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办正事
第185章 办正事
朱雄英是在初春的时候离开的应天府,而回来的路上,四处都是春意盎然。一路走来,也看到了不少百姓开始准备了,现在还没有插秧种田,但是已经有了不少百姓牵着耕牛或者人力在犁田,也看到了一些百姓在田间地头摘野菜。
朱雄英对此倒没有多说什么,青黄不接的时候对于百姓来说最为困难,吃些野菜很正常。
粮食之类的其实也不需要担心太多,就算是没了种粮,其实大明朝朝廷也是可以给百姓赊欠。
要说对于民间疾苦,老朱是深有体会的。对于百姓的关爱,老朱也是力所能及的。对于地主豪绅非常严苛,但是对于百姓老朱是非常宽仁的,这也是和元朝截然不同。
老朱曾说元朝失之于宽,只不过这表现在吏治宽松、政简刑轻、文化多元、不抑兼并、重商轻税。
只是这种‘宽’,一旦管理水平不够,管得不够多、不够全、不够严,那就是天下大乱。对于底层百姓的死活,那些统治者可不管,造成的结果就是吏治不清、行政效率低下。
宽容肯定没问题,但是朝廷不能是甩手掌柜,不能真的什么事情都是交给地主阶级去做。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朱雄英也知道有些百姓生计艰难,在任何年代都有这样的事情。
不过大明朝现在在休养生息,也算得上比较安宁,所以百姓是可以安居乐业的。现在大明朝有着勃勃生机,民富国强已经越发明显了。
看到巍峨的应天府城墙,朱雄英就忍不住开心起来。出去一个多月确实非常有意思,但是现在回到了家,他也会觉得开心、会觉得期待。
刚到城门,朱雄英就忍不住愣住了,他本来是打算低调的回城。但是很明显他的如意算盘打不响,好多的事情显然也都不是朱雄英能够做主的,老朱有老朱的想法。
朱允熥一身郡王朝服,领着一众兄弟。哪怕其中很多是堂兄弟,那也是兄弟,这一个个的少年或者小萝卜头,像模像样的列队,这一个个的也是比较严肃。
朱允熥站出来,大声说道,“臣弟朱允熥,率宗室诸弟,恭贺皇太孙殿下巡视荆楚返京。”
不用想,这肯定是老朱和朱标交代的,朱雄英跑出去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跑去救潭王朱梓了。迟迟不归,那也有可能就是朱雄英想要躲清闲。
但是在正式的场合就不能这么说了,皇太孙千里救叔自然值得传颂。可是皇太孙迟迟不归,那是因为奉旨巡视地方,这也是皇太孙关心国计民生啊。
朱雄英也是装腔作势、随机应变的高手,平静说道,“本宫安,诸弟平身。”
朱允熥等人这才行礼起身,这一下一个个的都开心起来。尤其是朱允熞这样半大的小屁孩,更是一个劲的想要让皇兄看到他,他可是很听话的、也是办了大事。
朱雄英也是准备上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戏码,对于看到弟弟们,他还是挺开心的。
“倒是有点长进。”朱雄英也是欣慰,摸了摸朱允熥的脑袋说道,“现如今倒也不怯场了,你就该有如此气魄。你是祖父血脉,岂能怯弱?”
朱允熥就立刻说道,“哥,俺都知道了,俺现在可不怕事,俺从来都不怕事!”
这倒是,被惯得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能怕事那才有鬼。这小子也是恃宠而骄的典型,在皇三代里头,这个才是真正的让人头疼的角色。
朱雄英那是懂事、英明睿智,所以有些时候让人敬畏。但是朱允熥,单纯的就是熊孩子一枚。
看着本分的朱允炆,朱雄英也是夸奖几句,“少年如玉有诗名,俺家允炆喜读书、好读书,这是好事。只是切莫死读书,要读通、读透,寻常也要多走多看,要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
朱允炆自然乖乖点头,忙不迭说道,“臣弟谨遵皇太孙殿下教诲。”
捏着朱允熞的胖脸,朱雄英就忧愁了,“你这倒是吃的不少,都快和伱三哥有的一拼了。回头俺带你骑马、射箭,这般长下去可不太好。”
这边觉得朱允熞是个小胖墩,下一刻朱雄英就真的看到了一个胖墩。
朱允熥小时候比较胖,现在也有些富态,但是眼前的朱高炽,那是真的有些重量级了。这个小胖墩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喜欢动、也管不住嘴。
“你啊!”朱雄英叹了口气,说道,“俺记得你也是会箭术,现在都给荒废了,只是想着经籍了?这可不行,你是燕王世子,岂能如此?”
