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要不要送娃去读书
第7章 要不要送娃去读书
回去以后,高霖就赶紧找到自己的便宜父亲高经述。
“父亲大人,您这边给社学安排的两个账房先生给我用一下。”
听到高霖的要求,高经述一脸的不解。
“怎么,难道吾儿是要做生意?”
高霖咳嗽了一声,赶紧解释道:“并不是的,主要是我编了一本算学教材。不是说好要让账房先生去社学担任算学先生么,所以我要将教材里面的一些知识点跟他们先讲一讲。”
听完了高霖的解释后,高经述想起了之前的商议。于是马上让管家高虎去叫了两个账房过来。
“老爷,两位账房先生已经带到了。”
“见过老爷。”
两位账房先生行完礼后,高经述就示意他们先坐。等婢女上完茶后说道:“今天请俩位先生来,是有件事情需要跟俩位沟通一下。”
俩位账房以为是自己工作里出现了什么错误惹得老爷不满了,赶紧把身子坐直了。
高经述见他们会错意了,赶紧补充道:“先生们不要紧张,是这样的。我这边打算办个社学,需要两位算学先生。于是我这边想让俩位先生来担任,到时候月俸这边会跟你们涨到每月十五俩纹银。”
在一旁的高霖听见这话暗自的吐了个舌头,父亲这套拿钱砸人的手法怎么那么眼熟。
两位账房先生一听这个价格马上就同意了去社学这边担任算学先生的调动,账房先生和算学先生虽然只有俩个字的差别,但是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简直可以说是云泥之别。而且月俸还翻了一倍,可以说里子面子都有了。
这时一旁的高霖也将自己编纂的教材拿了出来,让俩人过目。
起初两位先生还是看在高霖是少爷的面子打算敷衍一下,但是当高霖给他们讲述完阿拉伯数字的妙用后,经常接触数字的他们马上就意识到不同的意义。
在历史的进程中阿拉伯数字因其“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的特点成为了日后通用的数学语言。其实在这个时候阿拉伯数字已经开始传入了华夏,只是一直没有被重视。
现在两个账房先生在经过高霖的讲解后,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就在高霖在给俩位未来的算学先生普及阿拉伯数字的时候,在舒尔布的安排下,东麓周围的村庄都接到了社学要在他们这里免费招生的消息。
“听说了么?六婶。前两天有富户来村子里找老人商量招生的事情,说东麓那边要办个社学。”
被叫六婶的夫人狠狠地拿木棍打着衣服回道;“嗨,哪有这种好事,还不是变着法的从咱们这里骗粮食。”
碧云寺下的一个村落里,几个在小溪旁洗衣服的女子开始了日常的闲聊。
“六婶,这您就说错了。我家那汉子那天就在老人家里,正好听见这事。”一个稍微年轻点的妇人站了出来,见其他人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后又接着道:“我家汉子说了,那富户还真要办社学。据他说还不收束修,管两餐呢。能免费读三年。”
“还有这好事?”
“真的假的?”
一听免费还管饭,几个妇人赶紧挤了过来。
“当然是真的,我家那汉子说老人们准备商议一下,现在正在齐老家开会呢。”
齐老家
几个年迈的老人正围坐在一个小院子里,也在讨论此事。
“刘三,你好好说说那个富户咋说的。”齐老拿着陶壶给在坐的几位填满水后,坐在中间朝着一个年纪比他还要大几岁的老头说道。
刘三就是前几天接待舒尔布的老人,那天舒尔布来招生时提出来的优厚待遇让他以为是遇到的骗子。但是第二天他派自己儿子去东麓看了一眼,竟然真有人开始建筑起了草棚。
“有社学来村子里招生的事情,在坐的几位我想都听说了。”刘三抿了抿嘴唇,依然有些不相信的接着道:“事情是这样的,前天来个色目人的老爷说咱村子西边要开个社学,想问问咱们村子里有没有孩子能送去,他们不收束修还管一日两餐的饭食。我起初以为是骗子,这驴日的色目人啥时候这么好心了。”
说到这里,刘三爷还露出一副凶恶的神情。好像他和舒尔布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样,然后他又接着道:“后来我派儿子去他们说办社学的地方打听了一下,我儿子跟我说其实是个汉家老爷要办社学,只不过让那个色目人帮忙招下生员。昨天我儿去的时候,那汉家老爷已经带人开始搭起草棚。”
几位老人听刘三爷费劲的把事情说清楚后,小院的主人齐老道:“既然是汉家老爷办的社学,那我同意叫村里的娃儿们去。人家既然不收束修,还管饭。这上赶着的好事哪里去找去。”
“可是村里有的人家还需要人手耕地啊。”一个老人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齐老一听这话不满了:“什么话,咱这个村子里谁家有那么多地耕不完的。还需要孩子下地,难道打算让孩子们当一辈子泥腿子么?”
