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公正照人心,国丈气昏厥
第60章 ,公正照人心,国丈气昏厥
公堂之下,有人因这句秋后问斩,而湿润了眼眶。
“大哥,大哥,你听到了吗?那个坏蛋,他终于要给奶奶偿命了。”
郭家的小妹拉着哥哥的衣角,颇为激动道。
那自小就饱经磨难的眼神中,已有了微光。
郭家长子郭兴火更是泪流满面,他身为长子,对世间了解的够多,比弟弟妹妹们更加清楚,这个世界有多么黑暗。
田亩之间,有靠山者欺行霸市,朝堂之上,有背景者官官相护。
更别说那罪魁祸首乃是当朝国丈之子!
小小萤虫,怎敢跟日月争辉?
可是现在,新皇这一轮太阳照耀之下,甭管你是三孤还是九卿,都将接受公理的审判。
特别是看到那周鉴听到宣判以后当场昏死之象,郭兴火一阵心潮澎湃。
他捏着弟弟妹妹的手,用着稚嫩但格外坚定的声音道。
“弟弟妹妹们,新皇对我们有大恩,如果可以,我们郭家定然要舍命报之!”
“哥哥说的对,若无新皇,我们别说翻案了,只怕又被那周鉴买通人杀害了,如何能撑到现在。哥哥你说吧,能为新皇干什么,我跟着干!”
其余的三位弟妹虽然还小,但也跳着脚说道。
“哥哥们,我们也要去。”
郭兴火很是欣慰,摸了摸弟弟妹妹们的脑袋,安慰道。
“伱们还太小,应该努力长大,这才有报效新皇的可能。其实我也没想到该怎么报答新皇...”
五个遗孤踌躇满志着,只等一个机会,去报答那位他们心中的明君。
而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他们。
李家村之中被侵田的人,不仅有贫民,更有富农,小地主。
他们也被陈氏霸占了土地,从一朝的生活富足,到了现在的寄人篱下。
若是没了土地,他们也不过是佃农一个,说不定还过得更苦。
如今一朝翻案,又重获土地,自然是欣喜若狂。
口中除了喊主判官为青天大老爷以后,还不忘了喊吾皇万岁。
公堂内是激动人心,公堂外亦是热闹非常。
围观的百姓们已经多久没有听到一次大快人心的案件了,就连可怜的说书人们,都把窦娥冤给说烂了,也再编不出一套全新的故事,来哄骗百姓相信这世间有公理的存在。
毕竟前面已经有太多不了了之,颠倒黑白的存在了。
这些说书人要是在闹市中说什么相信公理,相信正义的故事,是真的会被人打的。
可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了。
而今日案件一审,立马给了他们一次极好的素材。
说书人们自然牟足了劲,将这侵田案翻一顿添油加醋,更把那刘一燝说成了大明的包青天,叫他声名远扬。
最妙的是三司会审结束以后,那刘一燝还真来到了公堂之外,站在那石狮之中,向百姓直言道。
“若有冤假错案者,即日起可写状纸重诉,若不识字,亦可寻刑部一众主事口述,本官有新皇鼎力支持,必能为你们伸冤!”
如此豪横之语,更是让不少说书人如同打了鸡血般,要将这故事传遍整个京畿地区,甚至整个大明。
酣畅淋漓且公正的审判,谁人不渴求,谁人不仰慕呢?
除了那些投机取巧,坑害百姓却被抓包之人。
就在那三司会审外围的一处茶楼包厢中,周奎亦是在等候一个契机。
他今日又去给女儿上压力了,只求她帮帮自己的哥哥,管一管他周家的香火。
而他自己在求成国公无望以后,已是毫无办法。
头脑发热之下,甚至打算大闹三司会审,要做一回滚刀肉,让那新皇丢一丢脸。
幸好随从们还算冷静,拼死拉住了他,这才没能酿出一个大丑闻。
如此一来,那周奎就只能把希望全放在了自家女儿身上了。
只可惜宫门方向一直毫无动静,直到那三司会审的围观百姓们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欢呼,齐呼青天大老爷几个字以后,也没有快马捧着谕旨,前来解救他的儿子。
“真是不中用,不中用啊!”
那周奎急得在包厢内跳脚,但却毫无办法。
他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什么新皇要铁了心的查办自己。
他可是新皇的岳父啊,哪有自家人查自家人的,自罚三杯不就得了吗?
可随着探报小厮一路小跑上了楼,喘着气说出审判结果以后,一切念想都被生生打断。
“老爷...那大盗马翩翩嫌弃少爷给的银两少,就指认了少爷。现在少爷他被判了死罪,秋后就要问斩...宫里也传来消息,皇上还是没有见皇后娘娘啊!”
“什么!?”
周奎一听这话当真是一口老血冲喉咙里卡出,这件事情竟然是因为他吝啬,这才满盘皆输的?
想到这一点,他顿时两眼一黑,竟也昏了过去。
这父子两个,倒也统一,连昏倒的方式都一样。
一帮仆人们吓坏了,任凭那周奎昏倒在地,白白挨了一下以后,这才七手八脚的抬起他来,往那医馆赶去。
最为讥讽的是,由于这周奎平日里吝啬的很,被送到医馆以后,医馆的大夫发觉是老熟客周奎,就想先要钱,生怕被赖账。
可仆人们也知道自家老爷是什么货色,个个攥紧钱袋,竟无一人愿意垫付。
原本当即救治就能好的病,生生等到了周夫人到了以后,才开始救治。
直叫那周奎原本健步如飞的身体,落了个半身残疾。
以后啊,怕是连走路都够呛咯。
京城的风雪,也随着周奎的落幕,下的更大了些。
紫禁城内,望着这清白的世界,听闻前方三司会审消息的诸葛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能还百姓公道,能卫世间正道,这便是他对于法理的追求。
只是法理是严肃了,人情却是冷淡了。
风雪漫天,透过抬起的窗户一角,那个纤细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回皇上,皇后娘娘自昨天开始就没来了...想来应该是想通了吧。”
王承恩发觉了案牍上新皇的异样,很是贴心的回答道。
诸葛亮点点头,这的确是他想知道的事情。
他遂起笔亲写了一封书信,将其郑重的交给了王承恩。
“将这封书信交予皇后,我已将为何不保周鉴之原因一一写上,皇后看了自会明白,顺便再送些糕点果品过去。”
“皇上,您不去看看皇后吗?”
“...我不能去,你快些去吧。”
“遵旨。”
王承恩忙领了东西,躬身退了出去。
诸葛亮看着王承恩的退去的背影,回忆着他方才语气中多有的遗憾之意,竟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孤独。
难道扞卫正义,总是这般孤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