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求生系男神 > 第九十四章 也不知道会便宜谁家姑娘

第九十四章 也不知道会便宜谁家姑娘

第94章 也不知道会便宜谁家姑娘

和山镇不大,地处之江省西陲,与赣地接壤,总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镇政府驻于和山,街道人口1.1万。

当年读书的时候,从杭城回去,要坐一天的长途汽车。

自从兴建高铁之后,一个小时就能抵达衢州,再花一个小时就能坐车回家。

家乡很穷,但也不是那么穷,底子好些的人家,早就产业做大,飞黄腾达,底子差一些的,肯动脑筋,也能通过勤劳致富。

真正无可奈何的,是许许多多像陈家这样,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境遇不顺,思维又比较僵化的家庭。

但陈景相信,人只要肯努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不拼也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出了客运站,陈景喊来野租儿,大包小包拎上去,径直往家门赶。

没多久,便到了镇口上的岔道,记忆中破落院子矮平房,近在咫尺。

远远的,他看到有人骑车从门前经过,身形微胖,背影熟悉。

那个削瘦的中年人,正拿着锄头在门前钩土。

下了车,他高喊了一声。

“爸!”

父子隔空对望,竟相无语凝噎,良久方才同时绽放出笑容。

……

陈国伟年轻时也曾走南闯北,有过身上撇传呼机,脚下踩牛皮鞋,穿夹克衫喇叭裤的辉煌岁月。

但那些经历,早都尘归尘,土归土,被永远的埋葬在记忆中了。

在大多数镇民的眼中,他就是一个老实巴交,吃苦耐劳的普通农民。

忙时在镇口打理田地,闲时收收荒,帮人糊墙盖瓦,通通下水道都是常有的事。

挣的钱不多不少,但除去日常开销,没见他怎么大吃大喝过。

陈国伟有个儿子,从小懂事儿,那阵话不多,也跟着干活儿,收荒,后来听说考上了杭大,这些年倒是没什么消息。

只有亲戚们知道,当初那个小镇天才少年,去到大城市,也就是泯然众人矣!

教育资源差得太多,见识想法,心性格局,拿什么和大城市的孩子比。

就算毕业,估计也是随便找个工作,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艰难打拼。

没办法,这就是如今的现状,也是大部分国内年轻人都要面临的处境。

但这种印象,随着前阵子发生的那些事情,被彻底打破了。

忽然哪一天,陈国伟的破落小院外,就停满汽车,各种“知识分子”,“领导”,“城里人”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左邻右舍们全都来看热闹,打听完了才知道,原来是陈家的小崽子,在外头出息了。

往老家和母校捐了不少钱物,林林总总统筹下来,几百万是有的。

那可是几百万啊!

镇上八成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那小子究竟在外头干啥啦?

大伙儿不知道,也猜不出来,问陈国伟,人自己也说不懂,一天到晚忙着秋收秋种呢!

20号这天,陈国伟没出门,上午去市集买了些酒肉,又去镇口菜地里搞了些新鲜蔬菜。

然后便挑来碎石,仔仔细细的铺着门口土路,前阵子被汽车压出坑沟,不填一下,把路面夯实,落雨这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隔壁王婶儿骑着电瓶车从市集回来,眼瞅着陈国伟卖力的夯土,半开玩笑似的喊道:

“老陈今天不去做工啦?有这精神头子,给我那道也修修,改天请你吃酒。”

陈国伟邻里关系处得不错,和隔了几十米,寡居多年的王玉兰平日里也时常互相照应,后者也是孤女寡母,男的死在工地上,几可以说同病相怜。

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你来我往,两人愣是一点儿风言风语都没传出去过。

用大伙儿的话来说,两边都是一心扑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人,平时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更何况,陈国伟对周围的人,实际都差不多,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修房盖瓦的,他不去帮忙?

今天的陈国伟却有些奇怪,听到王玉兰的话,他放下锄头,立在原地摇了摇头。

“今天怕是不成,搞不赢,换个日子。”

王大婶儿急了,嘎吱一下踩了刹车。

“咋哩?我看天气预报说明儿下雨,你不给弄嘞去,过两天又是稀烂!”

陈国伟继续摇头。

“不成,今天干不完,一会儿我就得回屋做饭去。”

王婶儿眼珠子滴溜一转,脸色也变得认真起来。

“今天吃的才早嘛,有事?”

陈国伟笑了,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嗯,我伢子要回来,点名要吃土鸡煲,清水鱼……”

“小景呐?”,王婶儿脑海里浮现出一道清秀瘦高的形象来。

也就前几年对方刚上大学时见过一次,后来说是勤工俭学,大过年的只回来吃过年夜饭,便又走了。

这么一想,也得有好几年没见。

“那该伱忙活,小景是个好孩子,我原来上班忙,都是他帮我带妞妞,我记得小时候他最爱吃我腌的龙游辣子吧,你等着,我一会儿给你拿两罐去。”

王玉兰风风火火骑车就走,连身后陈国伟说些啥都没听清,刚到了家,从碗柜下拿出两罐子用塑料袋套好的腌辣椒。

她又有些懊悔和忐忑起来。

这阵子上门送礼拜访陈家的人排成长龙,说是感谢陈家后生大义善举,连镇上学校的领导都提过东西来慰问老陈。

自己这东西,着实有些寒碜了,也不知道人小景口味变了没。

思前想后,王玉兰将罐子放在桌上,一时间不知道作何处理?

