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教令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教令

第148章 太后教令

这些乱兵在开封城里越抢越凶,不光是抢,杀人放火那也是免不了的,他们夜以继日的折腾,汴梁城里边满城烟火冲天,老百姓号哭震地,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右千牛卫大将军赵凤就看不过去了,这是个狠人,从小就胆大包天,爱杀人,天生的强盗痞子,官府都拿他没办法,后来先后投靠过安重荣和赵延寿,他这个人恶名在外,别人都挺怕他,他这会挺身而出,说:“郭侍中举兵入京,是为了锄恶安良,这些鼠辈们现在在京城里杀人劫财,跟乱贼有什么分别!难道郭侍中的本意是教他们这样糟蹋老百姓么?”随后他就带了弓箭,率领着手下几个士卒,来到巷子口,坐在一只胡床上。只要看到有乱兵抢东西,他就跟手下一起放箭,一连射死了好几个人,那些乱兵中有不少人知道这货是个煞星,也不愿意来惹他。他这条巷子里的老百姓才得以安全,没有遭到劫掠。

乱兵们就这样在汴梁城里放火抢劫,一直闹到了第二天辰牌时分,就是上午七八点钟,郭崇威就跟王殷说:“我看差不多了,这抢劫抢的也太过分了,如果再不禁止,只要再过一天,汴梁就要变成一座空城了!”他们俩就去找郭威请示,随后就部署下去,让将领和军官们分道巡城,不允许再抢了,都赶快回军营去,违令者立斩。兵士们不服气,说,以前不是说好的抢十天嘛,我们还没抢够呢,所以还不肯罢休。巡城的军官真的杀了几个不服从命令的士卒,把脑袋挂出去,其他人这才害怕了,于是各自回了军营。

随后,郭威和王峻就进宫去向李太后问安,李三娘这时候光会哭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连皇帝都死了,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太后一个妇道人家还能怎么样呢,只能出言慰抚了一番,千错万错都是我儿子的错,你们别闹了。郭威就请求,由太后出面,亲自处理国事,此后的军国大事,也必须要有太后的教令才能施行。太后也不想多说话,只是让郭威为死去的刘承佑发丧,先让皇帝入土为安吧,然后尽快另选一位新君继承皇位。郭威诺诺连声,就退出去了,立刻让礼官前往赵村,去收敛刘承佑的尸骸,把它放进棺材运回来,安置在西宫。郭威的部下对于丧礼的规格颇有争议,有人说应该仿照当年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的故事,以王爵的规格下葬。持这种意见的大臣,那意思就是说,已经不承认刘承佑的皇帝地位了,把他就按一个王子的规格下葬算了。

郭威就叹着气,说:“祸起仓猝,我不能保护皇帝,这已经是大罪了,怎么还敢做这样的事,贬低君主呢?”于是选了个日子给刘承佑下葬,他让前宗正卿刘皞主持葬礼,然后遵照太后的命令,宣召百官入朝,大家一起商议后事,日子还得过啊,大伙看看下一步怎么办吧。

太师冯道,这老头率领着百官来见郭威。郭威走下台阶拜见冯道,冯道也坦然接受,大模大样的,就跟以前一样,他慢悠悠地跟郭威说:“侍中你这一趟,来的很不容易吧?”

郭威一听,不禁脸上变色:我当然不容易了,差点命就没了。过了一会才慢慢恢复了常态。他看看周围的文武百官,基本上人都来了,却没看到窦贞固和苏禹珪两位宰相。向冯道一打听,才知道这俩人从七里寨逃回来以后,都在家待着呢,没来上班。郭威赶紧派人去请。这俩人也不敢推辞,只好都来了。郭威面带笑容跟他们叙话,请他们照常办事,你们该上班上班,没人为难你们。这俩人的忧虑才慢慢消除。

首先得给这次的事定个性啊,于是大家一起商议了半天,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此次事件,罪魁祸首是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後匡赞、郭允明,这帮人乱杀功臣,发动政变,教唆皇帝。其中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三个人已经死了,李业、後匡赞在逃,还有开封府代理府尹刘铢,侍卫府代理管事的李洪建,他们俩也是从犯,他们现在还在京城呢,于是立即派兵前去抓捕,把他们关进了狱中。那个刘铢,连他老婆都不明白他要干嘛:人家刘承佑要回城,你说你让人在城上朝着皇帝放箭,等郭威到了城下,你又放箭,你是射箭有瘾吗,怎么谁都射,人家不抓你才怪呢。

