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二十四章君子有匪
十五年前,法照重伤逃离明教总坛,一路南行几百里,穿过大漠,又饥又渴,再加上伤口发炎,发起高烧来,终于在一寺庙不远处倒卧不起。
恰好被附近的牧民发现,如是将他抬到萨迦寺,被喀巴活佛救治,并收为徒。
十几年来法照融合明教和藏传秘术两家之长,武功突飞猛进,此次出现在金陵是追踪小师弟在佛坪失踪之谜,让他发现了大光明教和白莲教这两批人行动诡秘。
他跟踪多日,终于选择在今日出手。
法照扫了一圈众人道:“你们有谁说出尔等此行秘密,本尊就不难为大家,不然休怪本尊不客气。”
一时间整个大厅鸦雀无声,他们知道自己和此人武功相差太远,都不敢轻举妄动。
看众人不说,法照轻叹:“我也不想让告密者被教众知道。”
众人正不知法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只听法照一声长啸,众人就感觉有万千小虫钻进身体里,痛苦不堪。纷纷晕厥过去。
法照提起风尘女子肖凤英,一掌将其拍醒,“不用问了,是杀是刮悉听尊便,十年前段左使救我于水火,我这条命是段左使的,能为段左使保守秘密而死,也算是抱他老人家救命之恩了。”
法照也不废话,一指点向肖凤英的灵台穴,起初,她感到自己跌入一个无边的深渊,然后有无数炼狱一样的鬼火侵入身体,全身仿佛被烈火从内到外焚烧,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都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
肖凤英感到每一刻的存活都像是无尽的折磨,让人不禁怀疑生命的价值。比起这种无尽的痛苦,死亡似乎成为了一种解脱的奢望。
豆大的汗珠从头顶流下,不一会全身都被汗水渗透,两层外衣紧紧地贴在身上,她牙关紧咬,嘴边留下血丝,就是不发一言。
法照暗道一声晦气,没想到看似意志最薄弱之人,却是如此坚韧,一掌拍过去,肖凤英萎靡地躺倒在地,再次昏迷过去。
法照如法炮制,把所有人都过了一遍,直到第二天清晨,他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在大光明教内部插了一个钉子。
他并没有伤害在座人的性命,这些都是大光明教和白莲教中无关紧要的普通角色,留下他们不但能得到进一步的消息,还能使这些人相互猜忌。
如果杀了这些人,大光明教和白莲教可以轻易换一批人过来,自己相应的就会断绝消息来源。
韩铎并不知道外边有好几方势力在窥视自己,自己当下已经处于极度危险之地。
每日除了把以后的规划秘密的写下来,家里人如果询问,曰:“练字。”
好在身边的几个都大字不识一箩筐,并不了解韩铎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要是能够看得懂,绝对会被吓死。
对于韩铎能熟练的掌握一些字的读写,包括老太君在内已经麻木了,回归韩府的这几年,韩铎对文字的学习超能力,他们从吃惊到麻木、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怪待书经常在老太君面前说:“少爷可利害了,不但每日跑很远很远的路,还天天写好多大字,现在连栗饭都能吃上三大碗。”
今天是冬至,韩铎一大早走出卧室,就见青枝、云溪二婢就已经等在门前,不由分说拉着韩铎去一楼浴室,要给韩铎沐浴,说这是老太君吩咐的,因为从今日起,韩铎上午就要进宫陪太子持读了,所以要以兰汤沐浴,去污辟邪。
浴室地下和墙壁夹层都铺上了火龙,室内温都极高,雾气蒙蒙,中间排放着两大两小四只浴桶,其中一只大的已经注上半桶热水,水面漂浮着细碎的兰蕙花瓣和草叶,热气腾腾,芬芳满室。
青枝伸手试了试水,说道:“水还烫着呢,要凉一会,云溪,先把少爷发髻解了。”
韩铎早已习惯这比资本家还糜烂的生活,云溪手伸高给韩铎解散发髻,一边道:“今日是冬至,马上就要过年了,小孩子一早都要兰汤沐浴,这样就无病无灾。”
试试水已合适,两个俏婢便一起来给韩铎宽衣解带,韩铎并不忸怩,小婵和青枝倒是脸颊绯红,小少爷不知怎么回事,这才三年时间,个头十蹭蹭往上长,比自己还要高些,更可气的是,下面这一年几乎粗长了一倍……
韩铎道:“两位姐姐,还是我自己来吧,不然的话,你们两个脸要滴出血来了。”
“啊!”二婢一齐放开手,去摸自己的脸颊,烫手哎。
韩铎就在二婢的羞怯意乱中,光着身体跨入浴桶,慢慢浸下身子,看着那洒满兰蕙花叶的水面满上来。
云溪青枝对视一眼,失笑道:“咱们两个倒被少爷取笑了,真是丢脸!”
两个俏婢一起发狠,上前韩铎按在浴桶里,栉发沐身,将韩铎搓得浑身通红,浴室内吃吃笑声不绝。
沐浴后,韩铎换上洁净精致的细葛内衣,在穿上贴身棉衣,外边是纯白的狐狸外罩,洁白的绒毛更衬托韩铎棱角分明白皙的容颜。
待韩铎头发稍干,云溪正为他梳拢发髻,待书和抱琴串了了进来。一边观看云溪为韩铎戴黑漆细纱小冠,系绦带。一边围着韩铎,上上下下打量。待书笑嘻嘻道:“抱琴,你看公子象不象毛诗里写的那样……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抱琴接口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青枝酸溜溜的笑骂道:“你们两个小浪蹄子,把少爷平时叫你们的书都是拿来调戏主人的吗?”
相传东汉大儒郑玄的侍婢皆通诗,曾有一婢被罚在庭院中下跪,另有一婢路过,取笑问:“胡为乎泥中?”下跪的婢女应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二婢问答皆是《诗经》原句,家学渊源,就连侍婢都风雅如此。
待书和抱琴每日吃喝休息都和韩铎在一起,不免在韩铎学习时学了不少,每日跟着韩铎吟哦不绝,听得熟了,《诗经》佳句竟也是脱口而出,不让郑康成家婢专美于前啊。
收拾妥当,来到老太君身边,老太君将曾孙左袖捋起,把一缕五色丝缠在韩铎胳膊上,说道:“这是冬至索,又称长命缕,可以远刀兵、辟鬼兽、祛除瘟疫,保佑我家孩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又把一个装有雄黄和其他香料的小锦囊系在韩铎腰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