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李家出了条真龙
“养殖场?谁允许的?谁允许你们这么干的?李支书,你知不知道,像你们这样自作主张,是要犯错误的!”
胡主任是靠着时代“福利”起来的,满脑子都是阶级斗争,在他心里,不管是谁,只要动了赚钱的念头,就是十恶不赦。
之前李家台子往钢厂卖鱼,就让他大发雷霆,后来又听说,村里人居然跑去钢厂干活赚钱,更是连着往上面写了好几封举报信。
硬来的话,胡主任没那么胆量,就算不怕李家在永河县的宗族实力,也得顾及着满村的烈士荣誉牌。
可送上去的举报信,随着几份报纸接连刊登相关报道,还提出了表扬,这下让他也慌了神。
最近更是整天拿着文件翻来覆去的看,希望能从中找到支持自己的条文。
但很可惜,国家对于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创造财富价值一贯是支持态度,只要不脱离集体领导的大方向,还真没什么错。
可现在,李学庆居然又动了在村里办养殖场的念头。
“你要干什么,你这是搞ZB主义复辟!我劝你赶紧悬崖勒马,将侵害集体财产得来的钱如数上交,早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还可以……”
啪!
李学庆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从胡主任放第一个屁的时候,他就在憋着火了,现在居然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我洗你奶奶个哨子!
“姓胡的,你少拿大话来吓唬人,还让老子洗心革面,老子让你重新做人。”
要不是隔着一张办公桌,李学庆已经动手了。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胡主任被吓了一跳,抬头看向门口,几个人影迅速闪过,消失不见。
我的心腹都在哪里?
“咋回事?里面是谁啊?怎么还闹起来了?”
“你说整个永河县,还有谁敢和胡主任拍桌子的?”
“李家台子?”
“没错!”
“赶紧走,就当没听见!”
“等我一会儿,一起走,论辈分,我还得叫一声三舅呢。”
“嘿!李支书是你三舅,是我表叔,咱俩还是亲戚!”
“你咋才说呢,可不亲戚嘛,实在亲戚,来,抽烟!”
围在门口的人都走了,胡主任这下慌了神,李学庆今天真要是把他给打了,他都没处喊冤。
“李……李支书,你冷静,有话好好说!”
“你往老子头上倒脏水,还让老子好好说话?我说你娘个锤子。”
说着就要伸手去抓胡主任的衣领。
胡主任赶紧往后躲,一不留神从椅子上翻了下去,摔得四仰八叉。
一旁的李天明见状,知道这出戏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可就不好收场了。
“叔!别着急,胡主任不是那个意思,有话咱心平气和的说。”
接着又绕过去将地上的胡主任扶了起来。
“对,对,这位小同志说的对,有话心平气和的说。”
说着还朝李天明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心里记下了这救驾之功。
“胡主任,李支书刚才说的可能不全面,这才让您误会了,他的意思是,村里想成立一个大集体所有的养殖场,这既不违反政策,也不是您说的ZB主义复辟。”
胡主任这会儿脑子有点儿乱,只想尽快将李学庆这个村霸送走。
“对,对,对,也怪我没听清楚,那个……”
不等胡主任把话说出来,就被李天明给堵了回去。
“我就知道,像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胡主任肯定会支持,这养殖场一旦办起来,虽然是归村集体所有,但也是在县革委的领导之下,没有胡主任的支持领导,我们也开不起来,将来发展好了,胡主任,您是头功!”
啥?
我啥时候说要支持了,还领导?
农民不好好种地,瞎折腾什么。
胡主任这个永河县的一把手,心里只想着所有人都能安安分分的,把地种好了,把上面派下去的任务猪养好了。
像今年,等到交任务猪的时候,有十几个村子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不是报了猪瘟,说任务猪都死了,就是交上来的猪苗条的,一阵大风都能吹得东倒西歪。
去海城市开会,胡主任挨了市里领导好一通批评。
现在李家台子又要办什么养殖场,还嫌他的事不够多,给他添乱。
“你们说的养殖场的事,这个……事情太大,县里需要讨论研究一下,你们先回去,等我的消息!”
