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表面臣服暗蓄力,持续关注不放松
藩镇在李轩的恩威并施下,虽暂时表示臣服,但朝堂上下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李轩深知,藩镇割据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其内心的抗拒与野心绝非轻易就能消除。因此,在藩镇表面归顺的这段日子里,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始终密切关注着各地藩镇的一举一动。
李轩在皇宫内的密室中,召集了最为信任的密探首领。密室里烛光摇曳,气氛凝重。李轩目光如炬,紧盯着密探首领说道:“藩镇如今虽未再有大的动作,但他们的心思朕再清楚不过。你们务必加派人手,深入藩镇内部,打探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暗中的行动,哪怕是一丝风吹草动,都要及时汇报。”
密探首领跪地领命,神色坚定:“陛下放心,卑职定会竭尽全力,让藩镇的一切动向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
在幽州藩镇,节度使刘猛表面上积极配合朝廷的改革政令,按时上缴赋税,还时常向朝廷汇报藩镇的情况,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然而,在节度使府的密室中,他却与心腹幕僚们商议着如何暗中扩充实力。
“朝廷虽给了些贸易优惠,但这不过是想稳住我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壮大自己。” 刘猛眉头紧皱,一脸不甘地说道。
一位幕僚凑上前,低声道:“大人,我们可以暗中招募流民,将他们编入军队。同时,以修缮城墙为名,大量购置兵器甲胄,储备物资。”
刘猛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此事要做得隐秘,绝不能让朝廷察觉。一旦我们实力足够,便可与朝廷一争高下。”
而在扬州藩镇,节度使赵宏同样在暗中动作。他利用扬州商业发达的优势,与各地商贾勾结,通过虚报贸易额,截留了大量税款。这些钱财被他暗中用于组建一支精锐的私人武装。
“这些朝廷的官员,只看到表面的繁荣,却不知我们在背后早已做好准备。等时机成熟,定要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 赵宏得意洋洋地对亲信说道。
然而,藩镇的这些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李轩的眼线。密探们通过各种渠道,将藩镇暗中蓄力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朝廷。李轩得知后,心中怒火中烧,但他明白,此时还不是与藩镇彻底决裂的时候。
“陛下,幽州藩镇和扬州藩镇都在暗中扩充实力,其他藩镇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动,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宰相忧心忡忡地向李轩汇报。
李轩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军事威慑,让藩镇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要从内部瓦解他们的联盟。”
于是,李轩下令在藩镇周边的军事演习更加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军队整齐的步伐、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藩镇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朝廷再次派遣使者前往藩镇,表面上是慰问,实则是进一步试探藩镇的态度。
使者来到幽州藩镇,对刘猛说道:“节度使,陛下对您的配合十分满意。但近日听闻一些流言,说幽州藩镇在暗中招募流民,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刘猛心中一惊,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大人这是从何说起?我刘猛一心为朝廷效力,怎会做出此等事情。定是有人故意造谣,企图破坏我与朝廷的关系。”
使者微微一笑:“如此便好。陛下对节度使寄予厚望,希望节度使能继续保持,莫要辜负陛下的信任。”
在扬州藩镇,使者则直接点明了赵宏截留税款的事情:“赵节度使,扬州商业繁荣,税收却有所减少,这其中缘由,还望节度使能给朝廷一个合理的解释。”
赵宏脸色微变,连忙解释道:“这是近期商业波动所致,并非我有意为之。我定会加强管理,确保税收足额上缴。”
除了这些,李轩还指示密探在藩镇内部制造矛盾,分化他们的势力。密探们故意散布谣言,挑起藩镇将领之间的争斗,让他们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对抗朝廷。
在一次藩镇将领的聚会上,一位将领突然发难:“听说你暗中与朝廷勾结,出卖我们藩镇的利益,可有此事?”
另一位将领顿时怒目圆睁:“你休要血口喷人!我对藩镇忠心耿耿,倒是你,最近与朝廷使者来往密切,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两人越吵越激烈,几乎要大打出手。其他将领见状,纷纷上前劝阻,但心中也开始对彼此产生了怀疑。
随着朝廷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藩镇内部人心惶惶,联盟逐渐出现裂痕。虽然他们仍在暗中蓄力,但行动却变得更加谨慎。李轩深知,这只是解决藩镇问题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藩镇问题一日不彻底解决,大唐就一日不得安宁。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断完善策略,直到藩镇真正成为大唐稳固的一部分。” 李轩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道。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轩将继续带领大唐,在这场与藩镇的博弈中寻找破局之法。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大唐的长治久安,让大唐的盛世更加辉煌。而大唐的命运,也在这场持续的较量中,悄然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