小胖墩露出憨笑,虽说着‘谨遵教谕’之类的,但是未必就当回事了。对于自己这个堂弟,朱雄英也是有些了解,比较好学、也算是宽仁的性子,只是小小年纪的也有些笑面虎的意思,憨厚的外表下也有些小腹黑。
就在朱雄英和弟弟们打完招呼的时候,朱允熥凑过来,“哥,大姐和二姐也来了,好些宗室勋贵女眷也都出城了。”
提到这个时候,朱雄英也纳闷,“咋了?俺回京还要她们迎接?这是踏青还是如何?”
朱允熥立刻冲着朱雄英挤眉弄眼,那意思自然是再明显不过了。
朱雄英也懒得理这个耍宝的弟弟,也不在乎其他人灼热、八卦的目光,朝着女眷那边走去。
朱清蕙立刻盈盈下拜,“臣妹恭贺皇太孙殿下巡视荆楚而返。”
瞪了一眼朱清蕙和朱清宁,朱雄英径直走到何玉瑶跟前,“过些时日母妃生辰,你回头抄些孝经,到时献与母妃。”
何玉瑶脸色通红,不过立刻行礼,“臣女领旨。”
朱雄英想了想,又说道,“过些时日你身份也就不合适了,去开平王府之后,记得替俺在先开平王灵前祈福。若是有闲暇,让你父兄送你去趟归德老家,在徐王庙祭祀三日。”
虽然皇太孙的话似乎很平静,甚至有那么点直接命令的意思,不过何玉瑶没有任何不高兴,心里现在是巨大的惊喜。哪怕这些天也都明白了被皇太孙看中,能够服侍皇太孙本身就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何玉瑶其实也是担心,虽说关于她被选为太孙妃的声音不小,从种种迹象来看,也不像是侧妃的待遇,不过难保不会出现变故成为侧妃之类的。
而现在太孙安排的事情,那就能说明她的身份不一般。不管是在开平王灵前祈福,还是回皇后老家祭祀,那都是让她以孙媳的身份出面。
虽然提前了一点,看似也没个名分等等,但是有些事情老朱家不是特别在乎。
皇帝没有登基前自立吴王,可是称帝后曾经将‘吴王’这个王爵给了现在的周王。哪怕现在改封了,不过这要是真的在乎一些事情,皇帝当初就不会册封一个吴王。
何玉瑶也明白,如果她被册立被太孙妃,归德那边该祭祀还是要祭祀。可是开平王那边,她就不能祭拜了,到时候她的身份就要成为‘君’了。
这也算是打个时间差,皇太孙要求这么做,何玉瑶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至于抄写《孝经》,那也是天大的殊荣,给太子妃抄写《孝经》,哪怕是勋贵女眷也没资格。
说完这些,朱雄英也没有理会其他目光灼灼的少女们,对于那些没有长开的丫头,他没兴趣。
至于何玉瑶现在就是脚踩棉花一般,大明朝宗室女眷对她的热情自然提升一大截。皇太孙的话她们多少都听到了一些,这一切也都是确定了何玉瑶身份和地位。
而那些武勋的女眷,对何玉瑶就是要羡慕、嫉妒的同时也要讨好。哪怕现在她们是国公之女、侯爵之女,可是东莞伯之女就要成为太孙妃了。
这一下也算是给了何玉瑶一些尊荣,朱雄英也没有太在乎,只是入城。
现在就得组织好措辞,虽说在外头撒野的时候不在乎,因为祖父祖母打不到他。可是现在回家了,这要是说错了话,那么挨一顿打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别看朱雄英在外头是威风的皇太孙、大将军,可是在祖父祖母跟前,就是孙子。
朱雄英这边在担心,朱梓其实也是在担心,自己做了蠢事,回宫后肯定要被责骂。
哪怕也算是做好了心理建设,不过在事到临头的时候难免还是有那么一些紧张的。其实潭王妃于氏也在担心,皇帝和皇后爱护子嗣,但是他们绝对会对没能照顾好潭王的王妃有些处罚。
回一趟家还是要有些忧心忡忡、胆战心惊的,这上哪说理去?!
不过这一切大概也是咎由自取吧,这要是没有犯事,自然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底气不足。
还是先发制人比较好,朱雄英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就是理不直也要气壮,要是没有一些有效的措施,朱雄英势必是要被全家人批判,这显然就不是朱雄英希望看到的。
反正朱雄英觉得自己有底气,他可没有犯错,犯错的那是八叔,俺可是去办正事的!
就这么做,这才是最正确的应对长辈批判的办法,这一招朱雄英使出来始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