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竹海飞人
第36章 竹海飞人
原来,《卧虎藏龙》中的“竹林轻功”竟是真的,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不依靠任何护具,每天都能飞越在竹海之中。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竹海飞人”,他的轻功堪称绝技,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削竹脑生产技艺(竹海飞人)是奉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是培育毛竹的重要措施,生产实践中,人们学会了在10多米以上的高空作业。这种技艺是劳动技能,也是一项绝技,需要眼明手快,注意力集中,是智力、体力和勇气的尝试。操作人爬上竹子顶端,砍去竹脑,反复循环。因为动作利落,转移快速,让人感觉是在高空的竹海里游戈和飞跃,故曰“人如鸟飞”,也叫“竹海飞人”。
“竹海飞人”其实并不是一项表演,而是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在我国的浙江奉化溪口镇,漫山遍野的竹林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让竹子长得坚挺笔直,每逢秋冬季毛康达师傅都会被请去砍竹脑,爬上第一棵竹子削掉一到两米的竹脑,再借助竹子的弹力连续飞跃,一天之内能砍上千根。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他将身边几棵竹子的梢头绑在一起,在上面吃饭和休息,他胆大心细、眼疾手快,勇气非凡的他,从小练就了这种本领,每天穿梭于深山竹林中。据毛师傅介绍,之所以要将竹脑砍去,是为了减轻毛竹受风和竹叶的压力,使其免受损害。而这门技艺主要利用毛竹自身的弹力,跳跃到另一根毛竹上再砍竹脑而脚不着地、快速转移,让人感觉是在竹林上飞行游走。
毛师傅说他凭借几十年的经验,从来没有掉下来过,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看得提心吊胆。竹子太嫩、太老,跳的时候太高、太低亦或者竹子内有蛀虫等等,稍有不慎就会摔下个残疾。至于这项绝活始于何时已无证可查,据一些老人回忆,至少能够追溯到清代末年,而由于该技能又苦又累又难学,因此现在没有年轻人学这门功夫了。目前仅有六七位老人拥有这种技艺,面临着年轻人拒绝传承的窘境。也正因如此,掌握这项绝技的人少之又少,即使已经被收录为非遗,随着竹林产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竹海飞人”再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