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周小康回家,前院吵成一团
“苏阿姨,你喜欢就好。”
陆成泽俊秀的面庞舒展开,带上几分他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稚气。
苏舸觉得这样的他,才更像是个十岁的孩子。
之前那次见面,他表现的太成熟了,不像是这个年龄的孩子。
“苏阿姨,我先回家了。”
送完驴打滚,陆成泽就要走,苏舸想留下他吃晚饭,陆成泽说奶奶还在家等着他,便撒腿跑了。
临走时,苏舸硬塞给他一些零嘴,让他带回去吃。
苏舸从来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对待陆成泽,却很想能帮就帮一把。
可能因为这个孩子的身世,和她自己太像了。
都没有爸妈在身边,都要小小年纪就靠自己。
送走陆成泽,苏舸去做晚饭。
盛启晖不知道几点才回来,她没等他,带着两个孩子先吃了饭。
正吃着饭,就听见外面闹闹哄哄的,苏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忽地听见樊雪勤叫自己。
等出去一问,才知道是前院周家的小儿子周小康回来了。
周小康出生在大院,是大院里老住户们看着长大的,他一回来,一大爷一大妈、二大爷二大妈还有其他老邻居们都过去周家了。
苏舸闻言吃了一惊,“他带对象回来了?那许兰芳能受得了吗?”
樊雪勤神情古怪起来,“我也担心,就赶紧跟过去看了一眼。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一个人回来的,根本没带对象。”
“啊?”
这太出乎意料了。
当初周小康写信回家,分明说的是要带对象回来,怎么临回来,却只有自己。
不过对许兰芳来说,这是好事,至少暂时不会刺激到这姑娘再去做傻事了。
樊雪勤又说:“他一回来就去了许家,要见许兰芳,被许大妈堵在门口不让进,闹得不可开交呢。 好在一大爷和二大爷都在,正在调停。”
“莫不是他听说了什么?”
苏舸问。
这架势,分明像是听说了许兰芳寻短见的事。
樊雪勤点头,“你猜对了,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知怎么的,周小康知道了许兰芳两次寻短见,所以一回来就要去许家见她,估计也是因为这个,没带对象回来。”
“等等,他在乡下真有对象?”
苏舸突然问。
樊雪勤被问住了,半晌道:“这个真不知道。”
两人正说着话,忽地杜小芸从前院过来,被她丈夫郑明章扶着。
“这是怎么了?”
樊雪勤看她脸色有些发白,忙问道。
郑明章替她回答:“前院刚才打起来了,许大妈想打周小康,不小心打在了二大爷的脸上,现在许大妈被一大爷二大爷一起训呢。
小芸有点被吓着了,我怕在惊动到她,毕竟怀着孕呢,还是小心为好,就先送她回家。”
说完这番话后,郑明章扶着杜小芸回西耳房了。
“走,咱们也过去看看。”
樊雪勤提议,苏舸其实不想凑这种热闹,但樊雪勤兴致勃勃的,她便陪着一起去了。
结果一出二道门,好家伙,前院乌泱泱站了一群人,平时大院里能见到见不到的,今天好似一窝蜂全都冒出来了。
尤其后院那些人,平时苏舸很少和他们打交道,这会儿看过去,一家都不差。
全是来看热闹的。
许家门口这会儿闹腾得不行,许大妈哭闹着,坐在地上撒泼打滚。
一大爷二大爷两个,一起上阵,尤其二大爷,脸颊上还一片红,应该是刚才被许大妈打的那一下子,还没消下去。
他训起许大妈来疾言厉色,分明是被她那一下子给气着了。
“告诉你,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你家兰芳愿意和谁在一起,就在一起,你当妈的管不着。再这样,就去街道办说说理,正好街道办准备立典型呢,我看你就挺合适的。”
许大妈哭嚎,“我怎么了,我自己家的闺女,还不能管了?他周小康什么东西,就想娶我家闺女,呸,门儿都没有!周小康,你赶紧给我滚出去,我家兰芳就算当一辈子老姑娘,老死在家里,都不会嫁给你!”
她气急败坏地指着一个高个子的年轻男人。
苏舸朝那人看过去,只见那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单眼皮,高挺的鼻子,长相阳光俊朗。
原来这就是周小康。
从外表上看,和许兰芳倒是很般配。
苏舸如是想着。
周小康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直勾勾地盯着许大妈,眼底隐隐全是怒气,两只垂在身侧的手捏成拳头。
一大爷开口,声音低沉严肃,对着许大妈道:“你也一大把年纪了,全大院的人都在这儿,这么撒泼打滚的好看么?赶紧起来,有事说事,有问题解决问题。”
对着一大爷,许大妈不敢太放肆,再加上她刚才误打了二大爷,其实心里很是心虚。
她声音减弱几分,问:“怎么解决?反正我这里解决的方式就一个,让周小康离我闺女远点,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想当年,要不是周小康带坏我闺女,我闺女能连高中都上不了么。那么小的年纪,就一肚子坏水,打我家兰芳的主意。”
一大爷都要被气笑了,见周小康忍不住要回嘴,一把拉住他。
然后对许大妈道:“当初兰芳为啥上不了高中,大院里的人都清楚,不是你嫌学费太贵,不让兰芳上高中吗?想让她早点上班挣钱,补贴家里,现在可好,成了周小康带坏她了。大家伙都在这里,老街坊邻居了,全都看着呢,给人扣这种帽子太没意思。”
被一大爷无情拆穿,许大妈一下子没了电。
她眼珠子转了转,“我那也是为了兰芳好,要不是让她早点去上班,现在指不定也去下乡受罪去了。”
“下乡受罪?”
一大爷神情愈发严肃,“上面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下乡,那是去农村进行再教育,也是为了建设农村,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受罪?
照你这么说,全国上千万下乡的知识青年,都是受罪去了,那些自己请命去最艰苦地方搞建设的,也是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