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抢夺兵符
这天晚上,刘邦来到戚无忧的卧房就寝。他揽着无忧躺在床上。
“汉王,明天一早你就走吗?”
“对,明天一早就走,估计要走上几天。盈儿丽儿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刘邦长叹一声,无忧听到,问:“汉王,你在愁什么?”
“你说我此去修武,从大将军要兵,他会给吗?”不错,白天刘邦在群臣面前还信誓旦旦的,但其实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气,不免忧虑。
“会给的。我听说韩将军一开始只是个士卒,是汉王破格提升他为大将军,这等知遇之恩相信韩将军定铭记在心,他不会忤逆汉王的。”
“但愿吧!当年其实是萧何打包票,说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我们要出关中,逐鹿中原,必用此人。萧何的话一向举足轻重,与其说我相信韩信,倒不如说我是相信萧何。”
刘邦回想起往事,笑了下,道:“你是不知,那会儿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跟我从沛县起兵的那些个兄弟,一个个脸都绿了。我当时的处境也很尴尬,破格擢升一个无名小卒为大将军,简直是肆意妄为,寒了众弟兄的心。但如果不重用韩信,我又担心萧何会一语成谶。萧何说如果我不用韩信,那么日后我便不能一统天下,得韩信者得天下。萧何是信誓旦旦,煞有介事,让我不得不信以为真。”
戚无忧心生钦佩,抱着刘邦的手紧了紧,道:“汉王,你当真有魄力,古今罕见!这天下就该是你的。”
“哈哈,我也这么认为!萧何果然没看错人,这个韩信确实是个奇才鬼才!”
刘邦话锋一转,顿了顿,道:“但是,我又担心、、、、、、”
见刘邦话说一半停了下来,无忧一挑眉,狐疑道:“汉王,你是担心有一天韩信会分兵自立?”
“无忧,你说,有这个可能吗?”
“不会的,韩将军不会背叛汉王,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反正我是不信韩将军会有反心!”韩信可是李世民的转世,无忧可不希望看到韩信被杀,但是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一想到韩信的结局,无忧就倍感惋惜。
刘邦不以为然地笑了下,道:“但愿如此!”
第二日清晨,汉王刘邦便乘坐夏侯婴的马车离开洛阳,奔赴韩信、张耳驻军的修武。
修武
夏侯婴快马加鞭,驾着马车驰骋了两天两夜,直到这天拂晓才抵达韩信军营。
军营守卫的士兵瞥到夏侯婴和刘邦纷纷跳下马车,一脸戒备。
“你们是谁?”
“我们是汉王派来的使者,来见大将军的。”夏侯婴道。
“现在天还没亮,大将军还没起身呢。”
刘邦看向那个士兵,严肃道:“我是汉王刘邦。”
士兵一怔,上下打量着刘邦,狐疑道:“你是汉王?”
“正是。我要去见韩信,不必通传了。”
士兵虽不认识刘邦,半信半疑,但见眼前这人浑身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心生胆寒,当即相信此人也许就是汉王,不敢怠慢,恭敬道:“诺。汉王请进。”
刘邦大步流星走进军营,夏侯婴紧随其后。
“夏侯婴,你去找曹参,让他来见我。”
“诺,大王,那你呢?”
“我去见韩信。”
“诺。”
不敢耽搁,夏侯婴立即扭头去打探曹参的军帐,而刘邦直奔大将军韩信的军帐。
当刘邦走近军帐,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道道震耳欲聋的呼噜声,他不由地放慢了脚步,轻轻掀起帐帘,缓缓走了进去。
刘邦在帐内环顾一圈,一眼瞥到多日不见的大将军韩信正躺在榻上呼呼大睡,刘邦的眸中闪过一丝凌厉,转眸又瞥到不远处的桌上摆着兵符和印信,霎时眸子一亮,抬脚踱了过去。
刘邦拿起桌上的兵符和印信,便大步出了军帐,届时曹参也姗姗来迟。
“曹参见过大王!”对于刘邦的突然现身,曹参备感诧异,顾不上多想,赶忙双手抱拳行礼。
“曹参,你来得正好,你赶紧集结兵马,给大将军留下两千人马,剩下的士兵全部跟我走。”
曹参一惊,已经自己听错了,疾呼一声:“大王,你这是何意?”
刘邦抬起手上的兵符和印信,道:“字面意思,这是兵符、印信,听令。”
“诺,我这就去办。”曹参看出刘邦面色不佳,不敢多问,立即转身去整合人马。
夏侯婴上前两步,道:“大王,大将军还没起身吗?要不要把他叫起来?”
“不用了,我看他睡得正香,就别打扰他了。咱们快速集结兵马,立即赶回洛阳。”
“诺。额,不过,大王,大将军不日就要攻打代国了,你就给他留两千人马,这怎么行?”
“哼,大将军会有办法的,他可以再招募新兵嘛!这点你不必担心。”刘邦从踏进军营那一刻起,就一直观察着守营的士兵们,这些人听说都是韩信招募的新兵,可全部训练有素,军容严整,哪有一点新兵的样子,不得不说韩信练兵很有一套。这也让刘邦对韩信生出几分忌惮。
约莫一个时辰后,待韩信、张耳起身,才从士兵口中得知汉王来过了,取走了兵符、印信,还调走了他们的大量兵马,只留下两千人马,韩信、张耳纷纷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