉火怕是经常使用吧?\

管家叹了口气:\老爷这些年确实迷上了炼丹之术,常说要炼制长生不老药。小姐多次劝阻,说这些丹药有害,但老爷不听。\

\大人,能否让我看看赵老爷平日服用的丹药?\

沈良点头示意,管家赶紧带人去取。沈明轩则继续检查尸体,特别是衣物和随身物品。现代法医都知道,这些细节往往藏着重要线索。

不多时,管家捧来一个朱漆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个小瓷瓶,每个瓶上都贴着标签。

沈明轩凑近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丹砂、青盐、轻粉......这些都是含汞的剧毒物质!在现代,这些化合物都被列入剧毒品名录。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匣中还有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丹方。翻看几页,不少配方都出自《抱朴子》、《金丹大要》等道家典籍。

\这丹方......\沈明轩皱眉。如果按照这些配方服用,确实可能导致慢性汞中毒。但两人几乎同时溺亡,未免太过蹊跷。

\大人,此案恐怕......\他正要说话,突然注意到赵老爷的袖口处有一道新鲜的裂痕,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泥土。

这个细节,让他眼前一亮。

\这撕裂......\沈明轩仔细检查袖口。在现代,这种细节往往能提供关键线索。

裂口新鲜,边缘整齐,应该是死前挣扎时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布料内侧粘着一些黑褐色颗粒。他小心取下一粒,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这是......\

\先生可有发现?\沈良凑近问道。

沈明轩没有立即回答。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银针。这是他特制的检验工具,表面涂了一层特殊的化学试剂。

\容我一试。\

他将银针轻轻接触那粒黑褐色颗粒。片刻后,银针表面立即变成了暗灰色。

\果然。\他暗自点头。这是典型的硫化汞反应。在现代实验室,这种简单的化学反应就能初步判断汞的存在。

\先生这是何意?\沈良见他神色凝重,忙问道。

\大人,此案绝非意外。\沈明轩沉声道,\死者虽在井中发现,但恐怕早已中毒。而且......\他指着袖口的裂痕,\这伤痕表明死前曾有激烈挣扎。\

\莫非......\沈良眼神一凛。

\正是。很可能是他杀。\沈明轩压低声音,\凶手应该是位熟悉丹药的人,懂得如何利用汞毒,还能伪装成溺水身亡。\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色大变。老管家更是\噗通\一声跪倒:

\大人明鉴啊!小的、小的想起一事......\

\说!\

\前日,有个道士来访。自称是茅山高人,说要传授老爷炼丹秘术。那道士......\老管家声音颤抖,\那道士说自己有延年益寿的丹方,要价五百两银子。\

\可有接触过丹药?\

\有!那道士现场演示,说要证明丹药效果。老爷和小姐都......\说到这里,老管家突然愣住了,\对了!小姐当时就说那丹药有问题,但老爷不听。后来小姐还特意翻阅《本草纲目》,似乎要查证什么。\

沈明轩心中一动。他记得赵小姐房中确实有一本翻得很旧的《本草纲目》。这本李时珍的医学巨着中,详细记载了各种药材的性质,包括丹砂、青盐等含汞物质的毒性。

\那道士现在何处?\

\走了,说是去城外药铺取药,这两天就回来......\

\大人,建议立即派人盯住城门。\沈明轩正色道,\此人很可能已经携款潜逃。另外......\他看了眼敞开的药匣,\这些丹药最好立即封存。\

\为何?\

\这些都是剧毒之物。\沈明轩解释道,\《本草》有云:'丹砂伤肾,轻粉坏齿'。想必赵小姐就是发现了这一点,才会......\

就在这时,一名小厮匆匆跑来:\大人!城门口来报,发现了那个道士的行踪!\

\在何处?\

\东门外的悦来客栈,不过......\小厮咽了口唾沫,\那道士已经死了,是在店中上吊身亡的。\

\什么!\众人惊呼。

沈明轩却若有所思:\来得及吗......\

\什么来得及?\沈良不解。

\大人,请立即派人守住那具尸体,切勿让任何人靠近。\沈明轩正色道,\我怀疑,这个所谓的'道士',也是个棋子。\

作为法医,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凶手往往会设法制造假象,让案情指向某个替罪羊。而一个死去的\道士\,无疑是最完美的替罪对象。

