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雁奴(15)
也不算是买的,因为系统无意中发现客栈还有羽国的人在,这个人来求医,但是却不是本人来的,在客栈给人看病第一天,那人就在边上偷偷关注她,直到她出发前一天,问掌柜要租辆马车和车夫去游历,于是那人暗中安排他自己的人和马车到了她手上。
因为系统监控得知,这人有个病入膏肓的主子,不能舟车劳顿,所以派他四处寻访名医带回去给治疗,非常巧合的这人也是羽国京都的人,于是干脆就把马车和马车夫买下。
这马车夫一看是个练家子,巫汐言当做不知道,反正他那天让竹竿精和大福背的丹药和药草现在全都在马车上去,沿途见到有生病的人就治一治,慢悠悠的出了巫国,又到了羽国,跟着到了羽国京都。
这一路本该一个月就搞定,硬生生走了三个月,气得竹竿精差点没有直接再次吐血。
竹竿精跟她自然是不敢翻脸的,因为竹竿精的病,吃药能够被控制住,可一段时间就会作一下妖,壳子母亲谷主已经死了,竹竿精不得不接受她这个半桶水的事实。
再则就是竹竿精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小命是捏在对方手里的,纵然再多的不喜,不高兴,甚至乎恨不得一口生撕吃掉的药人,他依旧不能翻脸,还得讨好这个药人,这日子几乎要让他发疯的。
一路上,哪怕是在客栈的时候,巫汐言遇到了难治的病症,竹竿精可没少旁敲侧击的让她放血救人,只不过被她一口回绝,理由就是她的血肉乃是剧毒,沾即死,更不可能给病人吃。
竹竿精面上吃惊同时似乎是相信了,但是三翻四次的找人说那些传说出来,于是有人就问,然后她就一次次的解释,正好不少人听到了也是信的。
这不,从巫国到羽国京都这一路,巫汐言说自己有毒这句话不下成千上万次,硬是没有给过现场证明。
竹竿精就差没有指着脸大喊她说谎,心里那个恨都快化作实质的地步,这一肚子坏水人,在进入雨国京都之后已经差不多掩盖不住的。
其实,一路上,若不是那个车夫的主子派人暗中抬杠,或许她在路上就得追晒出她的血是可以见血封喉的事实,不过她就是不想这么早晒出来,他要让竹竿精露出狐狸尾巴,然后一棍子打死,再也蹦跶不起来的。
巫汐言在药谷上岗的时候,壳子的身体就跟个瘦猴子似的,一路上本来赶路还得舟车劳顿,不瘦也已经算是恭喜,自然也不指望身上会长些肉,可就是因为有了竹竿精每次都把自己气个半死,她这可是高兴的,一路上她也因为高兴而饭都吃多了些,尤其是胃口也变得特别好似的,以至于硬生生的长了一圈肉。
巫汐言是觉得,这一路上居无定所舟车劳顿赶路的人,居然还能长胖,简直就是个奇迹。
当然,更高兴的事是,百姓把巫国医仙的名号给了她,从进入羽国没多久就已经在羽国流传的,一路走到京城,百姓都知道羽国近日,有个巫国来的医仙,医术了得,药到病除,使得不好人想要找她治病。
巫汐言当然不止给人但是看病增加自己的临床经验,她还当了一路的散财童女,好感值都得上百来着。
或许正是应了那句话,心宽体胖,巫汐言这瘦巴巴,马不停蹄的赶路还能长上几斤肉的缘故。
入城之后,巫汐言就直接拒绝了竹竿精的邀请,当然若是他没搬出尚书父亲来遛一遛,她还能好脾气的回一句话的,但是对方这无形的暗语,她就不想再给好脸色这个人。
这段日子她可没忘记这家伙时刻想着她死来着,到了京都她可是得找机会跟这人讨回的。至于竹竿精的病,药已经给了对方,她其实是可以治好的,不过这人是死敌,自然不会给真的给他治好,她直接在药里加了点东西病只会更加频繁的反复发作,有他受的。
说起来,壳子的任务还有改变成为巫国罪人和揭穿这对父子的阴谋这两个,如今这到了羽国京都,擂台就要开始,因此决不回去李家的府邸住,谁知道进去了还能出来不,巫汐言也就去这京都最大的客栈住下。
说是客栈,其实就是在客栈内租住的独立小院子。
当天下午,巫国医仙到了羽国京都的消息就传遍城中的每一个角落,除了药到病除之外,还有多了不少关于医仙的传说,说她仙医下凡救治凡人,说她能生死人肉白骨,说她……
总之林林种种,说的都是她医术如何了得,就跟神仙的法术一样,要多夸张又多夸张就是。
巫汐言知道这些话是谁让人传出去的,就连宫中老皇帝也知道了她的事,若是不出所料,明日进宫是必然的事,毕竟缠绵病榻的老皇帝,听了她的传闻一定会派人来让她进宫觐见。
只不过第一个来找她的,就是那个一路从山下村送她到羽国京都客栈住下的马车夫,当然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不少人人,排场可谓非常大的。
对方一进屋,就表明了身份和来意,巫汐言这才知道马车夫的主子身份。
于是傍晚时分,京都的人都知道,巫国医仙被瑜王妃请去瑜王府作客。
羽国的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有个一母同胞的弟弟,相差三十二岁,是先帝生前最小的一个儿子,因为老来得子,深得先帝的宠爱,但是因为体弱多病,在立太子时候甚至乎写下诏书,来日太子登基为为帝,也必须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胞弟,若对胞弟有半点不好,天下人可明鉴,宫中所有大臣都可以直接废帝再立旁支的话。
可想而知先帝对幼子瑜王到底是多么宝贝的地步,而在去世之前,先帝就特意加封了幼子为瑜王,赐予一早建造的御王府,特许终身在京都的瑜王府居住,受王爷俸禄等等,反正都是各种有益加赐予,生怕先帝死后继位的儿子刻薄了瑜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