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艰程 >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章虎踞龙盘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章虎踞龙盘

韩铎巡视一周,一个大约四十岁的成熟妇人被众星捧月般围在正中间。

贵妇手里牵着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子。

她穿着一套杂裾垂髾服,整体呈现上短下宽,上俭下丰的风格。

上身明黄绣凤绸衣,较为修身,硕大的车灯塞在里面鼓鼓囊囊,粮食之丰足,绝对不会苦了孩子,可惜谢道清命中无子,两位皇子诞生后都没能活过满月,现在她带在身边的是礼部尚书的长孙柴昊。

她已经和通过江南几家望族的支持,选定柴定远长孙过继过来,听说文人士大夫正在极力推荐官家册封柴昊为大周太子。

今日之所以将其带在身边是想多让勋贵豪门见见,可惜,谢道清的愿望怕是要事与愿违了,这位被文人士大夫夸赞的人物,一双眼睛就没有离开一些漂亮的官宦女眷,引来好多贵妇的鄙视。

谢道清腰部用帛带紧紧束着,纤细异常,帛带外还有一条围裳,可以理解为围裙一类的东西。围裳将整个腰臀包住,下沿有层层叠叠的尖角形装饰,紧贴裙身,垂及裙摆,是为“髾”。

微风拂来,皇后谢道清身后的髾随风轻舞,煞是漂亮。

看到韩家车队到来,谢道清急忙分开众人上前迎接。

两周君主不像明清两代那么讲究排场礼节,在这个世道绝对看不到红楼梦里元春省亲那样跪拜一个普通妃子那样的场景。

岳安娘带着女眷上前敬礼,谢道清上前一步托起岳安娘的胳膊,“老太君,使不得,你的年纪可是和我祖母相仿,这里不是祭祀场所,还要请老太君上坐,双方谦让一番,最后谢道清挽着岳安娘一起坐在上首,只是在岳安娘的坚持下,谢道清坐在左侧上位,老太君坐在右侧相陪。”

平台上多是女眷,韩家的几位男士是不能过去的,只能远远地站着,并没上前行礼,等女眷们安顿妥当,准备向其他官宦一样步行登高,向紫金山山顶进发。

抱琴和待书一左一右地牵着韩铎的手,转身随着人流准备向山顶进发,韩犳和两个小厮紧跟着照顾,青枝和云溪则留在平坡照顾老太君。

“这是谁家的小郎君?竟如此的俊俏!青青草地之上,一大一小两位少女正在采摘野花,见到韩铎路过,其中一人立刻眯起了眼睛,笑了上前在韩铎脸上摸了一把。

坏了,竟然被女流氓吃了豆腐。“见过二位小娘。”韩铎退后一步行了个礼。

抱琴和待书,一左一右上前,双手叉腰蠢萌蠢萌地鼓着嘴恶狠狠地看着对方。

说是两位少女,但其中一个其实还没有韩铎大也就八九岁仿佛,明眸皓齿,如花朵般娇嫩、如玉般纯净。

另外一个大概十六、七岁的模样。刚刚还是二十一世纪轻浮叛逆模样,看到周围不少人看向这边,立即做出一派大家闺秀的做派,这时候看去又给人一种亭亭玉立,空谷幽兰的感觉。

她又仔细看了韩铎一眼,便不舍地转过了视线,看着手里的鲜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韩铎暗暗吐槽,这位顶级美女,一定像后世某一线女星一样,人前和荧幕中仙气飘飘,萝莉岛中和其干爹在一起那放浪形骸的做派形成难以想象的反差。

韩铎心里吐槽,这位女郎,不知是哪家小娘,虽然天香国色,可惜是一个人格分裂患者。

直到二叔韩淮琛上前施礼,韩铎才知道,原来这位竟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一代妖后阎贵妃,怕是这时候还待自闺中,没有进宫伴驾。

想必和他一起的就是瑞国公主了。

而带着的小娘明显年纪还小,还没领略到地位的真谛,过于天真烂漫了。像只欢快的云雀。

像这种双面人还是少牵扯为妙。

韩铎知道自己身体不比旁人,决不能做世上最悲催的穿越者,在赵守一给他疏通经脉后,虽然每日午时还要忍受半个时辰的寒气入体的摧残,还是坚持每日选择慢跑来调理身体。

因为带着小小的抱琴和待书,韩铎也就跟着四爷爷家的两位叔叔慢慢上山。

几人随着大队人马上山,这些一路前行的人不下千人,是整个京城的达官显贵及其亲友,建康、秣陵二县的衙役早在昨天晚上就配合御林军进行了封山,普通百姓只能到栖霞、牛首二山登高了,其实栖霞山的风景并不比紫金山差,平时文人墨客到栖霞登高反而多于紫金。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韩铎沿途采摘山花集成五彩的一束给两位小丫头玩,包括韩铎在内的三小都没上过紫金山山顶,一路非常新鲜,兴致勃勃,都是自己走,险峻处由拉锄药、伴鹤两个半大小子拉一把,三人道都不觉得累。

因为韩铎三人人小腿短,韩家一行人上到山顶时,一轮红日已经跃出东山上,远望长江,向绿色大地上镶嵌的一条玉带,水汽氤氲,两岸的景色若隐若现,不同于韩铎上一世看惯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连锄药和伴鹤都是第一次这样登高望远,高兴极了,抱琴和待书更是山雀一般说笑个不停。

登高望远,心思窅渺,看不远外的玄武湖宛如在古典青砖绿瓦中镶嵌着的一块巨大的天然翡翠,近在眼底又远在天边,坦白明净又云霞掩映,好似清水出芙蓉一般的绝世佳人,轻纱蔽体,绰约轻蹈,绝色姿容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

到了已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来到近前,向韩淮康深施一礼,“我家老爷在观澜厅与玉玑道长手谈,请少侯爷过去一会。”

韩铎听说有人下棋,就跟着二叔叔过去,六叔韩淮琛对下棋不感兴趣,就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周围游玩。

因为城中士女喜登山,所以两年前金陵府出资修葺了山道并建了三个亭子,分别叫——“丰乐亭”、“挹翠亭”和“观澜台”。

半山腰女眷聚集之地延石阶山径而上,约行百余步,山道左侧一汪清泉,细流涓涓,跳珠溅玉,映着日光,泉流清新澄澈,让人立即就想捧着饮一口。

丰乐亭便建在这清泉之畔。

紫金山的树木有三个层次,山麓一带是高大的青冈栎木,过了平坡,就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直到过了丰乐亭再往上两百步就到了倚翠亭。

倚翠亭往上,就只有松树和杉木。

茂林修竹间,便有三三两两的年轻士子在徜徉,有的在擘阮弄弦,有的相互辩难,有的把书案都搬到山上来了,在挥毫作画或者作书,还有的忿忿然,阴沉着脸色咕哝着不知在发什么牢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