\还请先生详说。\

\第一,时间太巧。道士刚走不久就死了,显然是有人要封口。\沈明轩分析道,\第二,如果真是道士策划的骗局,他不会选择上吊这种容易被发现的死法。第三......\

他看了眼天色:\从赵老爷死亡到现在,最多不过两个时辰。道士就算知道事情败露,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选择自尽。除非......\

\除非他的死,也是被人安排的。\沈良接过话头,眼中精光闪烁。

\正是。\沈明轩点头,\真正的凶手,想必正在暗中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

话未说完,院中又是一阵骚动。

\大人!大人!\又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在赵小姐的房中,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封未完成的书信,上面写着:\父亲,孩儿查证,此丹方乃是......\后面的字迹戛然而止。沈明轩仔细看着这封信,眼神渐渐锐利。二十年的法医生涯告诉他,真相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还有一本被仔细收藏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药材特性和验证记录。沈明轩翻看几页,不由暗暗点头——这些记录专业而系统,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医学认知。

\赵小姐似乎在进行某种研究......\他一边翻看,一边沉吟。笔记中不仅有《本草纲目》的相关摘抄,还有许多实验记录:

丹砂溶于醋后的变化

各类金属化合物的特性

不同药材组合的反应

服用者的症状观察

\这些记录......\沈明轩眼前一亮。作为现代法医,他立刻认出这是一份系统的毒理研究笔记。赵小姐显然发现了什么,而这个发现可能威胁到了某些人。

\先生可有发现?\沈良在旁问道。

\大人,此案怕是牵涉到一个更大的秘密。\沈明轩合上笔记,\赵小姐不是简单的受害者,她可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他指着笔记中的一页:\这里记录的是各类丹药的配方和效果。赵小姐不仅在研究这些丹药的毒性,更像是在调查......\

话未说完,突然一阵风吹来,掀起笔记的几页。沈明轩瞥见其中一页上写着:\城中多家药铺,皆有类似丹方售卖,恐非偶然......\

\原来如此!\他猛然想通了什么。在现代,这种案件他也遇到过:表面看是单纯的医疗事故或服药意外,实际背后往往牵涉到有组织的犯罪。

\大人,请速查城中各大药铺的丹药来源。\他正色道,\尤其是那些专门售卖延年益寿丹药的铺子。恐怕赵家父女,只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例。\

沈良若有所思:\先生的意思是......\

\这很可能是一个有组织的骗局。\沈明轩压低声音,\利用富贵人家求仙问道的心理,销售掺杂剧毒的伪劣丹药。赵小姐可能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

\大人,此案还有一个重要疑点。\他沉声道。

\哦?\

\既然是投井自尽,为何两人会在同一口井中?\他指着水井,\按理说,发现第一起溺亡后,这口井应该已经被封禁了才对。\

沈良眼前一亮:\先生的意思是......\

\要查的,不仅是那个道士。\沈明轩意味深长地说,\府上,恐怕也有帮凶。\

这句话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

远处传来寺庙的晨钟声,惊起一群栖息在赵府屋脊的白鸽。新的一天开始了,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溺亡案件,也将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先生可有具体怀疑对象?\沈良压低声音问道。

沈明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水井边仔细观察。作为法医,他习惯从现场的每个细节推理。

井口很窄,直径不过三尺。井壁用青砖砌成,长满青苔。他注意到距离水面约一丈处的井壁上,有几处青苔被蹭掉的痕迹,而且......