“就是就是。”
“实在忙不过来,咱们出面让各家互相帮衬一下就行了。万万不能耽误孩子们读书啊。”
其他几个老人也附议道。
“就这么定了,有孩子的人家必须安排一个孩子去社学读书。刘三,到时候你再让伱儿子去找一下那个办学的老爷,问问我们村里多派点孩子去社学行不行。”
齐老一下子把这事拍板了,作为村子里最有名望的耆老,他一言而决的将此事决断了下来。
于此同时,附近一个徐达建立的军户屯田点的村落里,同样的也在因为社学来招生的事情而烦恼的。
这个屯田点中的村民大多都是属籍军户,刚刚从山西被迁移过来的他们不光要耕地,还要应一些军差。
是否送孩子去社学读书,在这里争吵的更为激烈。
“咳咳。”一个而是二十几岁的粗壮汉子一阵咳嗽打断了人群的争吵。史华川是这个屯田点的百户,虽然并不是军中的实职,但是在这个屯田点里他却拥有着绝对权力。
史华川见众人停止了争吵,大声的说道:“在座的都知道,我这个百户是如何来的。不就是因为俺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能认识半本论语嘛”
说着他还自豪的看了看其他人,能认识半本论语的字。读懂上官的发来的文书,可以说他在这群迁徙过来的军户中已经是个文化人了。
只见他接着说:“既然人家能免费的让咱孩子识字,那咱就要接着人家的好意。当年俺上私塾时,俺的老父亲几乎可是掏空了家里的积蓄。”
说到这里,史华川的眼睛有些红了。他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要不是因为战乱自己的老父亲可能还活着。
“史百户,您说的我们都懂。但是咱们还需要上交军粮,要是将让年轻人都去社学的话,我们交不上定量的军粮会获罪的。”
史华川也是苦恼起来,确实这个问题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
“这样吧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七岁以下的孩子,再大点的就跟着继续种田吧。”
史华川找了个折中的办法提议道。
剩下的人觉得这个提议也行,毕竟这些岁数小的孩子在家里帮不了什么忙。反而是调皮捣蛋的总给他们添乱,正好可以送去社学,让先生替他们管教下。
像这样的商议下情景,在社学招收学子村落里皆有发生。有的经过众人商议开始统计上学的孩子的名单,有的则是吵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只能等等看。
“少爷,你以后肯定会比老爷还要厉害。”
在去往东麓的马车里,唤儿洋溢着清纯的目光看着高霖道。
高霖闻言放下手中书籍,朝唤儿一笑:“何以见得呢?”
唤儿一副理所当然得说道:“昨天我听家里的老人讲,老爷原来当过前朝的朝散大夫,四品的官身呢。少爷年纪轻轻就编了书,是个文曲星。以后肯定比老爷更有出息,一定能得个朝廷的二品官身。”
高霖可没小丫头这么乐观,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道:“少爷不想当官,还有你家老爷那个官身是花钱买的。”
唤儿一时间有些懵,高霖的话对她的冲击有些大。在她脑海里当官的可都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怎么还能花钱买呢?
“少爷,我们到了。”
马车停下后,高初九朝车内说道。
高霖先下了车后,唤儿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本来高霖打算扶她一把的,但是小丫头给拒绝了。
哪里有丫鬟需要被少爷搀扶的道理,小丫头的这个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那是什么人?”
下车后,高霖本来想先看看搭草棚的工地在哪里,但是不远处一些同样色调衣服的大汉吸引了他的目光。
高初九闻言看了一眼,朝高霖解释道:“回禀少爷,看衣服的色调和样式应该是军户。”
“军户?他们来这里干嘛。”
高霖开始好奇起来。
见没有人回答自己,高霖反应过来。唤儿和初九俩人这几天都陪着自己,问他们他们自然也不知道。
“走,过去看看。”
求票票,50张票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