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继续神域外传 > 北朝皇帝篇(12)

北朝皇帝篇(12)

第82章 北朝皇帝篇(12)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字第豆胤,代郡平城(今Sx省dt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生母李贵人。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册立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五月,父亲拓跋濬逝世后,登基为帝,平定权臣乙浑。崇文重教,轻徭薄赋,喜好佛老。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册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不满冯太后长期摄政,打算禅让于京兆王拓跋子推,为众臣劝阻而作罢,遂禅让于太子拓跋宏。群臣奏称“三皇澹泊无为,所以称皇;西汉高祖之父被尊为太上皇,是不统治天下的。而皇帝年幼,陛下仍然执政”,尊号太上皇帝,专心修佛。延兴二年(472年)二月,面对柔然来犯,御驾亲征,大败柔然,一直追至大漠。

承明元年(476年),突然暴毙,年仅二十三岁,谥号献文,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

本名

拓跋弘

别名

北魏显祖

第豆胤

所处时代

南北朝(北魏)

民族族群

鲜卑族

出生地

平城

出生日期

454年

逝世日期

476年

主要成就

崇文重教,兴学轻赋

庙号

显祖

谥号

献文帝

陵墓

金陵

在位时间

公元465年登基(在位7年)

年号

天安、皇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拓跋弘,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长子,母为李贵人(后追封为文成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8月14日),拓跋弘在阴山北部出生。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弘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天下百姓的志向,仁孝纯真,礼敬师友。

继位为帝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去世。[6]五月十二日,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奉嫡母皇后冯氏(冯太后)为皇太后。[7]

平定叛乱

和平六年(465年),车骑大将军乙浑上台后,看到献文帝年幼,趁机借用献文帝的诏令,大肆排斥异己,建立独裁的统治。乙浑把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司卫监穆多侯害死。五月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乙浑又把他杀了。五月十七日,献文帝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他很快夺取权力,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并于七月初二日被封为为丞相,位居诸王上;朝廷内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断决处理,自封为太原王。

面对凶残的乙浑,年纪尚幼的献文帝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在冯太后那里痛哭。开始时,冯太后对乙浑疯狂屠杀大臣也没有任何办法,也不敢得罪乙浑,只能拜他为丞相,以此保住献文帝的帝位。由于权位的逐渐稳定,乙浑的欲望愈来愈大,已经不满足于丞相的地位,准备伺机发动宫廷政变,自己登基做皇帝。

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初二日,冯太后诏命元丕、元贺、牛益得等人率军,包围乙浑府并把乙浑杀死。由于局势混乱,冯太后下诏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

传位皇子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献文帝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

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区别于汉高祖之父这样虽为皇帝之父却不统治天下的“太上皇”。八月二十三日,献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宫阶是土筑成,国家大事都告知献文帝。

最终结局

延兴二年(472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

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驾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为政举措

政治

献文帝即位后,继续执行道武帝拓跋珪的政策,他在平城等地建起大量房屋,并将塞外的鲜卑人及其他胡人内迁到关东地区。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官方移民政策,目的是恢复与发展久经破坏的中原地区,遇到的阻力却恰与其深远的意义成正比。当时的官员不会去体谅老百姓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更不懂得组织民众去做思想工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多半是采取硬性逼迫的手段,造成了一些地方民众的反感。部分流氓无赖乘机煽动情绪,许多年轻人逃亡集结在外,不少郡县都出现了有组织的土匪或强盗。

献文帝面对民患不想大动干戈地镇压,就与公卿们商量:“朕本来是要为民除害,可惜让那些官员坏了事儿,以至于乱事频起。如今违犯的人多了,不可能把他们都抓起来杀了。我的意思是通过大赦安抚,你们觉得怎么样呢?”元城人侯屈说:“民众逃亡做强盗,这是大罪,如今不给他们定罪就把他们赦免,乃是‘为上者反求于下’(即本末倒置,不是执行政策的人的行为),恐怕不妥。依臣所见,不如诛杀首恶,赦免余党,此举足可安定天下。”清河人崔宏则说:“圣明的君主统领民众,目的便在于安定团结,而不是跟民众去较量胜负。赦免罪行虽不是正招,但却便于执行。侯屈的意思是先诛后赦,还不如一招赦免全部搞定为好!如果有人赦免了之后还不老实,到时再杀也不为晚。”

献文帝拓跋弘赞同崔宏的建议,依计执行,果然民众不再为乱,对于继续作乱搞破坏的少数人,拓跋弘又派将军于栗领兵一万前去平定,很快解决了不安定的因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