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第60军撤编后,其所属坦克第10师划归第1集团军
1985年,第60军撤编后,其所属坦克第10师,为何划归第1集团军?1985年百万大裁军,一大批英雄部队的军史发生了改变。譬如,第43军因军史最长而被称为“陆军老大哥”。但是,第43军军史出现过断层(1961年8月~1968年9月,该军处于被撤销状态)而撤编,无不令人感到惋惜。南京军区第60军的撤编,也多多少少有点让人唏嘘不已。第60军撤编后,该军所属坦克第10师划归第1集团军,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了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坦克第10师的基本情况,这还要从1967年说开去。1967年7月,总参谋部在《关于陆军师属坦克团集中编组问题的通知》提出,拟在长江南北两岸组织各组建一个坦克师,以提升我军战役战略机动能力。这里有一个北京需要指出,“三北”方向有苏军钢铁洪流虎视眈眈,东南方向又有敌残余势力蠢蠢欲动,坦克师无疑是提升战役战略机动能力的强有力保障。在此背景下,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第10师成立,时辖师直(通信连、警调连、工兵防化连、运输连、修理连、卫生所、储备库)、坦克独立第4团及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团,军政主官配备为马筠贞(1968年5月到职)、范振春。1969年8月,坦克独立第4团及坦克自行火炮第284、286团依次改称第37、第38、第39团。此后十数年间,坦克第10师编制序列变化情况,也是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1976年7月,坦克第10师成为南京军区直属队。1977年2月,坦克第10师执行乙种坦克师编制。1978年10月,坦克第10师复归南京军区装甲兵。1983年1月,坦克第10师交由第60军代管。1985年百万大裁军,坦克第10师因第60军撤编而转隶第1集团军。在笔者看来,坦克第10师划归第1集团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兵种师(旅)编入野战军,这是组建合成集团军的必经之路;笔者很有必要带大家温习一下,关于集团军的定义。集团军拥有装甲兵、地面炮兵、防空兵、陆航、电子对抗等兵种加强,此为一支具有多种作战手段的诸兵种合成的战役军团。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前,我军的野战军是单一的“步兵军”,有点单打独斗的意思。野战军想要获得兵种师(旅)支援,需要向军区兵种领导机关申请调度,一来二去麻烦不说,平日里也缺乏某种默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军一级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低下,无法适应高强度、高技术、高烈度的现代化战争。中央军委组建集团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打破军兵种之间的隔阂。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际,军区兵种领导机关业已撤销,这就为兵种师(旅)编入野战军序列提供了可能。坦克第10师编入第1集团军的使命,就是为其他兵种提供机动灵活的伴随式火力支援。大家可能还会说,我军历史上也就13个坦克师,而我军当时却组建了24个集团军,很明显数量是不够用的。其实,我军当时除了成建制向野战军移交坦克师,还采用了合编、扩编的方式,如下所示:第13集团军坦克旅(原第13军坦克团、第50军坦克团合编);第27集团军坦克旅(原第81师坦克团及沈阳军区守备7师坦克营等分队合编);第54集团军坦克旅(原坦克11师坦克44团扩编而来)。其他没有坦克师的集团军,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以上方式,旨在解决地面突击力量不足的问题。可见,兵种师(旅)编入野战军,确为组建合成集团军的必经之路。二、坦克第10师和第1军距离没多远,便于就近改隶,快速形成战斗力;坦克第10师隶属关系的调整,首先考虑的就是该师与周边驻军的关系。坦克第10师师部当时在镇江句容,与第1军军部所在地湖州的直线距离仅145公里。大家可能会讲,距离对野战军各部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华东地区交通便利,也有利于军部、师部两级的领导指挥。同一历史时期,各坦克师采取的都是“就近改隶”的方式,这样既能节省精简整编的成本,又能快速形成战斗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之中。比如,坦克第2师(即‘王杰部队’)师部驻地在徐州,直接改隶第12集团军,而该军军部恰恰也在徐州,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几句题外话,中央军委在2018年组建的武警第一、二机动总队的司令部驻地,与各支队机关驻地的距离都很远。再以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为例,军部定点在新乡,辖内某合成旅旅部却在陕西渭南,相隔476公里。机械化、信息化、合成化、智能化水平越高,时空的隔阂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坦克第10师编入第1集团军之后,令该军实力大增。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坦克第10师改编为装甲第10师。从坦克师到装甲师,也绝非改一下名字那么简单。装甲师编入了其他支援兵种,既可以理解成“迷你集团军”,也可以看作是“重型机步师”。至2016年军改前夕,第1集团军装甲第10旅、机步第178旅都带有装甲第10师的血统。2017年新一轮军改,第1集团军军部停止行使指挥权,装甲第10旅改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机步第178旅则划归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此二旅均执行合成旅编制,与老前辈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