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横在她胸口的一根刺
第240章 横在她胸口的一根刺
“宋嫣然,偷盗兵符一事,当真是你所为?”
宋嫣然坐在轮椅上,目光直视着太后。
昨日她去抓“鬼”,回去的时候被刘嬷嬷抓个正着,刘嬷嬷似乎真的怀疑到她的头上了,竟在她的房间里,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推着她进宫了。
太后的脸色看上去不大好,刘嬷嬷在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话,太后就摆了摆手,让刘嬷嬷退下。
如今这里,就只有她和太后两个人。
刘嬷嬷一走,太后就直截了当地,向宋嫣然抛出了问题。
“嫣然什么都没有做。”宋嫣然不卑不亢地说。
太后用看透了一切的眼神,深深地看了宋嫣然一眼,“偷兵符的人不是你,但是伪造兵符,又或者说,提出伪造兵符主意的人,一定是你吧?”
太后既然都这么问了,宋嫣然也没打算否认,坦然道:“太后果然慧眼如炬,伪造兵符的主意,确实是嫣然想出来的。”
“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啊!”太后有些无奈地看着她,摇了摇头,“你知道伪造兵符,这是多大的罪名吗?”
“嫣然知道。嫣然更知道,丢失兵符,罪名一样不小。嫣然这么做,也是想帮王爷找回真正的兵符。”
见宋嫣然这胸有成竹的样子,太后更是头疼不已。
太后愠怒地说:“可到现在,真正的兵符也并没有出现,宸王却落得丢失兵符,和伪造兵符的双重罪名!哀家真不知道,你这样做,到底是想帮他,还是想害他。”
“现在下定论,尚早了些,还请太后多给些时间,时候到了,自会见分晓。至于王爷的罪名,太后也不必担忧,既然主意是嫣然出的,嫣然就会承担这一切。更何况,王爷还是被人陷害,陛下圣明,定不会为难王爷。”宋嫣然冷静地说。
太后扫了宋嫣然一眼,“哀家派人,去天牢里探望过宸王。宸王说,他已经给你写了休书,届时不管他会被如何惩治,都与你无关了。”
宋嫣然眉头微皱,也没接这话。
她没想到,太后竟然已经知道休书一事了……
“你不是一直想离开宸王府吗?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你可高兴了?”太后冷声问道,“宸王之前确实亏待过你,可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他现在真心待你,为了不牵连你,甚至不惜放你走,他对你的心思,你当真感觉不到吗?”
宋嫣然深吸一口气,没回答太后的问题。
“哀家知道,你是记恨宸王之前致使你流产之事。那件事确实是他做错了,他也在努力弥补!更何况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没有他,你那孩子也绝不可能留下来?”
宋嫣然的手,紧紧攥成拳头。
这件事就是横在她胸口的一根刺!
太后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竟能把一切说得那么云淡风轻,这也是宋嫣然接受不了的。
她并未出言反驳,可她沉默的态度,足以表明她对太后所言的不认可。
“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情。其实在那之前,陛下就已经给宸王下了命令,倘若你腹中的孩子不能除去,那你的命,便留不得了。”
宋嫣然震惊地看着太后。
太后轻笑一声,“是,你的父亲和祖父,都为北安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如此,陛下才给你留了这么一个机会。否则,早在从国师的口中,说出你和你腹中的孩子,都是灾星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没命了。”
宋嫣然本以为,因为她的身份,皇帝对她有所顾忌。也因为她的身份,可以帮助萧若锦登上皇位,所以太后也对她颇为看重。
如今看来,她这身份虽然有用,但也抵不住国师一句怪力乱神之言。
太后说,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功臣,都是朝之重臣,自会公私分明。太后还说,他们可以为了北安国征战沙场,不惜赌上性命,自会为了北安国,选择牺牲她。
皇帝选择给她一个机会,便是给她的父亲和祖父一个面子。
皇帝甚至已经把打胎药和毒药,分别交到萧若锦的手中。
她和孩子,自始至终都只能留一个。
宋嫣然深吸了一口气,调整着呼吸和情绪。
她刚才觉得脑袋发晕,眼前一片天旋地转,差点就晕在这里了。
她扶了一把轮椅的扶手,这才稍微缓过来一些。
见宋嫣然这样,太后又道:“你只知道埋怨宸王,却不知,在那之前,他就已经写信找哀家求助过了。他也曾经去找陛下,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求情,可事关国运,陛下怎会为了一个还未成型的胎儿,冒这么大的险?”
“可就算如此,嫣然也不曾忘记,王爷当初是为了护着宋雨柔,为了给宋雨柔出气,才踹了嫣然一脚。”宋嫣然的嘴角,扬起一抹轻蔑的微笑,“就是论事,不管王爷先前为了那个孩子做了多少努力,但王爷当下的那个动机,嫣然接受不了!”
“你忘了国师说的话吗?只有宋雨柔好好留在王府,你才能安然无恙!只有宋雨柔能冲了你的灾星命格!你再怎么对她不满,也必须接受,你们姐妹二人,必须同时留在宸王府的事实。”
“若是如此,嫣然宁可不留在宸王府,不给王爷和陛下增添烦恼。”宋嫣然面无表情地说,“既然这次,王爷已经写了休书给嫣然,等帮王爷处理完这棘手的事,嫣然就拿着这封休书,离开宸王府,还请太后成全。”
太后没想到,说了这么多,宋嫣然竟还是要走。
于是,太后便又告诉她,一旦女眷被休,就要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宋嫣然早就从萧若锦的口中,得知此事,所以也没什么情绪波动。
太后觉得她一定是疯了,气恼地数落了她两句,便怒气冲冲地把她打发了出去。
只是在她离开之前,太后又语气不善地对她警告道:“如果宸王因为此事,失去陛下的信任,那你难辞其咎!哀家也定不会轻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