这话明显就是推脱,讨论研究,没有个三年五载的,能研究出个啥。
“胡主任,今年咱永河县的任务猪指标,完成的不好吧?”
刚刚李学庆和李天明吃饭的时候,还遇到了物资局的丁满意,顺便把盖房要用的砂石料定了下来。
接着又聊起了任务猪,丁满意对着两个人就倒起了苦水。
丁满意是物资局的,交接任务猪都是他和市局经手。
永河县任务完成得不好,胡主任挨批,丁满意还能跑得了。
李天明的记忆中,正是因为各个村对于任务猪都不上心,县里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指标,最后干脆在县里办了一家养殖场。
不过那已经是75年以后的事,这位胡主任那时候早就不在永河县了。
胡主任此刻被问得一愣,想要甩出几句场面话,可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像他这种靠着运动抖起来的领导,能有多高的水平,打官腔都还没学会呢。
“我们要办的集体养殖场,往后可以担起永河县任务猪的指标,您看咋样?而且,把农业局的猪崽,鸡苗卖给李家台子,县财政还能进一笔钱,您以后也不用担心任务猪被下面的人吃了,或者不好好照料,每年都能顺顺当当的完成任务,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胡主任,你再琢磨琢磨。”
胡主任听着,这下也陷入了两难,脑子里像是有两个声音,在不停的吵架。
一边说,这事不能干,干了就要犯错误。
另一边则说,你在永河县能待几年,不抓紧捞政绩,为将来高升做准备,管那么多闲事干啥。
这两个声音吵了半晌,最终……
“这个集体企业的思路……真的不犯错误?”
这话说出来就透着没水平,县革委的一把手,政策上面的事,应该是吃透了的,就算不能活学活用,也应当刻在脑子里。
现在居然来问李天明一个年轻的后生。
传出去也不怕让人笑话。
胡主任刚说出口,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可话已出口,只能讪讪的笑了。
“肯定不犯错误啊,真要是犯错误,我们要么不干,要么偷偷摸摸的干,哪能跑县革委来找您商量,这不是自投罗网嘛!”
也对啊!
“要是办成了,将来任务猪,还按照以前的价格交?”
想屁吃呢!
“那不行!”
李学庆把话接了过去,他和李天明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现在轮到他登台了。
“猪崽,我们村也是花钱买,到了年底来交猪,最多比市面上的价钱便宜一成。”
价格上,胡主任倒是满意。
他虽然干别的不行,但算计这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每年县财政的结余,也是上面考察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李学庆答应减一成,再加上买猪崽、鸡苗的钱,这也是一大笔收入了。
等等!
“你们那个养殖场,准备办多大规模的?”
李天明搭话道:“刚开始干,先摸索着来,一开始……先养个1000头吧!”
多少?
胡主任被吓了一跳。
今年永河县的任务猪指标也才这么多。
而且……
一头猪崽的价格是10块钱,1000头也才一万,刚刚李学庆可是说,卖鱼的钱都砸进去办这个养殖场了。
那剩下的钱呢?
“李支书,您没说实话啊!”
“咋?谁没说实话,这么大的养殖场,不得盖猪圈啊?难道把猪都放山上散养着?”
李天明也接着跟胡主任算起了账,买砖要多少钱,人工要多少钱,饲料要多少钱,一笔一笔的算下来……
快别说了,你们是打算让猪住皇宫啊!
胡主任也知道,那笔钱再怎么样也算计不来,干脆也就不惦记了。
养殖场要是能办起来的话,确实如李天明所言,对他的好处很多。
“年轻人,怎么称呼啊?”
“李天明!”
胡主任瞬间瞪大了眼睛,前段时间,连着好几次登上报纸的李天明,居然就在眼前。
“后生可畏。”
说着看向了李学庆。
老李家这是要出真龙了!
往后……
更别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