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660章 全是赝品

第660章 全是赝品

刚进去,楚健就开始皱眉。

看到楚健皱眉,周素心头一跳,暗道:不会吧?

然而,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楚健问道:“你确定他们是柳家的熟人?”

“这些拍品,有问题?”周素不答反问。

“问题大了,我都能看出来。”一旁的沈世杰不嫌事大地说道。

别的不敢说,但那件青花大缸,他敢保证一定是假的,一模一样的青花大缸,他才看到不久呢!

好家伙!都搞成批发了吗?

还光明正大拿出来坑熟人,这就有点不道义了吧?

周素懵逼:“你都能看出?”

沈世杰翻了个白眼,这是有多看不起他呀?他指着那尊青花大缸说道:“就这玩意,我们前段时间在大西北见过,人家用来喂狗。

那是冲我们设的一个局,可惜演员的演技不过关,我们当场就识破了。”

此缸胎土细腻,泛火石红,可见红糖斑点。造型端庄规正,直口溜肩外突。腹微缩,浅圈足,足墙精修成黄鳝背状。

不得不说,仿得还真像。

如果让沈世杰他自己鉴定,肯定是看不出猫腻来的。不过,对于这种重宝,沈世杰在自己不确定的情况下,也不会掏钱包,坑不到他。

古玩行就是这样,只要你不心动,这行的水再深,也淹不到你。

“不应该呀!真的是熟人,我表姐的一个伯伯送过来的。”周素说道。

“要我看,他应该是知道的。”沈世杰说道。

周素:“为什么这么肯定?”

“很简单呀!这种宝物,只要不是特别困难,一般都不会拿出来拍卖。你知道宣德青花大缸的存世量是多少吗?”

沈世杰自问自答:“不会超过十件,尤其是这种云龙纹大罐。你要是有这样的宝物,又不是很缺钱的时候,你会拿出来拍卖吗?”

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罐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巅峰之作,胎质细腻、画工精湛、色泽浓艳,以云龙纹为主题,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其珍稀之处在于存世量极为稀少,据史书记载,宣德年间青花瓷的产量有限,而云龙纹大罐更是凤毛麟角。

周素傻眼。

这么一听,好像真的不可能。

“但是……”

沈世杰摇头:“没有但是,他肯定是知道的,想要借助木棉花拍卖公司的渠道处理掉。”

几乎行外人都知道,宣德青花以其胎质细腻、画工精湛、色泽浓艳而着称于世,成为了后世藏家争相追逐的珍宝。

作为专业的收藏家,不可能不清楚,尤其是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罐。

别人要是拥有这样的宝物,都舍不得拿出来给人看,何况是拿出来拍卖。

楚健表情严肃:“问题是,这六件拍品,一件真品都没有,像话吗?”

此话一出,周素彻底呆住。

别说她,就连沈世杰都难以置信。

他知道那尊宣德青花大罐是赝品,但万万没想到,一件真品都没有。对方是怎么敢的呀?这不是明摆要坑木棉花拍卖行吗?

“我问问。”周素寒着脸。

她是真的生气了。

妈的!这要是拿出去拍卖,他们在港岛的第一战就会变成笑话,以后她也别想在这行待下去了,没脸,同行会笑死。

说完,周素到外面开始打电话。

虽然不知道她打给谁,但楚健他们都听到了,骂得非常难听,喊妈量极高。很难想象,那是一位美女骂出来的。

沈世杰看其他的五件,研究一下。

“这也是假的?”他也看得冷汗直流,太像真的了。这批货,仿得简直以假乱真,反正他是肯定会中招。

比如他手上的这面古铜镜,很难想象是假的。

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制造的鼎盛时期,唐镜不仅继承了汉魏的文化传统,而且吸收了边疆民族的艺术成就,同时对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兼收并蓄,融汇一体,构图更加精细,使铜镜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很多人不知道,铸镜业是唐代最精细的工艺,每逢八月五日,也就是唐玄宗的生日,人们都将铜镜作为礼品送人,祝福长寿,这一天被定名为“千秋金鉴节”。

这时的铜镜种类繁多,纹饰华丽,其珍禽异兽,花鸟鱼虫,佛教世界,神话传说皆是艺人们的创造源泉。

可以说,唐代的铜镜就像是中国传统的铜镜文化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

眼前的这面月宫镜,属于比较常见的唐镜。

这个月宫镜很漂亮,它采用了多边菱形,内中有桂树、有玉兔捣药,还有桂树蟾蜍。

上面还有经典的铭文。

唐镜铭文十分规整,没有汉镜铭文缺笔少画的现象。字体多为正楷,字形扩大,字文清晰,笔法谶巧而不苟,十足表现出瑰丽华美之姿态,最富时代特性。

沈世杰看着古铜镜的包浆等,真的看不出是赝品。

楚健问他:“鉴定古铜镜的六要素知道吧?”

“镜色、镜形、镜纽、镜座、镜纹,以及镜铭。”沈世杰几乎脱口而出。

跟着楚健这么久,多少还是有些长进的。

就拿镜色来说,战国铜镜表面的色泽多发黑。西汉早期的铜镜,表面的色泽与战国时期极为相似。西汉中期之后,铜镜表面的色泽多发银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表面色泽多为黑褐色;唐代铜镜的表面色泽多为银白色;宋代铜镜的表面色泽多为黄铜色。

此外,元代的铜镜表面色泽几乎都是黄铜色;明代的铜镜表面色泽多为黄白色;清代的铜镜表面色泽多为黄色。

镜形好理解,就是古铜镜的形状。

镜纽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

“那你看看镜纽,是不是唐镜的特征。”楚健跟他说道。

“镜纽是哪里?”李源不懂就问。

沈世杰指了指:“这就是镜纽。”

了解中国文化就会发现,“纽”在很多物品上都存在,比如印纽等,其实就是凸出来的那一块东西。

别小看那点东西,一件物品的文化精髓,往往体现在“纽”上。

“纽”可以雕刻成各种形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