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满意
朱慈烺也是一阵头疼,眼前的情形,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昨晚他在父皇面前据理力争,力劝父皇坚守到底,本是想告诉父皇,大明江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坚持到勤王大军赶到,一切都还有转机。
哪知这番话在崇祯那里没起到什么效果,却是说动了巩永固和刘文炳。
两人当场提出了让朱慈烺监国,被崇祯以“太子年幼无知,心内浮躁,不足以掌控全局”为由驳了回去。
当然,朱慈烺也没监国的想法。
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如今国库缺钱,不论是安定人心,还是补充军需,各处都需要钱财。哪怕是他登基为帝,在短时间内,也改变不了缺钱的现实。
回到东宫,他还在想着如何去和李自成周旋,尽量拖到吴三桂的到来。没想到不过是一夜的功夫,崇祯毫无征兆地将他推到了监国的位置,让他成了文武百官的质疑对象。
有崇祯这样一个多疑的父皇,监国可不是一个好差事,一不小心,就犯了父皇的忌讳。
更何况,他父皇近日的行径越发令人费解,居然还在圣旨中自称“龙体不豫”,明明昨晚他告退的时候,崇祯还是精神百倍,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病痛。
费解归费解,既然到了监国这个位置,眼下千头万绪,也由不得他迟疑。
新官上任三把火,查抄陈演是他烧出的第一把火。
陈演此人,才能平庸,又贪心刻薄,在首辅位置上十个月,收受了不少的贿赂,也得罪不少的人,又因月初的南迁之议,惹了崇祯的厌烦,被拿掉了首辅位置。
这样的人,最适合拿来立威。
朱慈烺也不是没打过京中勋爵的主意,京中那些开国元勋的府邸,经过了上百年的传承,府里都有不少的积累,若是能查抄上几家,国库的窘境自会大大缓解。
然而当此非常之时,大顺军陈兵于城外,城内万万不可出什么乱子。像徐允祯这种地位的勋爵,在军中地位卓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有什么横行不法的证据,也不能轻动。
“定国公是我大明柱石,本宫断不会做出自毁长城之举。姑父稍安勿躁,我这就把高时明和王之心唤来,听他如何应对。”
巩永固怒气未消,说道:“我刚将饷银发到将士手中,总算有了些士气,东厂就去抄定国公的府邸。这群阉宦,分明是故意和我过不去!”
因有着驸马的身份,巩永固和崇祯的关系一向不错,从没把东厂和锦衣卫放在眼中。刘文炳又解劝了几句,巩永固总算怒气稍解,说道:“等会儿见了高时明这个奴婢,我问个清楚,若是他有一句回不明白,我非抽他热嘴巴不可。”
然而他没有等来高时明,也没有等来王之心。
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东厂那边终于过来了人,一行五个太监,朱慈烺当即就认出了为首的那个太监,正是前两日随着自己一道去和谈的高悌。
向三人一一见礼之后,高悌细声细气说道:“奴婢高悌,奉干爹的命,特来伺候殿下。”
高悌只是司礼监一个寂寂无名的太监,巩永固和刘文炳自是从未见过。见高时明派了这么一个人过来,巩永固顿时勃然大怒,质问道:“高时明呢?太子传唤的是他,为何让你过来?”
“干爹厂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就遣了奴婢过来。巩驸马稍安勿躁,既然殿下有召,不管是谁过来伺候,总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高悌说完,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一个青衣小太监捧着一个匣子走上前来。
“这里有五十万两银票,不知殿下可否满意?”
朱慈烺眉心直跳,只觉这一幕似曾相识,命田存善接过匣子,打开来看,果然见里面放了一摞面值一万两的银票。
刘文炳伸过脖子去看,见匣子里满是银票,不由好奇了起来。
“这银票是哪儿来的?”
高悌挑了挑眉毛,笑道:“当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干爹到定国府上和定国公聊过之后,定国公感念君父之难,将士之苦,甘愿献出一半家产,以解燃眉之急。”
“你们对定国公用刑了?”
巩永固脑中当即就蹦出了这个念头,刘文炳附和着点了点头,两人一齐盯着高悌,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个答案。
高悌脸上堆满了笑,说道:“啊呦,巩驸马说笑了,定国公位高爵显,圣眷正隆,奴婢们巴结还来不及呢,哪里敢用刑?干爹只不过是去拜见定国公,京中却以讹传讹,成了我们东厂查抄定国公府。”
“那定国公为何会主动献银?”
“这就非奴婢所知了,日后巩驸马见了定国公,可亲自问他。”
高悌笑着应了一句,转头向朱慈烺问道:“殿下可还要奴婢伺候着?司礼监那边还有些俗务,若是无事,奴婢告退。”
近两年来,大明一十三省战火不断,国库那点微薄的收入全用在了御敌讨贼,加上各处天灾人祸,税收一年比一年少。国库缺银,在京城之中早已不是秘密。
面对着五十万两银子,巩永固居然自觉理亏,原本想要质疑司礼监的话,也就没法再说出口。
待巩永固和刘文炳告退,吴国华从偏殿里闪身出来,笑道:“原本我还担心皇上会派司礼监和殿下制衡,没想到,高时明居然主动给殿下送来了这么一个大礼。”
朱慈烺总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司礼监就从定国公府弄来了这么多银子,其中必然还有隐情。
不过,如今不是去追究这些细枝末叶的时候。朱慈烺合了银票的盖子,淡淡说道:“国库缺口太大,五十万两也只供一时的开销,若是想稳定人心,还远远不够。”
作为长伴朱慈烺身边的老师,听到朱慈烺如此说,吴国华当即就明白,朱慈烺一定是想到了什么法子。
“殿下可有什么好主意?”
“好主意没有,烂主意倒是有一些。”
说完这句话,朱慈烺忽而笑了起来,“既然有了这五十万两,就让钱生钱好了。”
听了朱慈烺的计划,吴国华也是笑了起来,“那殿下的令旨可要快些发出去才好,莫要被他们抢了先。”
当晚,朱慈烺以监国太子的名义下发了他的第一道令旨。
令旨中的意思很简单,闯贼围城多日,不日就会攻城,国难当头,须得上下齐心,凡有借国难敛财者,一律严格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