又过了半晌,只听得院门被人敲得砰砰作响,有声音从外间传来。

“王婶儿,在家吗?我是陈景!”

王玉兰面色惊讶,赶忙擦了擦手,起身去开门。

只见一个身形颀长,提着两个大礼盒的帅气小伙儿,笑嘻嘻的站在门口处,可不就是隔壁老陈家的细崽子么?

“哟,这么快?我刚还跟你爸聊着呢,快进来坐,让婶儿好好看看,啧啧,长高了!”

王玉兰的吃惊不是装的,面前的年轻人变化确实很大。

陈景走进院子,将手里的东西搁在桌上。

“刚到的,过来看看您,妞妞不在家吧,上初中还是高中?”

“高二了,你来就来,提这些东西做啥?听王婶的,拿回去!”

陈景摇头:“我真不是跟您客气,都是些海边的特产啥的,一点儿心意,我跟您客气啥,从小就蹿这院儿,跟我家似的,您也别忙活了,待会儿过去吃晌午。”

“哟,这不是龙湖辣子吗?我爸做的不行,我拿一罐儿过去,几年没吃怪馋的。”

陈景确实也没客气,扯开塑料袋,拧下盖子一闻,旋即点头。

“还得是王婶啊,就是这个味儿!”

王玉兰笑得合不拢嘴,心中那点儿忐忑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说啥呢,两罐都拿去……”

两人又掰扯了一阵儿,目送陈景离开,王玉兰忽然叹气。

“妞妞,不是妈说你,你这没福气啊,跟你景哥差了六岁,陈家那沈婆子,都在给人小景张罗着相亲了。”

“要人才有人才,学历高,性格好,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家姑娘?”

老陈在家里准备午饭,陈景便提着东西串了串门儿,远的没去。

主要拜访的,都是前世父亲得病时,曾经借过钱给他们的拿几家。

至于原本就不熟络的,陈景只是浅浅打个招呼,寒暄了两句。

到中午吃饭时,家里已经多了好几个人。

该吃吃,该喝喝,俱是实在亲戚,也没有那特别豪横的,大伙儿都放得挺开,一个个喝得红光满面。

后来话题自然而然过渡到陈景的婚姻大事上。

大伙儿虽然不清楚主播具体是干啥的,但知道陈景挣了大钱,在外头老出名了,镇上还给他颁发了“先进个人”,照片就贴在镇口公告栏。

年关将至,陈景二十有二,镇上这岁数的年轻人,孩子都打酱油了。

面对大伙儿的热情,陈景只能够微笑,然后拒绝。

“相啥亲啊,不急不急,等过两年稳定下来再说……”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人小景不急,老陈也不急,倒把你们给急上了,喝酒吃菜,这么大一桌子,可不能浪费!”

王婶儿的话引得满堂大笑。

入夜,微凉。

父子俩院中对酌,陈国伟今天高兴坏了,不仅仅是因为陈景回来。

他从这孩子身上,看到了更多东西。

成熟稳重,没飘,开始有了担当,为人处世,像年轻时的自己,但后者可比他要优秀得多。

别人夸陈景,说实在话,他比陈景自己都要高兴得多。

“捐的钱咋回事儿?”

“公司那边搞的,我没怎么出钱,十分之一不到吧,有个帮扶基金确实是一时兴起弄的。”

陈景老老实实回答。

“这是好事儿,里面的弯弯道道,你自己把握,镇上你也多跑两趟吧,我这收了不少名片,东西倒是都没收,怕影响你。”

“这次回来,准备待多久?”

陈景默默点头,听见老爸发问,不确定的回答道:

“一周到十天吧,拜访下该拜访的人,带您检查下身体,该治的毛病治治,顺便,我寻思是不是给您挪个地方,这院子,太潮,路又窄不方便,而且家里来客人,也没个坐的地方。”

陈国伟皱了皱眉。

“操心这个,我身体好着呢,换住处干啥,租个地儿也花不少钱呢!”

陈景摇头,“看病的事,没得商量,房子不租,直接买。”

陈国伟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两个月挣几个钱,我手头只有两万多,买什么买?”

“两百多万吧,买房子绰绰有余!”

陈景漫不经心的说道,面前的老陈,眼珠子瞪得比牛眼还大。

“多少?”

确认自己没听错之后,陈国伟彻底呆住了,连陈景的絮叨也听不下去。

“你别出声,让老子一个人静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