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都没闲着
第251章 都没闲着
朱雄英钓到了一条小鱼,他倒是没有不高兴,但是身边不少人有些紧张。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的表情难看一点,很多人就要惴惴不安了。
好在他不是什么事事争强好胜,这么点小小的状况根本不算什么。哪怕是空军也无所谓,稍微放松一下也就足够了,没必要因为这么点小事情就在这里大动肝火。
回到了凤阳皇宫,朱雄英对何玉瑶说道,“这几日要准备一下,要春耕了。”
何玉瑶有些为难,也有些不好意思,“夫君,臣妾自幼没有下过田地,怕是做不好。”
“也没大碍。”朱雄英能理解这些,笑着说道,“又不是真要你去种地,你到时候就跟着俺好了。到时候拿着小耙子挖窝、撒上种子,那也就够了。”
提到种田这些事情,朱雄英其实也不拿手。别看老朱自封为皇帝里头最会种田的,可是他的儿孙里头多半都是不会种田。就算是朱标、朱雄英跟着老朱亲耕很多次,可是真要让他们种田,说不准也是歉收乃至颗粒无收。
朱雄英有些好奇的看着何玉瑶问道,“你也是嫡女,每年亲耕都没去观礼?”
这也是事实,皇帝亲耕那可不是小事情,文武百官要随行,朝廷命妇等等也要去观礼。
朱雄英自打会走路之后就跟着去亲耕,不管是能不能帮上忙,只要他出场了,那就是一个态度。尤其是朱雄英每次亲耕的时候也都是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这也是彰显着以农为本的态度,这也是文武百官赞颂的一个原因。
“臣妾倒是没有福分。”何玉瑶解释说道,“前些年祖父尚在,我自然不能去观礼。”
也对,何真还在的时候,何玉瑶还真的没资格去观礼。东莞伯的孙女,身份不够看啊。
小两口说着话,虽说是新婚燕尔的,但是也没什么问题。两个人的相处也算是比较融洽,这小夫妻两个现在的相处状态,也确实非常不错。
要说现在感情多深那也不至于,可是两个人也都知道自己的身份,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的婚姻,在这个年代太正常了,就当做是先成亲再恋爱好了。
就在朱雄英准备休息的时候,他忽然间觉得有些不对劲。
看着何忠贤,朱雄英指着案几问道,“这些奏章是何时送过来的?”
“回殿下,今日送来的。”何忠贤立刻回答说道,“太子殿下说了,这些事情也不算急,殿下也不用急着批复。”
这就让朱雄英有些哭笑不得了,但是也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状况。
虽说他回了凤阳老家,只不过这不代表就是在度假。祭祀这些事情自然该做,可是也不能耽搁了练习朝政,所以该看奏章还是要看,该处理一些事情还是要处理。
朱雄英没有立刻休息了,仔细看着奏章,忽然间忍不住有些皱眉。
老朱打算在北平行都司设立了儒学、教习武臣子弟,这肯定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有些武勋子弟不学无术,尤其是好多武勋出身贫寒,现在得了富贵有些得意忘形。
而他们的一些子孙呢,自然也就是有些跋扈、纨绔,这样的事情不是极个别现象。这样的一些状况,自然也就值得老朱等人重视起来了。
毕竟武勋集团不适合特别强大,但是武勋集团可是老朱计划当中制衡文官集团的。
在北平建立一些学堂专门教授武臣弟子读书,这也正常。毕竟北边现在也有不少武将,不能觉得有爵位的武臣才重要,一些中高级将领也需要重视,他们的子孙也需要培养。
尤其是大明朝军户的世袭制,这些武臣子弟的水平,也影响着大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朱雄英拿起毛笔,然后开始批复起来。读书识字没问题,但是这到底是武臣子弟,不能一味读书。兵书战策要学、行军打仗也要学,这才是根本。
武臣咬文嚼字可不行,他们应该知道带兵打仗。哪怕有着一些所谓的家学渊源,可是朝廷也需要做朝廷的工作,要培养一些后起之秀。
朱雄英批复完,翻看着冯胜送来的奏章。这是奏请在广宁府设立广宁卫,这里也曾经是金朝就有的军事重镇。
冯胜的意见很明显,在广宁设立卫所,可以弹压女真部族。
千万不要以为女真就是在明朝中后期才强势,他们现在在辽东、努尔干都司就比较活跃,现在有着所谓的女真三部。哪怕被称为野人,也是一股子力量。
朱雄英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意见非常重要。他不只是要在广宁设立卫所,而且还是要升级,这里以后就要成为总兵府,弹压女真需要从这里开始。
认真的写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虽说朱雄英现在掌管着五军都督府,不过设立卫所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老朱和朱标点头。
哪怕朱雄英知道自己要是设立卫所,他们大概率不会反驳。不过还是要有理有据,这是朝廷大事,不能仗着自己受宠就胡搅蛮缠,那不是一个成熟的表现。
何忠贤注意着时辰,在一个小太监提醒后连忙对朱雄英说道,“殿下,戌时了,该安寝了。”
