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皇帝篇(4)
第74章 北朝皇帝篇(4)
北伐柔然
永兴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拓跋嗣下诏命南平公长孙嵩等北伐柔然。五月,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被柔然追赶并围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拓跋嗣御驾亲征,率部北伐柔然。柔然听说后仓惶逃走,北魏大军取得胜利。永兴三年(411年)十二月初十,柔然斛律党羽吐抵于等百余人归顺北魏。
神瑞元年(414年)八月十四日,拓跋嗣派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抚柔然,于什门招谕冯跋。十二月初一,柔然侵犯北魏边境。十二月十三日,拓跋嗣再一次亲率大军讨伐柔然。
南征刘宋
拓跋嗣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将北魏实力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
泰常七年(422年)十月,魏将奚斤攻南朝刘宋政权的滑台不克,拓跋嗣大怒,与群臣商议亲自征伐,以作为他的声援部队。[15]后刘宋东郡太守王景度放弃滑台逃走。拓跋嗣下诏命成皋侯元苟儿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十二月,拓跋嗣派寿光侯叔孙建等率部从平原东渡,攻下青、兖二州各郡县。刘宋兖州刺史徐琰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便弃城逃走。叔孙建于是东到青州。司马爱之、秀之先在济州东部聚众造反,并率部前来归降。
泰常八年(423年),司空奚斤既已平定兖、豫二州,还军围困虎牢关,刘宋守将毛德祖坚守虎牢关,北魏军久攻不下。[17]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观看虎牢关。虎牢城内缺水,城里人悬绳吊桶从黄河中取水。拓跋嗣命令在舰船上放置攻城车,绝断其取水之路,又穿凿地道以破坏其水井。闰四月二十三日,虎牢关被攻克,俘获刘宋冠军司马、司州刺史、观阳伯毛德祖,冠军将军、荥阳太守翟广,建威将军窦霸,振武将军姚勇错,振威将军吴宝之,司州别驾姜元兴,治中窦温。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
因病去世
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泰常八年十一月己巳日(423年12月24日[19]),在西宫驾崩,时年三十二岁。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司徒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十二月初八,上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为政举措
政治
缓和矛盾
明元帝拓跋嗣在登基时,只杀了谋逆的清河王,其母贺夫人,及其随从、宦官共十余人,没有扩大打击面。他继位以后,立即任命有威望有才干的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为执政大臣,要他们“共听朝政”。对随其潜逃,历尽苦难的王洛儿、车路头,冒着身家性命帮其夺取帝位的叔孙俊,拓跋磨浑等人,也都封官赐爵,加以重用。而明元帝对道武朝冤死者昭雪,对免职者复职的做法,对理顺人心,稳定政局,更是有重要意义。
整顿吏治
明元帝继位后,从“选贤任能”和“察守宰不法”两个方面着手整顿吏治。在选贤任能方面,他特别重视招纳汉族士人参政,他懂得借汉族士人的统治经验和文化知识治国安民的重要性。
改革官制
永兴元年(409年)十一月,设置麒麟官四十人,宿值殿省,如同常侍、侍郎。
神瑞元年(414年)春,设置八大人官,大人下设三属官,总理万机,所以世人号称其为八公。
泰常二年(417年)夏,设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都以诸公充任。大人下设置三属官。
健全法律
明元帝即位后,健全官制,抚恤民众隐情,命令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共同审理民间诉讼案件,法制政治再次好转过来。由于明元帝精通有关政务,下面官吏便逐渐采用严刑酷法来避免自己犯错误。
经济
北魏初期,造成人民饥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频发的水早等“天灾”,牲畜多死,禾稼不收,会造成饥荒,官吏,豪强的肆意盘剥,这些“人祸”,更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明元帝针对这些情况,既采取迁徙灾民去丰收地区就食,赈济穷乏、减免租赋等应急措施。更采取劝课农桑,打击贪官豪强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
军事
永兴元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继位时,后秦势力开始衰落。泰常二年(417年),东晋权臣刘裕出兵灭后秦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地区。这时北魏要全力对付南朝的东晋,无力对付柔然人的南侵,只能处于防御状态。
柔然是一个游牧民族,迁徙无常,故当北魏大军深入漠北进攻时,它便遁逃,北魏军南撤之后,它又卷土重来。因此,北魏不得不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另外采取一些加强边防的措施,以防止他的南下,于是在阴山以北地带兴筑一条长城,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NmGwLtqq境内),长有一千余公里,同时在这一地带兴筑了一系列的城堡,其中着名的六镇就在长城以北地带。这六个军镇,最西是沃野镇(今NmG五原县北),往东依次是怀朔镇(今bt市固阳县西南)、武川镇(今hhht市武川县西),抚冥镇(今SZwq东南)、柔玄镇(今兴和县东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县)。这六镇除怀荒镇,其余都在NmG境内。
人物评价
总评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内迁民众,外卫边疆,爱护百姓,修订律法,重用崔浩、长孙嵩、安同等能臣,使北魏更快的从部落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拓跋嗣也不像其父拓跋珪、其子拓跋焘那般刻薄残暴,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枢纽地位。
历代评价
魏收《魏书》:1“帝礼爱儒生,好览史传。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诸经史,该洽古义,兼资文武焉。”2“明元抱纯孝之心,逢枭镜之祸,权以济事,危而获安,隆基固本,内和外辑。以德见宗,良无愧也。”[2]3“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太祖甚奇之。”[2]4“帝素纯孝”[2]
李延寿《北史》:“明元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鸱峙,犹有窥觎。已加以天赐之末,内难尤甚。帝孝心睿略,权正兼运,纂业固基,内和外抚,终能周、郑款服,声教南被,祖功宗德,其义良已远矣!”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太宗守文,足为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