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杜青回宫,印证疑惑
另一边,冬凛冽和雪流衣并未出声打扰千落晴,并且在小声讨论着对策。
冬忆思则始终耷拉着脑袋,捂住耳朵,纹丝不动,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别的缘故。
时间慢慢流逝,不知不觉间,千落晴已闭眼半个时辰,与冬忆思一般,一动不动,仿佛一座雕像。
“身份不低之人,这空灵皇城不在少数,盘查起来也颇费力气,同时也不见得能得到真的有用信息,也很可能打草惊蛇……”
“启禀陛下,卑职回来了!”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寝门外传进,打断了众人。
“是杜青。”冬凛冽听出声音。
“进来吧。”
闻言,寝门打开,走进一人,正是杜青。
“如何?”冬凛冽询问。
“禀陛下,卑职已通知韩商大人,此刻皇城已彻底封闭。”
冬凛冽点点头:“知道了,下去吧。”
原本他还想询问杜青一些问题,但见单无忧并无事,且已听说完整经过,故而打消之前念头。
“卑职还有一事禀告,可能与圣医失踪一案有关。”
“哦!?”闻言冬凛冽有些震惊且激动,“快说!”
千落晴和雪流衣也在这时看向杜青,同样好奇。
“就在昨夜子时,有人在城郊发生打斗,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造成不小损失,因和昨夜那宫女进入清心院时间颇为吻合,卑职故而怀疑这两者可能有所关联。”
“你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冬凛冽询问。
“卑职去往韩商大人住处途中听百姓正讨论此事,因是昨夜之事,加之圣医失踪,便具体询问了一番,而后在韩商大人口中也确认过此事。”
“可有抓到闹事之人?”
“未曾,因昨夜大雨缘故,将痕迹冲刷殆尽,找到丝毫线索,所以……”
“朕已知晓,你且先退下,有事朕会叫你的。”
“是。”杜青唯唯而退。
待杜青走后,冬凛冽看向千落晴,询问道:“贤侄,此事你怎么看?”
“杜青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世间哪里有这般多巧合之事,何况还是下着大雨,并且皇城禁止打斗,就算生死恩怨,也断然不会在此发生争斗,除非他们不想继续活下去了。”
“贤侄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昨夜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会冒险在皇城发生争斗?”冬凛冽猜测。
“确实如此。”千落晴点点头,“除了这点我暂时想不到其它可能性。”
“如若他们死了的话,我并不会太过在意,关键是他们没有死,也就是说他们打斗并不是论生死。”
“既不论生死,却又在皇城中打斗,那么他们肯定是有极其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我暂时还不确定,只不过已有一些怀疑。”
“怀疑什么?”冬凛冽有些好奇。
“那便是,昨日刺杀我的并非一人!”千落晴大胆猜测。
闻言,冬凛冽顿了顿,然后点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这时,千落晴继续说道:“并且我还怀疑有人在暗中偷偷搭救伯母!”
冬凛冽:……??!
雪流衣:……??!
冬忆思:……
“有人救我?!”雪流衣一脸不解之色,“无忧,你是如何判断的?”
“是啊贤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冬凛冽附和。
千落晴喝了口清茶,然后缓缓解释道:“从伯母第二次中毒我就有所怀疑了,不!准确来说是伯母第二次中慢性毒药我就有所怀疑了,只不过那时我并不是很确定。”
“因我当时以为下毒之人只是想要戏耍一番伯母,并非是想要杀死伯母,但经过昨夜我遇刺来看,下毒之人并不想要我治愈伯母,那也就是说下毒之人是真的想杀死伯母,而非戏耍。”
“经此一事,有人帮助伯母的想法在我脑海中更加深刻,加之方才杜青所言,我现今已有九成机率!”
“也只有这种想法才能解释清楚伯母为何只会身中慢性毒药,才能解释清楚为何连番中毒!”
“因有人阻拦,所以下毒之人才连番下毒!不然伯母恐已……”
“还真是聪明,这才一天半不到就已推断出此番结果……”冬忆思心头不禁感慨。
闻言,冬凛冽和雪流衣陷入沉思……
良久,冬凛冽猜测道:“照无忧你这番言论,昨夜在皇城中发生争斗的双方,其中的一方很有可能就是来救你之人?”
千落晴点点头:“伯父所言正是我所想,只不过下毒之人技高一筹,派发两波杀手,瞒过了那人,若不是我有些保命手段,估计已经身死。”
“那是不是可以确定一回事,就是下毒之人也清楚有人在阻拦自己,故而设下的陷阱,为的就是阻止那人,从而实现自己真正的目的?”冬凛冽进一步大胆猜测。
“机率很大!”千落晴不敢百分百确定,“唯一能确定之事,那便是帮助伯母之人必定知道下毒之人的真实身份,不然也不会知道下毒之人的行动。”
“确实。”冬凛冽点头赞同。
就在这时,雪流衣提出自己疑问:“既如此,那人又因何救我呢?我根本就不记得我帮助过别人啊?!”
按她心中所想,以为是自己无意中帮助过别人,被帮助之人为了报答于她,故而才连番搭救自己。
但她方才已想过很久,记忆中根本就没有类似情节,所以很是不解。
“这贤侄就无从得知了。”千落晴亦是充满疑惑。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短暂过后,冬凛冽便再度开口:“贤侄,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如今之际,也只好用那招了。”千落晴心头默念。
收回心中所想,随即说道:“伯父,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估计能引出下毒之人!”
“哦!?”冬凛冽骤然大喜,“贤侄!快说来听听!”
雪流衣亦是满脸期待,赶忙看向千落晴。
冬忆思也有意无意地动了动耳朵。
千落晴微微一笑,似胸有成竹般,“既下毒之人在暗处,那就让他自己出来,我们以逸待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