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门户
第206章 门户
史可法并不知道路振飞心中所想,他此刻所思,唯有当下如何应付皇上的圣命。
路振飞所言不错,如今淮安府查出这么多的隐占,扬州府虽然还在查,但和淮安相比只多不少。
这么大的事情,他身为督师,若是不管不问,未免说不过去。
可该如何动手,又从哪里动手,史可法一时毫无头绪可言。
若是去问身边的那些幕僚,怕是又要七嘴八舌,最终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路振飞倒是有些才具,也能给他具体的建议。
只不过听他的语气,似乎也是想按着旨意追查到底,将卫所里的那些犯事的人揪出来治罪。
这就违背了史可法的本意。
正踌躇间,一个军士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一封信递了上来,说是京中内阁发来的信件。
史可法只觉来了希望,急急的拆开了信。
初看时一脸欣喜,然而一路看下去,脸色却是越来越沉重。
看到最后,史可法神色颓然,哑声说道:“朝中诸公这是何意?他们这是想要和抗命,还要让我来起这个头?”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太多,路振飞听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难道内阁也牵涉到此次事件当中,要鼓动着史阁部集体抗命不成?
这些先生们都是社稷之臣,担着天下的重任,若是公然和皇上对抗,那这大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阁部,出了什么大事?”
“你且看看这封信。”
史可法将信交到了路振飞的手中,神色依然难看。
路振飞接过信,初看也是忐忑不安,唯恐看到什么忌讳的话。
不过好在信中所言并不激烈,无非就是以天下大势开始分析,具言当今皇帝新立,朝事不稳,国用艰难。
南京立足江南,坐享地利,朝廷正要倚靠着江南的富庶之地,方能度过难关。
是以此次清查,万万不可牵连过多,影响到大明的国本云云。
看到最后,路振飞突然愣了一瞬,接着便长吁了一口气,笑道:“阁部,这不是内阁的文书,这上面似乎是……似乎是顾尚书的私印。”
“哦?”
史可法方才魂不守舍,看了信的内容,误以为是内阁劝他站出来当那个出头鸟,是以心中激愤,竟没注意到下方的印鉴。
经路振飞提醒,史可法这才注意到,果然最下方的落款不是内阁的大印,而是顾锡畴的私章。
史可法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身为辅臣,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朝臣和皇帝意见相左。
前朝的“大礼仪之争”、“国本之争”等事件,闹的朝野上下一片混乱,以致于宵小之辈从中作梗,国事日渐耽误。
只听路振飞自言自语道:“确是顾尚书所书无误,只是在下不明白,既然是顾尚书给阁部的私件,为何用的却是内阁的名义?”
这句话似是而非的话,让史可法心中一阵警醒。
他想起他来扬州之前,曾将人拉在一起,共商国是的情形。
在史可法的心中,蒋德璟的德行能力都不错,即便并非出身东林,也没什么值得挑剔之处。
但当日的情形却大失史可法所望,以钱谦益为首的朝中主人,对蒋德璟处处责难,令他这个组织的人也失了面子。
照史可法的估算,今日这封送过来的信,很大可能是顾、钱、姜商量后的结果,便打着内阁的旗号,送到了自己这里来。
“九畴他们着实糊涂,若是不赞成清查军屯,在朝中据理力争就是。如此假托内阁的名义,让我出面劝谏,无非就是看中我在外督师的身份,想让我效法马瑶草,借着手中的大军给朝廷压力,哼,我史可法又岂是这等人!”
路振飞点了点头,也道:“以在下来看,朝中的各位先生完全是杞人忧天。此次清查军屯,若是那些大户能补齐偷漏的税赋,淮扬驻军的粮草,至少两年之内不用担心了。”
史可法紧抿起嘴唇,说道:“他们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在排斥蒋中褒和方四长。”
“哎呀,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怎么……”
路振飞连连摇头,颇感无奈。
“先帝常言诸臣误国,此言非虚,在我看来,“门户”二字实为罪魁祸首。群臣结交,只看渊源主张,却混淆了君子小人之辨,门户之争导致了地域之分,地域之分又引发了恩怨之争,恩怨之争再引发了攻击之举。是以《春秋》一开始,就写了朋党的危害,意图让我辈有所警醒,不再重蹈覆辙。可叹朝中诸公,天天将圣人挂在嘴边,却不明圣人之义理,徒做意气之争,着实是误国良多。我最担心的是,难得众正盈朝的大好局面,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却因门户之争,最终闹的满朝风雨。”
这番话一针见血,路振飞听的颇为动容,起身朝史可法行了一礼,说道:“阁部高义,在下佩服之至。”
史可法苦笑一声,说道:“好了,你也别拍我的马屁了,他们都等着我的反应,你来给我出个主意吧。”
路振飞也不再迟疑,肃容说道:“在下以为,既然阁部如此痛恨门户之争,就更该秉公而断,显出您公正无私的态度来。朝中的先生们,只是一时意气,并无藐视君上之心,待此间事了,他们定会赞同您的所作所为。”
史可法也霍地站起身来,说道:“见白兄,您说的极是,我一时想岔,险些误了大事。”
就在当日,史可法以督师令,召集淮扬六处卫所指挥使及所辖千户到扬州听令。
与此同时,淮扬巡抚路振飞也向淮安、扬州二府下发了公文,凡有侵占军屯五十亩以上者,一律按侵占官田之罪收押,并由各县召集里甲,张贴告示,晓谕百姓,凡有举报查实者,按查出的数目给予奖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短短的几日之内,又有宿迁、沐阳等县百姓,举报县中大户以飞洒、诡寄、花分、虚冒等手段,隐匿家中田亩。
朝廷的突然强势,吓倒了一大批人,同样,也招来了许多怨恨。
正当两地以雷霆手段清查隐田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突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