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三汪水塘复活了
趁着村里舆论的便利,熙风和芝田立即着手大江塘的“复活”。
刘苦禧已经过世,他老婆跟着儿子过日子去了,没有种田,所以他圈占大江塘的那半,其实也已经荒废了。
刘旺去找了刘苦禧老婆和他儿子,老婆子和几个儿子都同意把那块田还回给村里。
刘智显还是不同意,但是不似之前那般油盐不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地拿回去可以,要补偿,要现金,两千个钱。
熙风给他两千个钱。
妥了!轮到“现场总工程师”上场了,仙女河的水在中间塘开挖之前就从上游撇到前头江去了,挖掘机可以直接进场。
大江塘的淤泥足有中间塘的五倍还多。
没关系,菜岭上完全可以消纳,可以多开出几十亩农田。
费了中间塘十余倍的精力,终于挖到了硬层,大江塘原有的形貌出来了。
出事了!
挖掘机收工的当天晚上,塘岸的青砖围墙因为底下淤泥清空,受不住力,倒塌了!
熙风、芝田和正明现场查看,没有人员伤亡,没事!重新修建就是了。
又把挖掘机请回来,把倒在塘里的青砖等全部挖起来,倒塌的残垣干脆一并挖掉,挖起的材料全部填了老基的坑坑洼洼。
大江塘的清理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最难啃的三江塘了。
熙风和刘旺到三江塘详细查看了,圈占起来的小池塘足足有三十三个之多。
也别一个一个谈了,干脆组织起来开会一起商量解决。
涉及到自身利益,三十三个“塘主”没有一位缺席,加上熙风、刘旺、刘正明,三十六个人的会场,刚开始“嗡嗡”一片。
刘旺叫停私下议论,先开了场,说明事由,接着讲道理,然后谈感情……
“塘主”不买他的账,打断了他,别说废话,谈点实际的,刘智显不是得了两千个钱吗,直接说赔多少钱吧。
“统一的标准,两千个钱一个小池塘。”熙风说。
“塘主”沉默了。
“不行!”塘主打破了沉默。
“为啥不行?”刘旺问。
塘主说:“刘智显那是空地,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小池塘里面有莲藕,清掉了不是损失吗?”
“我的塘里有鱼!”还有塘主这么说。
……
“除了两千个钱,小池塘里面的损失懒得去折算了,麻烦!直接一个池塘加两千个钱,一个共四千个钱。”熙风说。
他就想尽快复活三江塘。
三十三位塘主都沉默了,心动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他们那小池塘里的东西哪抵得了两千个钱。
“哇!这么多!早知道我也圈一个啦!”刘正明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
“可以!”有塘主同意了。
“可以,可以,可以……”
三十三位塘主全部都同意了。
熙风当即就去取钱,把钱全部给了三十三位塘主。
接下来,又轮到“现场总工程师”上场了。
首先,开塘放水。不到一个小时,就出现了问题。
三江塘下水是通过一条渠道,渠道地势较高,塘里的水不能全部自然流出去。
这也是下大雨的时候,老基第一排房子经常被水泡的原因,下水的渠道高而且小。
熙风想彻底给它改造了,不但三汪水塘可以全面实现自由控水,还能解决房子被水泡的问题。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下水的渠道拓宽挖深。
下水的渠道是从塘里出来,走一段后流入另外一个渠道,再汇入前头江。
拓宽挖深是可以实现的出水自由的,因为渠道的地势比前头江高上许多,就是挖深三四米都能进入前头江,而不引起倒灌。
正明请挖掘机把渠道挖深拓宽了,三江塘的水全部放干了,别人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熙风发现了问题。
想来,原先的渠道地势留那么高是有原因的,那时渠道与两边的田床一样高,方便放水,农田缺口一破,水就直接进了田里。
如今渠道挖深了,地势比田床低了不少,水哪里还能流得进去。
熙风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在挖深的主渠道两边,沿着农田分别建一条地势高的副渠。
灌溉的季节,只要把主渠道缺口堵上,水流到两条副渠,照样可以正常灌溉。
于是正明买来了石块、水泥、U型槽等材料,把主渠道用石块做好护堤,然后用U型槽在两边建好副渠,主渠副渠全部用水泥粉刷一新。
三江塘所有圈占的围堰全部挖掉,淤泥全部请出来,但没有全部运走,留下一部分用于回填栽莲。
三汪水塘的淤泥全部清理干净了,全部恢复了原来的形貌。
清出来的淤泥,运到菜岭,积平,根据地势分块,顺带修好沟渠,引进荆河水灌溉,造出一百多亩农田,除了补偿占用菜土的,其余全部按照群集田分给村民。
接下来是塘岸整治,将三汪水塘的四周塘岸全部砌上石块,再用水泥粉刷一新。
大江塘与中间塘之间的缺口、中间塘与三江塘之间的缺口、三江塘的出水口,全部采用逐级阶梯式排水法,可以随时掌控每个水塘的存水量,排水阶梯旁边另设一道泄洪闸门,闸门侧上方修一座小桥,方便缺口两头通行。
接下来把留下的淤泥回填到三江塘,重新把莲栽上,将上游仙女河的水重新引进来。
接下来是塘堤整治,整个塘岸塘堤,原来有的树木全部保留,荆棘灌木杂草全部清理干净,每隔两米栽种一棵树木。
栽完树木之后,塘岸岸沿两米用水泥和石子,砌出环塘的走步道。
……
三汪水塘终于全部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