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医者江湖 > 第154章 离经易道与疫

第154章 离经易道与疫

内伤会消耗元气,外伤则会流失元气。

而元气并非不可补充,每个人的元气都会随着食物的摄入,气血的充沛,而缓慢恢复。

万花医术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只要这个人还活着,只要这个人的元气没有消散。

哪怕就剩一口气,万花医术也能最大限度的激活病人的元气,让其转危为安。

等元气被激发,人体开始展现自行恢复的苗头之后,接下来就简单了。

无论是施针也好,辅以汤药也罢,这些都是后天因素,是外力。

而只有病人自身的元气稳定,才是根本。

不过离经易道的弟子也并非一门心思只修心法。

针对元气固然是离经易道立身之本,但外力也同样重要。

所以《黄帝内经》基本上就是每个弟子必备的基础教材。

因为《黄帝内经》自成书传承以来,通过各方名家鉴定,是一本综合性极强的典籍。

不光是人与气,人与天地,人与环境,就连药理病理养生都包含在内。

除了《黄帝内经》,还有《神农本草经》。

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黄帝内经》是让弟子们给离经易道的元气医术打下基础的话。

《神农本草经》就是对外力的应用,也就是药理,利用药物辅助医治。

裴无咎没有离经易道的医治,他无法将病人的元气激发出来,所以无法修行离经易道。

但在孙思邈的要求下,裴无咎对《神农本草经》倒背如流,也学了一手好药理。

这也是为什么裴无咎会被特批拥有一处药园的原因。

扯远了,拉回正题,离经易道的修炼不止看医书,看医书只是为了给修行打下基础。

而等到医书熟读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心法,研习药理。

之前说过,练武需要找对手切磋来完善自身,医术上也是一样。

就像郑鑫之前讲的,没有哪个医者是自己读书觉得医术精通了才出来行医。

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书本上的。

不过万花谷没个月都会有医者开办课堂,这些医者或是离经易道的前辈,又或者是外来的名家。

会在万花谷中滞留几天,来办课堂,交流自己在医术上的心得。

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能来办这种课堂的人,大多都是抱着和孙思邈一样的想法。

想让天下人有药可吃,有病能医。

这样的课堂,几乎每个离经易道的弟子都会去参加。

修为低也好,刚刚入门也好,不怕听不懂,就怕听不到。

叶扉羽算是例外,在进入万花谷之前,他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

对于医术的了解也仅限于风寒时要喝上一碗热水,发发汗。

这还是他爹教他的,虽然并不是每次都好用。

而在孙思邈的传道下,意外将自己体内淤积的药力全都转化成了修为。

所以叶扉羽算是变相的跳过了离经易道的基础。

而这是不对的,只有心法不懂医术的人,就像你有一把绝世兵器,但却不会合理使用。

总有一天,会伤害他人,更会伤害自己。

所以哪怕叶扉羽已经有了离经易道的修为,也能感受到元气的波动,调动元气。

还是要乖乖的将医术基础打好,稳扎稳打的看医书。

刚迈入大殿,叶扉羽就看到了孙思邈已经在书案前坐着了。

规规矩矩的上前行了一礼,叶扉羽开口道,“师尊,我来了。”

孙思邈将书页合上,抬头看了看叶扉羽,点了点头。

随即又好像发现了什么,开口问道,“你修行花间游了?”。

叶扉羽心头一惊,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以孙思邈的修为和能力,看出自己的情况来,并不奇怪。

或者说,看不出来才会奇怪。

“昨夜二位师兄指导了我,拆解了一些混元气。”

叶扉羽没有隐瞒,应该说,自从他知道孙思邈放着周奇桧不管是打着磨砺他的心思之后,他对这个一心为医的老人就没有了偏见。

“不过师兄还并未传我心法,所以我也只能是先将混元气存于体内。”

孙思邈点了点头,他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叶扉羽身上藏匿着的混元气。

“只一晚就能拆解出混元气,你的悟性看来不止在医术上。”

叶扉羽挠了挠头,“师尊过誉了。”

孙思邈摆了摆手,“去吧,去看书吧,有什么不会的再来问我,我就在这。”

叶扉羽点了点头,又行了一礼,这才走向了书架。

之前关于分娩的部分已经看完了,期间也问了孙思邈很多问题。

孙思邈不亏是当世药王,叶扉羽眼中的每个难点在孙思邈口中都显得信手拈来一般轻松。

最重要的是,按照孙思邈所指的解法出处一一对照,孙思邈所言句句都是正确的。

乍一听觉得理所当然吧?这是药王爷啊?药王爷的医术怎么会错?

但是你仔细琢磨,叶扉羽之前看的什么书,那是关于分娩的医书。

还记得之前说的三姑六婆么?分娩接生,那是稳婆的活。

孙思邈是男的啊,而且孙思邈一辈子到老都未曾娶妻生子,他怎么对接生这么了解的?又或者说,孙思邈为了研究透彻接生,得克服多少困难啊。

以男儿之身研究接生之事,还能研究的如此透彻,叶扉羽对孙思邈的敬佩更添一分。

叶扉羽摇了摇头,抛开的心中杂念,走到书架旁,抽出架子上的医书。

这次他要看的,是全新的一类,名录也十分简洁,就只有一个字。

而就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在叶扉羽看来仿佛看到了满天血红,遍地枯骨。

只见那书卷上,一笔一划所勾勒的字,是疫。

再任何朝代,瘟疫都是死亡的代名词。

传染速度快,发病速度快,病死率高,抑制手段极少。

《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还有之前裴元让张林给他带来的医书抄本。

《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瘟疫,在医者眼里都是如此,而在那些愚昧者眼中呢?

叶扉羽以前听他爹说过,戍边之地,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

而有人将瘟疫归咎于天地鬼神,说是上天派来杀死他们的。

很可笑是吧?可那些官信了,他们在城内散播火油柴薪,然后关闭城门。

最后一支烧着火苗的箭,跃过城墙飞入城中。

漫天大火一连烧了几天,直烧得空气中都是令人作呕的焦臭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