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那年在部队,为了找到那颗未燃爆的手榴弹
为何战友聚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参与?那是因为组织者没有做好这几点!
对于战友聚会,有很多种声音,有的人表示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相聚,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1981年入伍,199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在部队的十八年,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军旅情结。转业后的这些年中,我先后大大小小也参加了很多次战友聚会。
战友聚会,如何才能做到“百聚不厌”?我看要做好以下几点!各位战友可以看看我们的战友聚会,是如何操作的。
2014年,战友们在老部队在重庆铜梁组织了第一次红军团三机连战友聚会。当时人到得比较齐,1981一1985年的兵,一共来了216人(含三十个家属),大家还给壁山参战老兵(重病卧床的何邦昆战友)捐了三万两千多块钱。
同时,还一起参观了老连队,和现在现役的小战友一起合影。三天两晚,住的是五星级酒店,每人出资600元,非常成功。
事后,我了解到,不管是混得好的还是混得差的战友,都感觉那次聚会很有价值,很值得回忆。
战友聚会,就是回忆那时在部队时的情景,共同回望那段值得回忆的岁月,彼此之间不分高低贵贱,座次和战友通讯录,绝对不会根据谁混得如何去安排,一律根据姓氏笔画。
在聚餐过程中,战友们各自相互介绍个人目前的情况,大家平等友好相处,相互取长补短,不得谈论职务、项目、收入等敏感话题。
我感觉整个过程的气氛,真的是其乐融融,没有一个吹牛皮的,也没有一个不文明行为的,更没有一个炫富的。
还有,在战友聚会时,大家都遵循组织者的安排,喝酒随意,不得强行劝酒,更不得拼酒,每个人都要谨记:此次聚会,只为联络感情,能喝多少喝多少。千万别在兴头上,喝起酒来忘了应有的尺度。
聚会结束后,我们还为甘肃等外省家住农村,经济相对困难的一些战友,解决了来回的交通费。
我个人认为,相互关心帮助,才是名副其实的战友情。真正的战友,都没架子,平易近人,友好相处,没虚荣心,不讲面子,实实在在地相聊相处。
后来这些年,我们分别在陕西宝鸡、河南洛阳和贵州赫章又有三次中小型的聚会,2023年6月,在成都又举行了一次中型聚会,每次都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
战友聚会,至于吃什么喝什么,真的都不太重要,关键是要组织好,安排好,要使聚会有意义才行!那样的话,不但能够增进战友间的情感,而且还能起到扶持贫穷战友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而那种单纯吃吃喝喝的战友聚会,肯定越来越没有”市场“了。请问,你们的战友聚会,你想参加吗?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们老部队一个营的二十名战友,被挑选到云南前线作战。
但最终却阴差阳错,我被分到了军区后勤的铁路军代处。
我从济南军区调往昆明军区,本来是想到前线作战的。可怎么也没想到,我最终竟被分到了军区后勤,当了一名“铁路军事代表”。
刚开始我觉得特别郁闷,但后来也渐渐想开了,不管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只要竭尽全力,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那时,“军代处”的工作也特别忙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有一天,广通车务段武装部的张部长见到我讲,武装部还存放着两厢加重手榴弹,怕民兵投掷时发生危险,上级武装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就地销毁存留的加重手榴弾。
在连队我曾几次投掷过加重手榴弹,感觉和普通手榴弹并无多大区别。
那天张部长组织了几个民兵投掷高手,我也跟着他们一块,来到甸尾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山坳里,这里离村庄远,很少有行人出现,投掷环境很安全。
山坳下面有个死水塘,面积不大,但水很深,有人建议把手榴弹投进死水塘最安全。
在张部长组织下,投掷开始了,我把手榴弹后盖拧开,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可能是太紧张,拉环没勾紧就扔了出去。
这下可出了个大洋相,几个人当中只有我一人是穿军装的。出点洋相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这颗未爆的手榴弹会带给人们致命威胁。
这可怎么办?
回到单位,我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象着这颗手榴弹带给人们严重后果的种种设想,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上气来。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把这颗手榴弹捞上来,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
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我就骑上自行车来到水塘边,顾不上水凉,脱掉身上的衣服,就下到水里开始打捞起来。
冰凉的池水冷得我瑟瑟发抖,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水浅的地方用脚踩,水深的地方就潜到水里用手摸,一连摸了两天,就是找不到这颗手榴弹。
摸到第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这颗未爆的手榴弹摸了上来。
这时我如释重负,一下子瘫倒在了水塘边上,那一刻,我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