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理发店老板
因为林梦溪还在暑假过程中,9月才开学,虽然根本不用别人看着,他自己看书学习刷题下棋,“玩”的不亦乐乎,不过林若妍还是要以家长身份陪着儿子在家里窝着才踏实。
在现实世界里,工作多年后都会有固定的带薪年假,她只见别人在孩子寒暑假的时候请年假休息陪娃,她自己从来没敢请过假。如今自己当老板,三天两头十天半个月不出现在公司,似乎也没人说什么,何必天天去上班。
公司有了oA系统就是好,那些批款的签章,都网络上就能做。哪怕公司也就车程五分钟,她也不想过去。自己本来也没啥事,能做的简单公务在家都可以做,跑去公司,让员工们一阵紧张,那不是反而破坏了人家快乐工作的氛围么?
林若妍哪里知道,正是她这种不规律的出勤,让员工们每天都不敢松懈,谁也不知道林总什么时候、几点钟就会出现在办公室。身为员工若是在工作时间段里吃喝玩乐健身啥的,那怎么说得过去?一般情况大家都是加个班,再享受公司内的休闲才有底气。
进入八月,天气越来越热了,小孩子头发长得快,林若妍就带着儿子去了与公司有协议的理发店。
当初开公司的时候,每位员工每月能来这个店免费理发两次,账目挂在公司名下,员工们当然是高兴的。
男士们头发长得快的会每月来理发一次,趁着午休的时间。女员工也并不会真的每月来做两次头发,哪有那个时间?来的还不如男士们勤快呢,毕竟女人的头发打理起来很费时间,顶多是下班后,来稍微修剪、做一次护理,烫染这种都不敢轻易尝试。
也就是一头白发的王老阿姨心血来潮来烫染了一次遮掩白发,一看店里门市标价居然是五百块,顿时觉得自己浪费了公司成本,往后好几个月都没敢再来。
不过林氏地产和理发店谈的是计次划账。也就是说,她开通了十万块的公司账户,已经一次性缴费办了个卡。员工来花多少钱无上限,按照门市价有一定折扣。员工不来,你也不能硬是逼着人家来。
以至于到八月了,那十万块也没花出去多少。
林若妍想要不自己去做一套最贵的,洗剪吹一条龙,染个时尚颜色,儿子也理一个个性化的寸头?可惜生的不是女儿啊,要是小姑娘,能捯饬的地方就多了。这么小的男孩子领来这么专业高档的理发店,完全没有让理发师发挥的余地。
林梦溪听说妈妈也要在店里顺便做头发,他本来只打算带一本书,回头又从书架上拿了半斤重的另一本大部头塞入了随身的书包,体贴道:“妈,您慢慢做头发,我看书陪着您。”
林若妍心想儿子真的懂她。按照原书描写在南方小城的时候,她也会的带着娃去理发店美容美发,那时候她赚钱不多却很爱打扮,恨不得两三个月就要改造型,儿子早就知道妈妈一进这种地方,没有七八个小时出不来,书都拿的厚了。
林若妍身为一次性充值十万块的大客户,来到这家店里肯定不用等,自然有最高级的理发师接待。
今天恰逢理发店的老板也在。
理发店平时有店长打理生意,出钱开店的老板却未必会天天出现。人家可能在别处有其他生意,也可能与林若妍一样吃喝玩乐并不喜欢上班。
理发店梁老板知道林若妍就是那位充值十万的豪爽老板,亲自过来给林若妍的儿子林梦溪做了一个相当潮的发型。按照店长的说法,梁老板当年是一个知名的理发师,给很多明星做过发型,有钱之后自己开店,其理发的手艺比店里所有人都好,也只是偶尔才会给大客户做发型。
如果林若妍喜欢,梁老板会非常乐意为她也做一套心仪的发型。
林若妍却以己度人,认为梁老板好不容易来巡店,大概也不想自己那么劳累,女人的发型洗剪吹一条龙一般都是五六个小时起步,换她是店里的老板才不会这么累全都自己做呢。
所以她谢过了梁老板的好意,只打算让原来常用的发型师帮她打理头发。儿子那边也不用人陪,自己找个安静角落开始看书了。
这家店的好处就是,但凡来的客人,只要是会员的都能免费吃喝。哪怕就只是来洗个头,照样能点饮料、吃一份水果。而且发型师从来不会在客人耳边推销这个那个产品,店里的经营项目就印刷好了装裱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客人感兴趣问了,他们才会解释。
这反而让客户很放松。毕竟那个年代,许多理发店的员工都必须背着很重的销售指标,忽悠客户买这买那做各种昂贵的美发项目才有提成。
这家店没有这些罗嗦聒噪的服务,还能给客人免费提供吃喝,就有点难以让人理解,这家怎么盈利呢?
林若妍很好奇,随口问了一句。正好梁老板在,也不怕林若妍这种身价上亿的老板和自己抢什么美容美发的生意,爽快答疑解惑道:“我这生意没什么秘诀,就是成本低。开店这处房子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这一句话就说明了在京市开买卖最重要的一点。
要知道很多繁华地段的店面需要昂贵的租金,开店的人租了店铺,售卖商品或者服务,往往房租是最大额的成本支出。这和偏远城市那种年租金一两万的店铺没得比,这家理发店周边是金融街以及各种成熟的居民区,从来不缺客源,若房子不是自己的,店铺租金会高得离谱。
梁老板有底气送免费吃喝,不需要员工在客户耳畔推销,就因为他房租这块是零成本。
林若妍感慨:“是啊,条条大道通罗马,有的人却出生就在罗马。”
要知道这个区位有套这么大的商铺,不止是现在,未来的身价也能轻松过亿。
“我家当年就在老京城里买房置产,祖上其实有一整套四合院,后来都败落了,传到我手里就继承了这排倒座房。家里其他亲戚拿了更好的房子,马路拓宽的时候他们的房子都拆了给了补偿,他们去了其他区买房子。我这边居然不给拆,钱也没拿到,房子太破更是没法住。”梁老板回忆当年,
“那时我不爱读书,学了理发的手艺给人打工,遇到贵人点播才明白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开店,我家里这房子住人不舒服,那就修整一下自己开理发店也行。我给人打工十年攒下钱装修店铺,到现在也才算刚安稳几年。
不过也只是外表光鲜,实际上唉,家家有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