\有绳索摩擦的痕迹。\他指着井壁上一道新鲜的刮痕,\而且......\他俯身查看井栏,\这里有人为打磨的痕迹,应该是为了方便绳索滑动。\

在现代,这种细节都是重要的物证。任何人为改动的痕迹,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

\这说明什么?\

\说明凶手早有准备。\沈明轩正色道,\他们选择水井作案,不仅是为了伪装成自尽,更是为了掩盖尸体上的其他痕迹。水能冲散许多证据。\

二十年法医生涯,他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水淹案件总是最难破获的,因为很多关键证据都会被破坏。

\那先前提到的帮凶......\

\大人请看。\沈明轩指着井口周围,\抛尸需要相当的力气,尤其是赵老爷的体型。光靠一个道士,很难完成。而且......\

他走到赵老爷尸体旁,指着死者的手腕:\这里有绳索勒痕,说明死者生前被制服过。一个人很难完成这种捆绑。\

这时,老仵作突然开口:\大人,小老儿还发现一事。赵老爷的衣服......\

\是湿了两次。\沈明轩接过话头。他早就注意到死者衣物的特殊褶皱——这是布料被打湿后又半干再次浸水的典型特征。

在现代法医学中,这种细节常被用来判断溺水是否为第一致死原因。

老仵作惊讶地看着他:\先生如何知晓?\

\这些褶皱的方向不一致。\沈明轩解释道,\说明衣物经历了两次浸湿。第一次可能是服毒后的挣扎,第二次才是投入井中。\

\这么说,凶手是......\

\很可能就在府中。\沈明轩环视四周,\而且对赵家的情况非常熟悉。他知道赵老爷炼丹的习惯,知道这口井的位置,更知道如何让一切看起来像是意外。\

此话一出,院中众人的脸色更加难看。不少仆役开始互相打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先生的意思是?\沈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大人,此案可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沈明轩站起身,\建议先查一查府上近期可有外人来访,尤其是......\他看了眼那些丹药,\贩卖丹药材料的商人。\

就在这时,院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叫:\不好了!管家晕倒了!\

沈明轩和沈良对视一眼,快步跑去。只见老管家倒在地上,面色发青,痉挛抽搐,症状与赵家父女极其相似。

\有人要灭口!\沈明轩一边检查老管家的症状,一边迅速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大人,请速派人去请大夫,同时......\

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电:\所有人都别动!凶手就在我们中间!\

这一声断喝,让院中众人皆是一震。几个仆役面露惶恐,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小厮——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沈明轩敏锐地注意到这个细节。二十年法医生涯,让他对这种细微的异常格外敏感。他正要说话,那小厮突然撒腿就跑。

\拦住他!\

衙役们还未反应过来,小厮已经窜到院墙边,正要翻越。但他刚刚攀上墙头,突然身子一僵,直挺挺地栽了下来。

\中毒!\沈明轩快步上前查看,\和管家一样的症状。看来......\

他抬头看向赵府深处,神色凝重:\这案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远处晨钟响起,惊起一群栖息在赵府屋脊的白鸽。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溺亡案件,正逐渐揭开它惊心动魄的面纱。

\先保护现场!\沈明轩一边给管家服用解毒药物,一边快速安排,\请大人立即封锁赵府,所有人都不准离开。同时......\

他看了眼昏迷的小厮:\给这位也服下同样的药。\

\先生这是......\沈良有些诧异。

\解毒丸。\沈明轩含糊道。这其实是他从现代带来的活性炭制剂,对多数金属中毒都有效果。但在这个时代,只能称作\解毒丸\了。

处理完两位中毒者,他开始仔细审视案情。作为法医,他习惯从整体上分析案件:

第一,时间线诡异:

赵小姐三日前溺亡

赵老爷今晨身亡

道士同时暴毙

管家和小厮中毒

\这些事件的时间安排太过刻意。\他暗忖,\像是在按照某个计划进行。\

第二,作案手法专业:

利用丹药慢性中毒

伪造溺水现场

制造替罪证据

有组织的灭口

这让他想起现代某些大型医疗诈骗案。犯罪者往往会精心设计一整套骗局,从药品销售到事故处理,每个环节都极其专业。

\大人,您说这赵家在城中是什么样的人家?\他突然问道。

\赵家是城南大族,专营盐业。\沈良答道,\近些年因盐税改制,生意越发红火。不过......\

\不过什么?\

\有传言说他们和私盐贩子有染。\沈良压低声音,\但一直查不出证据。\

这个信息让沈明轩眼前一亮。私盐犯罪在明代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涉及到庞大的利益网络。