冯道乘机说:“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明天咱们应该禀告太后,请旨定夺!”得赶快立个皇帝,太后得拿个主意。百官当然都赞同,郭威也不能不答应。各项事情大致都定下来以后,大家就都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郭威跟冯道一起前往明德门,等着太后接见,然后向太后汇报了昨天会议的情况,并且请太后早日立新君继位。太后召冯道进去,商量了好长时间,才由冯道拿着太后的教令出宫宣告,估计这教令也是冯道给起草的。

李太后的教令内容大致如下:

高祖皇帝,翦乱除凶,救百姓于涂炭,创立王业于艰难之中,但是国家建立不久就归天了。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少年皇帝,协力同心,安邦定国。

后来四方多事,先是三个地方发生叛乱,后来吴蜀的军队又来入侵,契丹也来挑衅,老百姓都很害怕,国家也有了危险,郭威奉皇帝的命令前去征讨,亲自冒着危险,把叛乱平息下去,入侵的敌人也被赶走了,中原又恢复了安宁。但是因为强敌还没有完全被消灭,边塞地区还常常有事,所以郭威作为国家栋梁,又亲自去邺都镇守,这才使得朝廷安枕无忧,所以郭威是国家的大功臣。但是朝廷中的一些小人得了势,就互相串谋,瞒着皇帝杀害忠良,使那些无辜被害的人无法伸冤,他们还秘密派遣使者,假冒皇帝的命令,想要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人,光这条假传圣旨就是死罪。幸好人们都知道他们并无罪过,都是好人,所以上天也不会帮助那些奸人。

如今郭威、王峻、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超,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贇等人,率领部队,来京师安定社稷。逆党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後匡赞、茶酒使郭允明,在大内胁迫皇帝,还派兵出战,最后这些人没有出路了,居然害死了皇帝,这样的事情古今都没听说过,真是骇人听闻呐。如今这些坏蛋已经被除掉了,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国家不能无主,所以应该择贤而立,以安天下。河东节度使刘崇和许州节度使刘信,他们俩都是高祖的弟弟,徐州节度使刘贇和开封尹刘承勳,他们俩都是高祖的儿子,他们都是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现在请文武百官在他们当中选一位继承大统,这事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就办。

冯道读完了太后的教令,和郭威、还有百官一起来到朝堂,商量从这四个候选人当中选择一位新皇帝。郭威说:“高祖有三个儿子,现在只剩下前开封尹刘承勳了,要选择继承人,除了他还能有谁啊?”他这么说等于就把刘赟排除在外了。

大家都齐声说:“这个是古今不变的真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郭威说:“既然大家一致赞同,咱们就去禀告太后好了。”随即就率领百官出了朝堂,再次来到明德门,前往万岁宫,面见李太后,请求立刘承勳为新君。

太后说:“按着顺序,确实应该立承勳,这个名正言顺,没问题,但是啊,他自从卸任了开封府的职位以后,就一直生病,连床都起不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郭威回答说:“能不能让大家看望一下,病情如何了?”

太后说:“这有何不可!”就让左右进去,把刘承勳抬了出来,大家一看,确实病得不轻,这才无话可说了。

.........

知识卡片:

五代时期,到后来的北宋,开封基本上都是作为国都存在的,咱们这一集的知识卡片,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开封这座古城。

咱们现在的开封和古代的开封完全不一样,因为古代的开封都被深埋在了地下,一共有六层。有一段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概括了古都开封的秘密,它是这么说的:“开封城,城摞城,城下埋着几座城,龙庭宫,宫摞宫,潘杨湖底几座宫。”开封地底下,从上到下,分别埋着:清开封城,明开封城,金汴京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唐汴州城,魏大梁城。其中战国时候魏国的大梁城在地下十几米深的地方埋着呢。距离地面最浅的清代开封城也埋在地下三米的地方呢。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同样的古城,为啥西安可以在原址上重建,开封却只能一层叠一层。其实呢,这都是因为黄河造成的,所谓“成也黄河败也黄河,水能载开封,也能覆开封”。

开封在战国时期是魏国的国都,当时叫大梁,魏惠王之所以选中开封建都,是因为这儿离黄河、济水比较近,水路交通方便,魏国还人工开凿了一条运河,叫做鸿沟。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兵曾经水淹大梁,繁荣一时的大梁城成了一片废墟,这是开封的第一次灭顶之灾。从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后来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五代时期,全国政治中心东移,从长安挪到了开封,各个朝代纷纷在此建都。开封最鼎盛的时期是北宋,这些王朝之所以都在此建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汴河,这时候的汴河已经成为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一条大通道,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毁掉开封的也是黄河,俗话说:“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除了黄河以外,兵灾是开封逐渐衰落的另一个原因。然而,也正是因为黄河的泥沙封住了一切,古开封才能比较完整地被保留在地下,这是一份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考古专家们会不会把它们发掘出来,让他重现展现在我们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