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心眼
第203章 心眼
罚跪这样的事情对于朱雄英来说也不算陌生,哪怕他一直都非常受宠,可是这么些年也有过被罚跪的经历。更何况朱雄英也清楚,他的罚跪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马皇后那边看看时间,差不多一刻钟了,也就差不多了,不用继续跪了。
朱标起身后就继续抱怨,“看看你做的那些事,还牵连到俺!你要是省点心,就不要为难为父!好歹也是大将军、眼看着就要娶妻生子了,自己捅出来的篓子就自己补上!”
朱雄英就觉得冤枉,也非常的无奈,“爹,俺那事办的还算周密,俺本来也不指望瞒着祖父祖母。就是觉得这么快就被知晓,肯定是你那边透露了风声。”
“那和俺可没干系!”朱标立刻撇清,说道,“都是伱自己的事,俺可不知道那些。”
无语的朱雄英更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不过想想看好像也可以理解了。自家老爹实际上有不粘锅属性,尤其是在一些事情上,那是绝对的‘油滑’,想要坑他可不容易。
马皇后白了一眼朱雄英,还在抱怨,“你自己说说,整天都是在琢磨些什么事!”
“就是想要寻个财路,俺们大明缺钱啊!”朱雄英理所当然的说道,“这两年大概不打仗了,只是俺们也不能歌舞升平,该练兵还要练兵。疏浚运河、修行水利,还要准备迁都的事,哪个能少花钱了。再者说了,紫金山那边开销也不低。”
老朱不乐意了,瞪着朱雄英说道,“盼着早些当太子是吧?俺这个开国皇帝的陵寝都寒酸不堪,那大明的威严何在?”
“俺是觉得那边不够好,总觉得配不上祖父。”朱雄英才立刻说道,“一般皇帝一登基就要忙着修建陵寝,好些皇帝都用了国库一小半银两修陵。祖父倒好,登基了十五年才修陵寝!”
这倒也是实话,老朱是洪武十四年才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那时候的老朱都五十出头了,才开始准备这些,不得不说比起很多的皇帝晚了太多。
老朱倒不是特别在意,只是说道,“俺真要是住过去了,也不至于寒酸。俺在那就成,有个大坟包也就是那回事。”
老朱说这话显然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他不需要一座宏大的陵寝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他的陵寝在那里,自然也就注定了意义非凡。
只不过有些事情也不能不在乎,帝陵也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实力,尤其是开国皇帝的陵寝,真的要是太寒酸了,那也有些说不过去。
老朱就看着朱雄英,说道,“真要是到了那会儿,你就老老实实在关中那边,龙首原、九嵕山那些地也不错。俺早年定了规矩,皇陵当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
朱雄英就沉默了片刻,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但是老朱说的也是实话。
如果朱雄英登基的时候已经迁都了,肯定就要在关中地区修建陵寝。至于朱标的话,他登基的时候要是没有迁都,那就是紫金山这边。要是迁都了,那就只能在关中了。
皇帝有些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这一点朱雄英自然心里清楚。所以哪怕有些不乐意,那也只能接受现实。老朱其实也希望自己的儿孙都在跟前,只是他更加清楚,要是他现在下了什么旨意,那以后的子孙后代都不能踏实了。
到时候劳民伤财等等就不用说了,说不准皇家的体面也毁于一旦。
真要是规定了皇帝的陵寝只能在应天府,那以后在关中的皇帝说不定就要效仿秦始皇了,到时候就要和一大堆海鲜为伍了。
自家孙儿想要置办点家业,虽说觉得这孩子想多了,做的事情也有些不太体面。但是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么有些事情就不用严苛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行了。
自家孙儿也足够聪明,会知道那些事情不能大肆张扬。至于文武百官,该知道的会知道,不该知道的肯定就继续不知道,也没什么好在乎的,这件事情还是可控的。
说到底就是朱雄英做的事情放不上台面,但是私下里做也就行了。最主要的是真的要是有什么事情了,肯定推出来一些人背锅,绝对不会影响到皇太孙的名声。
其实老朱和马皇后知道这些事情也不需要奇怪,因为朱雄英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也没刻意隐瞒。
更何况朱雄英也算是需要一些便利,市舶司被取消了,不过此前还是有些官员负责这些事情。这些官员们也可以帮帮忙,毕竟做远洋贸易不是那么简单的。
此前朱标知道这些事情,也是因为朱雄英‘不遮掩’,朱标自然可以意识到。
也不得不说朱雄英还真的是有恃无恐,这样的一些事情都不会想着遮掩一番,真是胆大包天到了一个极限了。真要说起来,也算是朱雄英对老朱、朱标,也不会刻意隐瞒,都是光明正大。
“爹,俺想着还得要一些锦衣卫的人。”朱雄英就满眼期盼,“俺的人出海不只是带着货物、商人,肯定也有一些军士。锦衣卫的探子也要去,摸摸周边藩国的底细。”
这些也是锦衣卫的职责,他们可不是说只会监督百官、炮制大案,策反敌国将领、刺探外国情报,这也是锦衣卫的重要工作之一。
朱标看了一眼朱雄英,就觉得奇怪,“都这般久了,锦衣卫的人你调不动?”