差不多夜里八点多,不算早自然也不算晚。不过在没有太多夜生活的大明,这个时辰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可是朱雄英还在批阅奏章。
不要说朱雄英了,老朱和朱标这个时候大概率也没有休息,他们案头的奏章更多。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老朱这样的抱怨不是没原因的,他的勤政也从来都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有老朱的以身作则,朱标和朱雄英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这大概也是废除了丞相的一个影响,皇帝的工作量暴增。哪怕现在朱标和朱雄英也在帮忙处理一些事情,只是这祖孙三代依然是时常感觉到时间有些不够用。
该休息的时候肯定还是要休息,朱雄英觉得自己的睡眠时间还算充裕。主要是睡眠质量高,再加上实在是困了,白天的时候会午睡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美美的睡了一觉,也不用特别早起来,朱雄英自然也就觉得十分轻松。
和何玉瑶用过早膳后,朱雄英就出宫了。既然都要准备春耕了,他自然也就要忙起来,要仔细的去田间地头看看,看看百姓和官府对于春耕的准备工作。
哪怕朱雄英看起来是打算发展一些商业活动,可是他更加知道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要是没有足够多的食物可不行,黄金、宝石那些东西可没办法让人填饱肚子。
虽说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进入春耕,但是一些农民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要开始犁田、翻地,也可以看到一些妇孺带着孩童在田间地头寻找着一些野菜等等。
虽说现在大明朝看起来安宁了,粮仓里的粮食也多了不少。只是百姓们普遍还是一天两餐,想要顿顿吃白面馍馍、干饭,那也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现在‘青黄不接’的初春,很多百姓都是吃的稍微稠一点就算不错了。搭配着一些野菜、榆叶之类的,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朱雄英也没有多说什么,生产力水平就在这里,现在也没办法要求太多。高产的粮食更是没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在北方春秋两季夏麦秋粟加起来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亩产。而南方呢,两熟的水稻其实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亩产,好一点的田地两季加起来可以在五百多斤的产量。
没有化肥、没有尿素,更没有亩产千斤的粮种也没办法要求太多。
总体来说情况还算不错,这也使得朱雄英安心了不少。在凤阳这些地方也不全是风调雨顺、政通人和,但是相比起其他地方,这里到底是要好不少。
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在凤阳帝乡、南直隶,很多人也不敢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胡作非为。尤其是现在的皇帝‘嫉恶如仇’,更是让一众达官显贵、地主豪强本本分分。
一连三天,朱雄英都是在认真的四处考察,除了在田间地头走走,也要去问问百姓。
除了当地的一些土着之外,自然也要问迁徙而来的移民,都要过问一番。
总体来说情况还算是不错,这也使得朱雄英心里踏实了不少。看起来凤阳府的百姓们对于生活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起码觉得有了一些盼头,觉得现如今也算是安宁。
在朱雄英忙着的时候,何玉瑶其实也没有闲着,召见了一些命妇。自然也就是问着种地的时候,这些事情可不敢耽搁,很多人都盯着呢。
皇太孙妃第一次参与春耕,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只是一个仪式,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懂惹出笑话。
这一点何玉瑶非常的清楚,这也是她一直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就算没有多么的出彩也不要紧,首先第一点是绝对不能犯错,这些也都是她在意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天潢贵胄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