他快步走到赵小姐的房间,开始仔细搜查。在现代,命案现场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藏有关键线索。

果然,在书架的夹层中,他发现了一本暗记:

各地药材价格变动

商队往来记录

可疑商人名单

几处秘密仓库地点

\这不是单纯的毒理研究笔记......\他的眼神越发锐利,\赵小姐是在调查一个完整的犯罪网络!\

正想深入研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大人!城中又有人报案,说家中老父也是服食丹药后暴毙!\

\什么!在何处?\

\城西张家,死者是个退隐盐商......\

沈明轩和沈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案子正在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管家悠悠转醒:\大人......\

\老张,你可还记得是谁给你下的毒?\

管家艰难地摇摇头:\小的、小的只记得喝了茶,然后就......\

\茶?\沈明轩立刻抓住这个细节,\谁给你的茶?\

\是、是......\管家突然瞪大眼睛,看向院中某处,全身开始剧烈颤抖。

沈明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小丫鬟正要偷偷溜走。

\拦住她!\但已经晚了,小丫鬟一转眼就不见了。

\果然还有其他人......\沈明轩眯起眼睛。这个案子就像一个套娃,每揭开一层,都会发现新的秘密。

他回到赵小姐的房间,再次仔细检查那本暗记。突然,一个隐藏的符号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

那是一个用特殊墨水写就的符号,若隐若现。沈明轩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墨水的特性和他在现代见过的隐形显影技术类似。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小瓶醋,轻轻涂抹在符号上。果然,字迹逐渐显现:

\东门外观音庵后院枯井,月圆夜分,盐商聚会......\

\原来如此!\沈明轩恍然大悟。这哪里是什么丹药买卖,分明是一个庞大的地下交易网络!

\大人,\他转向沈良,\赵小姐的死,恐怕和盐税改革有关。\

\此话怎讲?\

\您想,正德年间盐政改革,私盐贩子损失惨重。但有些盐商不但没受影响,反而越发富裕。为何?\

沈良若有所思:\因为他们和私盐集团勾结?\

\正是。\沈明轩指着暗记,\赵小姐发现,这些所谓的'丹药',其实是他们联络的暗号。每种丹方代表不同的交易内容。\

这让他想起现代某些贩毒集团,也常用特制药品作为联络暗号。

\而赵老爷......\

\很可能就是这个网络的重要一环。\沈明轩分析道,\他沉迷丹道,正好给了他们机会。那些所谓的道士,都是联络人。\

说到这里,他的法医直觉突然提醒他一件事:\大人,城门口那个'道士'的尸体,可否让我再查看一番?\

\这......\

\此事紧急。如果我的推测没错,那具尸体上肯定还藏有重要线索。\

沈良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我立即安排。\

就在这时,那个中毒的小厮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然后断断续续地说:\大、大人......那丫头......她是......\

\她是什么?\

\她是......东厂的......\话未说完,小厮又晕了过去。

\东厂!\沈良脸色大变。

沈明轩却露出了一丝苦笑。他当然知道东厂是什么。作为明代最强大的特务机构,东厂的介入意味着这个案子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起普通的命案范畴。

\这就说得通了......\他喃喃自语。难怪那个小丫鬟身手如此敏捷,原来是东厂的密探。

正思索间,突然听到外院传来一阵马蹄声。

\大人!\一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燕王府来人了!说是要调查此案!\

\什么!\沈良彻底变了脸色。

沈明轩却早有预料。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太清楚正德十二年意味着什么——这正是燕王朱厚熜谋划夺位的关键时期。

\看来,这盐税案背后,还有更大的秘密......\他心中暗忖。这些盐商的地下交易网络,会不会和燕王的政治图谋有关?

他看了看赵小姐的暗记,又想起那个消失的小丫鬟。似乎有个更大的谜团正在浮现——这已经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谋杀案,而是一个关乎国运的惊天阴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