朱雄英连忙讨好的说道,“要是寻常的事,自然是能指使。不过现如今这般事情就够呛,锦衣卫不少人估计也不敢动。”
老朱就抢先说道,“你也是不成器,都带兵的人了,跟前也有个锦衣卫听用,现在办事还这般不得力?早年你爹跟前都没人,锦衣卫也是能如臂使指。”
那能一样么,朱雄英有些时候都嫉妒他的老爹,那待遇让历史上无数太子嫉妒到发狂。就算是以后,估计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开国顶级文武一窝蜂的打包到东宫,皇帝和太子共用一套班子。很小的时候就被老朱手把手教着处理政事,二十岁就临朝听政,这十来年大大小小的政事基本上都是太子先处置再去告诉皇帝......这常务副皇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事实。
朱雄英就算是非常有权力了,不过他也不敢说自己接手了太多的权力。
朱标想了想才说道,“锦衣卫在漠北那些地还要好些,西洋那头就差点意思了。”
西洋,其实也就是大明对东南亚一带海域的称呼。不要说锦衣卫了,就算是大明朝的军事力量,也确实是侧重北边的威胁,对于中南半岛的重视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找你岳丈。”马皇后就说道,“他们以前在岭南有些势力,你真要是折腾一些事情,就找何家。把他们都给绑住,一个太孙妃还不够,你得牢牢的控制住他们。什么时候皇帝、太子的话在他们那头不如太孙的话管用,你什么时候就练出来了。”
不愧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贤内助,哪怕是这些年一直都不太干涉朝政,也千万不要以为马皇后就没了影响力,很多的事情她都是心里有数的,不过也就是不想开启后宫干政的坏头而已。
朱标这时候也说道,“你祖母说的在理,岭南那边何家还是有些明面上、私下里的势力。你要是能够接手过来,不要说你做的那些事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
看了看老朱和马皇后,朱雄英其实早就知道选择何玉瑶也是出于政治考量。现在看看更是这样,通过他的婚事加强对岭南的进一步控制,这也是老朱他们早就在考虑的事情。
朱雄英眼珠子乱转,看到他那一脸笑意,马皇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何家那丫头成为太孙妃,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自家孙儿肯定不是好欺负的,根本不用担心什么河东狮。除了身份的区别之外,更因为自家孙儿从小就心眼多,只有他欺负人的份,可没人能欺负他!
看起来还是要多多的考虑一些事情才行,虽然朱雄英有资本去经历一些失败和挫折,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早点做出成绩,拿出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出海去做一些贸易,去尝试着发展海外贸易、建立一些文化政治交流,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知道历史走向的朱雄英,也更需要这么做。
时间看似比较宽裕,只不过朱雄英也不想再等,早点办成这些事情,就早一点扭转一些局势。不断的积累和发展,也会对大明有着更多的好处。
将一众武勋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也是应该的,吃独食肯定不行,朱雄英只是要拿走最大的那一份好处而已,要让武勋看到足够多的好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大明效力。
原因,自然就是朱雄英代表的是皇权,也需要一些阶层来维护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