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44章 搬上高岭山

第44章 搬上高岭山

农历二月初六,凌晨两点。

邵田、深田和旬田睡得正香。

熙风、渌云和张左英已经早早起了床。

今天是往高岭搬家的日子。

张左英把昨天准备好的一担箩拿出来,将一个装满了火星炭子的铁盘放入前面那只箩。

渌云收拾完好的碗筷装入后面那只箩。

熙风拿出两挂爆竹,一挂放在后面那只箩,一挂放在前厅的饭桌上,然后又到灶下提出一把秸秆放在箩旁边。

一切准备妥当,渌云到房间去叫孩子,叫了半天,孩子们才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

昨晚临睡前,熙风已经跟孩子们交代了,早上要早起,但他们没想到要这么早。

其实熙风把时间算得很妥当,按照农村的习俗,搬家过火是不能让外人看见的,被外人看见冲撞了对自己不好。

因为渌云大着肚子,孩子们走路也慢,从这里到高岭山的房子大概要两个小时,从两点出发四点到,路上碰到行人的机会比较少。

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之前听说要搬到山上去住,都很开心,但现在却个个无精打采,旬田坐在凳子上眼皮还在打架,差点从凳子上摔倒。

张左英赶紧走过去抱起小孙子。

熙风最后检查一遍,东西都捡齐了,然后看了孩子们一眼说:“好了,走吧!”

张左英抱着旬田拉开门闩打开大门先走了出去。

渌云提起秸秆示意邵田和深田走前面,她跟着两个孩子出去。

熙风把担子挑到门外放下,然后转身回去,拿起桌上的爆竹后吹灭油灯,走到门外摊开爆竹,用火柴点燃了。

噼里啪啦声中,熙风把门带上,然后挑起担子走。

张左英抱着旬田走前头,邵田和深田并排紧跟着奶奶,渌云提着秸秆挺着大肚子走在两个孩子后面,熙风挑着担子垫后。

今天晚上天公作美,月光很亮,不用点着秸秆举着火把前进。

要离开这个住了几十年的村子,熙风脑子转的是在这个村子经历过的许多事情,想起路上经过的每一户主人的相貌为人。

走到大江塘了,塘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塘里面游泳的情形,想起当年涨水的情景,想起了鹅蛋石……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老樟树下,樟树树叶十分茂密,不透半点月光,树底下漆黑一片,但在他脑中却清楚的想起大树每一枝树根的走向,每一寸土地的颜色,无数个在樟树下聊天吃饭的场景在他脑海中闪现……

走到村口的时候,他的思维仍然十分活跃,直到深田被石头绊得摔了一跤,把他的思绪打断。

他提了提神,意识到肩膀被担子压得有点疼,他甩着担子换了一个肩膀。

在公路上走了一段,渌云已经很累了,可怜她挺着大肚子走了这么长的路,十分辛苦。

熙风要大家停下休息一会,刚巧在这时候,前面好像走过一个人来,他叫大家到路边躲一下。

那人好像看出来这边是搬家过火的人家,识趣的没有走过来,从前面的田埂绕路走了。

熙风挑起担子,让邵田和深田一起提那把秸秆,一家人又开始上路。

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高岭山上的房子跟前。

熙风放下担子,拿出箩里的爆竹,在大门口点了火,等爆竹打完后,他打开房门让大家进去。

熙风把担子挑进去放下,然后点着油灯。

他又走到门口把大门合上并上好闩,在山上住安全可不能大意,弄不好就有某个“友好”的动物前来“拜访”。

屋子里面一应俱全,熙风在搬家前些日子已经把柴米油盐准备妥当,房间里面睡觉的床也都已经安好。

这也得益于春莹和古长远搬下山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了大部分东西,三张床、十来斤米、十来斤木油、桌椅板凳还有屋外的砻谷机、石磨等,再加上熙风自己砍好的柴火,房子虽小,物物俱全。

张左英把旬田交到渌云手上。孩子睡得正香,渌云把他放在自己腿上睡觉。

按照习俗,过火的日子,搬到新家后不能到床上去睡觉,要在厅里等天亮。

张左英从门后拿起扫把在前厅扫三下,端出箩里的火盆,到灶下将火星铲到灶里,然后把一束秸秆伸入灶里火星上面,滚滚浓烟从灶里面跑出来,接着“呼”的一声,秸秆被点着了,火苗烧的很旺,这山上与山下的火算是接上了!

熙风搬过前些天准备好的大树桩子,移到房子前厅放下,然后架上干树枝,用秸秆点起一个火堆。

邵田和深田到了这个新鲜的世界,睡意一扫而光,小坐一会后便蹦蹦跳跳的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旬田可能也受到了气氛的感染,从母亲的腿上睁开眼爬下来跟哥哥们一起玩。见父亲点起火堆,都围上去往火里丢掉落在旁边的柴火。

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时间倒也过得快,没坐多久,外面的亮光就透过门缝射了进来,天亮了。

熙风打开门,走到外面感受山里的空气,今天没有雾,太阳也还没有出来,天空蓝蓝的感觉很空旷。

孩子们跟在父亲后面冲出屋外,时而俯瞰,时而面面相觑。

渌云和婆婆在灶下做饭,按照习俗,搬家过火的早上要吃一顿好的,渌云把春莹给他们留下的野味干全部搜了出来,用木油炒起来,可香了。

孩子们以前哪里见过这样的美味,菜还没起锅,就伸手到锅里来拎,奶奶在灶下烧火笑骂孙子们不懂规矩,孩子们对奶奶嗤之以鼻,拎着一块肉蹦蹦跳跳的跑到屋外去了。

本来按照习俗,今天早上要请亲戚来吃饭的,但是一早上山不方便,就把这个环节给省了。

吃完饭,熙风的母亲就要下山去,熙风和渌云再三挽留也不管用,让她带上一些留下的野味她也不肯带。

她在三塘村住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那里的一切,要她在山上,她是如坐针毡。

见山上一应物资齐全,应付日子没有问题,她也不担心大儿子一家往后在山上的生活了。

她几十年没有离开过三塘村,现在出来一个晚上,她觉得她得赶紧回去才好,要不然心里面总是有些莫名的着急。

于是她匆匆下了山,回到了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终于感觉轻松了。

从此,熙风便带着老婆孩子过起了独门独户的日子。

这个房子虽小,但一家人住着却比山下要宽敞的多。

但房子大小宽敞不是主要的问题,在山上住久了最难忍受的可能还是远离了喧嚣的寂寞。

特别是孩子们,在山下的时候天天一伙人在村里、菜园里穿来穿去,抛洒着应有的童真。

上了高岭山后,一开始觉得新鲜,没几天就觉得很无聊了,还好峰下村离此不远,邵田无聊了就跑到村里去玩,农忙起来就要一头扎到田地里去,慢慢的也适应了山上的生活。

深田时年已经十三岁,在山上住了没几天就到龙城乡的书院读书去了,只有周末放学的时候回山上住。

旬田还好,年纪小,反正母亲到哪他就跟到哪,只要有母亲在就行。

最难受的反而是两个大人,住了没多久,两人的话题越来越少,两人的话也越来越少,但两人却变得越来越有默契,很多时候不用说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要什么。

还好邵田经常到峰下村,带上来一些消息和村里的笑话,旬田也慢慢长大,天天追在父亲母亲后面问为什么,为这个房子增添许多声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